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梁衡:怎样阅读,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2017年03月29日 09:24

 

QQ截图20170308113602

梁衡 著名学者、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点击浏览ppt

点击观看视频

怎样阅读?这又回到我们一开始讲的那个问题上了: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马克思说:“它(动物)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它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他说动物就是自己吃喝睡,它想不到别的,也不会想别的。而人不一样,人把自己的活动变成了意志——我想干什么,和他认识的对象——我怎么考察外界。邓小平同志想的是,中国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改造国家,他有自己的意识活动;放羊娃也有自己的意识活动,他会想羊卖钱,卖钱娶媳妇生娃,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图片1

人有六种阅读需求,分别是:刺激、娱乐、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大家看这张表,越低的这一档,越接近于动物。比如狼怕火,见火它不敢来了;或者一块石头扔过去打一下,它跑了,这是最简单的动物的刺激。人有一种对外界的刺激需求。如果在街上看见两只狗打架,旁边肯定要围两个小孩子,因为小孩天生就爱刺激。再上升,人可能有一些累了,想放松一下,就是娱乐。然后,人想获取外界的信息。刺激、娱乐、信息,这三个需求是人类最基本、最简单的需求,可以说是人作为物质的人存在的需要,也有一点精神存在的需要。那么再往上,就进入到知识需求——读书。比如毛泽东,读那么多书,他要武装自己。知识解决“世界是什么”,思想解决“怎么认识世界”,它是钥匙、工具。最后还有一个审美。原始人几乎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就会在岩洞画一头鹿,画一支箭,他有一种线条审美。这是从低到高的需求。

 

我们把社会上积累起来的所有文化分成为信息、知识、思想、道德、审美、制度。阅读,就是要阅读这些东西,来满足我们的这些(刺激、娱乐、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需求。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前三个是比较简单的浅阅读,这是比较低级的需求;后三个是比较深的阅读。于是,我们就把阅读分成两种:深阅读和浅阅读。这两种阅读就好比过日子,经济学上有一个恩格尔系数,就是你家里穷不穷,就是看你赚的钱干什么了。如果你赚的钱全部是买食品,光够肚子饱,那这个家肯定很穷。这个系数的界限是59%,你赚100块钱就拿59块钱去吃了,这就证明这个人或家庭是很穷的。读书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读的书全是比较低的需求的书,那这个人的文化程度、审美、兴趣、道德、修养肯定是比较低的。只有读了后面三个层次的书,或者说六个方面加起来的书,它才是高层次的阅读。所以,浅阅读消费阅读是为了满足刺激娱乐和一般的信息而深阅读思考阅读是满足知识思想审美,去思考判断、分析、创造。怎么读呢?读全部的,最好是读深的或六个方面都涵盖地阅读。

当下阅读有两个敌人:浅和俗

我们倡导跳出没有目的的浅阅读,进行思想层面的深阅读要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虽然问题小或浅,但是他也在思考。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是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地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比如,我们说“阅兵、阅卷、阅人、阅尽人间春色”,而不说“看兵、看卷、看人、看尽人间春色”。而对不需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东西,消遣、娱乐的,看了不往心里去的,则常说看,不说阅。比如我们说“看电影、看风景、看热闹、看耍猴”,不说“阅电影、阅风景、阅热闹、阅耍猴”。

家长给孩子们选择读物时要注意阅读过程可能有故事、情节、信息、知识等,但只有一个效果——兴趣两个目的——思想和美感要看这个读物是否适合孩子读,或者是否有益。

 

