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大家谈
李光耀关于中国的三个“预言”
2017年03月21日 14:49
李光耀与毛泽东
作为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对新加坡政治影响力极大。大力推进经济改革,使新加坡一跃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致力于民族团结,也是首位获得美国颁发林肯勋章的亚洲人。
李光耀1959年出任总理,1965年带领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他自言,自32岁起就思考如何让新加坡成功,任内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带领新加坡在30年间成为亚洲最富裕国家之一。李光耀1990年辞任总理,但留任国务资政,总理一职由吴作栋继任。2004年,李光耀的儿子李显龙接任总理,并一直担任此职至今。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发表文章称,新加坡近几年已逐渐有“后李光耀时代”的迹象。随着社会变迁的需要,政府因时制宜,以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策略应对新的挑战,今年的财政预算案就是个好例子,尽管如此,一些基本的执政理念仍不动摇。新加坡有今日的成就,当然不是李光耀一人的功劳。但是,若没有李光耀,新加坡大概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李光耀是特殊时代在特殊地域产生的特殊人物,历史很难复制。
李光耀与邓小平
李光耀重视并致力于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1976年以来,他在任内访华30余次,曾被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集体领导核心会见,被誉为中新关系“常青树”,也是任内访华次数最多的新加坡领导人。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能有机会与这五代中国领导人会面的外国领导人。包括在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李光耀在37年间共访华33次,分别于1976年、1978年、2002年、2004年、2010年会见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2005年5月,被复旦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2011年5月2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李光耀。习近平当时积极评价中新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表示中方愿同新方一道,继续加强在经贸、人文、防务等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继续扩大各领域人员交流和培训,共同推动中新关系全面发展。
李显龙总理在《李光耀与新中关系》特辑的献词中,形容李光耀为新中“紧密关系的奠基者”。李显龙说:“在1970年代中期,李光耀先生审时度势,预见中国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深信一个和平发展、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必能惠及区域和世界……李先生与中国历届领导友好和真诚交往,使两国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和深厚的友谊。”
李光耀与江泽民
对于中国,李光耀还有着别样的情感。这位政治人物为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梅州,浸润过儒家思想;数十次访华,为中新关系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对中国相当了解,也有精准判断。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他专门谈到关于中国的三个预言。
“中国有自己的方式”是李光耀的第一个预言。他在书中说:“5000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只有中央强大,国家才能安全;中央软弱则意味着混乱和动荡。每个中国人都理解这一点,这也是中国人的根本原则。西方一些人希望中国变成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国家,但这不会发生。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文化和历史都与西方不同,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李光耀的第二个预言是“中国将寻求与世界强盛国家平起平坐”。他写道,全球力量格局在发生改变。再过20到30年,中国将寻求与世界最强盛的那些国家平起平坐,中国希望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国家。
2007年11月访华时同习近平的首度会面,给李光耀留下了深刻印象。“习近平的大气让我印象深刻。他视野广阔,看待问题深刻透彻,但又丝毫不炫耀才识。他给人的感觉很庄重。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我进一步想到他曾经受的磨难与考验,1969年到陕西插队,一步步往上奋斗,从未有过牢骚或怨言。我想,他应该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级别的人物。”对习近平的评价成为李光耀第三个预言。
另外,2013年,李光耀出版了一本小书,题曰《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着重谈了他对中国崛起的前景的看法,也谈到了中国的新一届领导集体。
中国真的会成为第一大国吗?“中国的最大优势不在于军事影响力,而在于经济影响力……中国拥有的廉价劳动力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它的影响力只会提升并超过美国。”
李光耀与胡锦涛
李光耀与习近平
责任编辑:潘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321/9399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