文章为思想和美而写,阅读也是为思想和美而读。至于那些故事情节,它不过是个载体,读完了也可能就过去了。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很多的小说,包括一部分给孩子们编的童话故事,比如《斗罗大法》《僵尸》《盗墓》等,它就是一种刺激,是刺激的层次,还有好多八卦、戏说、励志(明星)、教辅、保健、心灵鸡汤等,浅和俗的东西太多。所谓励志的东西,有一个走歪了的,就是经常宣传明星一夜成名,一个机会使他成名,而不是他认真读书。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浅和俗的读物,我们首先要跳出没有目的的阅读,进行思想层面的阅读。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写居里夫人的。居里夫人中学毕业以后,在一个地主家当家教。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而且还跟地主少爷谈恋爱,因为地主家瞧不起她,所以才没谈成。后来一咬牙,到法国留学去了。居里夫人长得很漂亮,在大学里当然也是美人。美到什么程度呢?她每次听课必须坐到第一排,如果坐在后面,大家都要回头,课没法上了。课间休息去走廊里,她的女伴要拿雨伞把那些男的给赶开。这么漂亮的女子,却能她静下心来读书。她本来住在姐姐家,后来自己租了一个小阁楼,冷得不行,把椅子搬过来压在身上,产生一点感觉上的热量。最后,她发现了镭。在她以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放射性,但把镭找见、放在这个地方让人知道、看见的,是居里夫人。1998年是居里夫人发现镭100周年,我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写成了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这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所蕴含的思想。这里边涉及到一个人的事业观,还涉及到一个人的人生观,她那么漂亮的女子,可以找个大款,过得很好,她何必那么苦呢?莫泊桑的小说《项链》里面有一句话,说女人本身没有什么出身,也没有什么阶级,女人就是靠漂亮就够了。居里夫人完全可以这样,但她没有选择这样一种人生。

再一个是名誉观。她一生得过16种奖章,10项奖金,107个头衔。但是她把这个名誉看得很淡,她把奖金送给法国,那儿当时正在打仗。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一个女性,得了两次诺贝尔奖。有一次,她的朋友到她家里去玩,看见她的六七岁的孩子,正在地上踢着一个东西跳。拿起来一看,是她的诺贝尔奖奖章。她说,你怎么把这个东西给孩子玩呢?她觉得很淡,这个东西有什么呢,就是一种玩具。

我们“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飞机失事,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郭永怀的夫人最后把她攒的六十万元捐给两个机构,其中一个是大学科研机构,找了同事到银行去,就这么捐了。后来她的同事说,这么大的事,你也不是很富,又是功勋的夫人,总得要搞个仪式吧。她说,捐就是捐嘛,搞什么仪式,捐东西和仪式没关系。

第四是女性观,就是女孩子怎么对待、走过自己的一生。她可以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外貌去讨生活,现在社会上就有很多吃青春饭的,你现在可以吃青春饭,再往后呢?

 

我当年还在山西当记者的时候,山西电台的一个编辑,他的女儿刚上初一,成绩下降。为什么成绩下降呢?他说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进入初中就开始下降了,女孩子分心了。他说上课的时候拿一个铅笔杆卷刘海,知道爱美了,爱美就分心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涉及到她的事业观、人生观、名誉观,特别是女孩子怎么成才。阅读,要读能够给你启发的文章。

在庐山会议上张闻天说,总结教训不能只说缺乏经验就算完,这样下一次还会犯错误,而是要从观点、方法、作风上找原因,如“刮共产风”,就要从所有制和按劳分配上找原因。说好大喜功也可以,但要主客观一定要一致;政治挂帅也行,但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坏事可以变好事”是指接受教训,坏事本身并不是好事,我们要尽量不办坏事。不要听不得不同意见,不要怕没有人歌功颂德。当时彭德怀只有三千来字的一封信,主要是罗列事实。张闻天有整整一个下午的发言,他是从理论上讲。据说,党的领袖从头至尾认真把《资本论》看过的,就是一个张闻天,他是认真读书的。毛泽东读了很多书,很伟大,但是毛泽东读书有一个缺点,就是读的中国古书太多,开放式的东西少了一点。

张闻天将列宁的一句话写在台历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

钱学森晚年研究思维科学,大约是八几年,我那时候在光明日报,参加过钱学森搞的一个思维科学讨论会。当时人很少,只有二十几个人,钱学森也就这样坐在下面听。轮到他讲的时候,他讲了两个半天,谈他对思维科学的理解。最近我整理材料,从我的笔记本找到,他提出了有五种思维方式:一种是逻辑思维,比如我们的课本里学的物理、数学;一种是形象思维,比如山水、舞蹈等;一种灵感思维,你突然想到一个东西,灵感来了;一种是特异思维,跟别人想的不一样,当时有两大派,于光远坚决反对特异功能的,钱学森是坚决同意的,争论很厉害;最后一种是综合思维。他认为人应该有五种思维。阅读,是为了提高你的思维能力。

摆脱娱乐型的“俗”阅读,进行道德和审美层面的“深”阅读社会上低级的东西很多,打着娱乐的幌子,搞低档的刺激。

黑格尔把人与外界的关系分为三种一是欲望关系(动物人、物质人)二是思考关系(思想人、科学人)三是审美关系(艺术人、道德人)我举一个例子,在动物世界里,同样是人和动物的关系。如果是猎人,我就是要消灭你,一头老虎,我把你打了以后,虎皮卖了,虎骨泡酒,虎肉吃了,满足了我的饥饿感,又发了财;如果是动物学家,这种思想的人就会想办法观察、记录老虎,甚至把它麻醉了,然后给它戴一个项圈,无线电跟踪,而不是消灭老虎;如果是第三种审美关系,我不打你,也不给你戴什么项圈,我就拍片子、画画,我欣赏你的花纹、奔跑的曲线,等等。这就是人和外部之间的关系。

即便是幼儿、小孩子也是这三种人的统一,审美、道德教育和阅读从0岁抓起你开始教育他的时候,是刺激他的什么关系?当然,你可以教他苹果可以吃;但是同时可以告诉他,苹果红红的很好看;你还可以告诉他,苹果怎么长出来的。要给孩子综合的教育,不能光有一种关系。

 

人有两面性,有动物的一面和精神需求的一面,人和外部世界三种关系六种需求,构成了低俗与高雅的区别。黑格尔说,人与自然契合一体,但这种契合一体只是粗野性和野蛮性,艺术人把这契合一体拆开,用慈祥的手替人解去自然的野蛮的束缚我们画也好,小说也好,电影也好,艺术是一双思想的手,把人动物性的一面给拆开,让他变得高尚起来。

低俗的作品,从人的物质欲望出发,刺激并满足人的贪占、享用要求(动物人);高雅的作品,从愉悦人的精神出发,满足人的审美要求(精神人、道德人);通俗的作品,从低俗到高雅的过度,“高起低落”,精神引导。

图片2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图(见上图)。如果一个作品里面光是娱乐和刺激,那么它就是低俗的;如果它这里面是娱乐、知识、审美,这是通俗的;如果这里面加上知识、思想、审美,它就是高雅的。用这个公式去选择读物,肯定没有错。黑格尔讲,艺术是为两方面做仆人的,艺术可以为娱乐服务,也可以为审美和思想服务。

图片4

这是大家齐白石的画,春夏秋冬。不用说,它肯定是高雅的。看一眼,你就怎么看怎么舒服,可以盯着看很长时间,它就挖掘你内心审美的那一面。

 

一个故事,不管它有怎样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不管它是什么题材、体裁,它所包裹的只有思想和美感。最终影响青少年的就是这一点。历史上成功的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包括金庸的武侠,也是这样,在美感上和思想上达到一个高度。而另外一批东西,它就在这点上达不到。《金瓶梅》为什么不能公开发行?现在的低俗电影、黄色网络、武打、猎奇(《盗墓》《寻宝》《鬼吹灯》)这一类的东西,出版商和作者就一个目的:刺激、赚钱。我刺激你买我的书,我就赚你钱了。

《阅微草堂笔记》是毛泽东一生都喜欢的书,这里面有个小故事,叫《狐友幻形》:一文人有一个隐身的狐狸朋友,会变成各种人,变老、变小、变男、变女,有朋友聚会时就变来为大家助兴,但只闻声不见形。众人就说,为什么不现出你的真形。狐说:“天下之大,谁也不肯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为什么要强求我一人现真形呢?”这就是对社会上虚伪的很影射。一个很小的故事,里面蕴含思想性,而且有美感,情节很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329/9412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