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王兆雷:全球视野与大国治理
2017年05月02日 15:01
王兆雷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曾经辉煌一世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现在是蒸蒸日上。过去的古巴比伦,到今天仍然受到战争的摧残。今天的伊拉克由于战争,导致经济状况极度衰弱,衰弱到触目惊心。大部分学生上不起学,医院里还有好多病重的孩子,由于禁运,严重缺乏药品。医院贴着许多宣传画,有一幅标语上写着“禁止杀害伊拉克儿童”。这就是过去的古巴比伦国,多可怜。
我们再看古埃及。古埃及有两个历史事件导致了埃及文明遭到中断。第一个事件是公元前47年凯撒攻占埃及,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70万图书付之一炬,包括那部有名的《埃及史》。
第二个事件,公元309年,罗马皇帝禁止异教徒,驱散了唯一能读懂古代文字的埃及祭祀阶层,结果所有的古籍文字很快没有人能读懂了。这两件事导致埃及文明彻底中断。由此可见,保护语言和文字实际上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生命。
再看一下文明古国——印度。今天的印度面临着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同时它的社会财富分配极不平衡,等级制度突出,宗教问题、种族问题、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较为尖锐。这就是曾经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今天的现状。
近代以来,帝国是如何衰败的?这是近代的一个历史命题。现在的美国由四部分组成:基督教、权贵政治、自由经济、高科技和军事。立国至今240年,已经在全盛中走向衰败。我在《国家治理的文化根基》里面预测美国在2030年左右要分成南北两个美国,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以哪一个政党和个人意志为转移。道理很简单,在世界历史中没有哪个帝国全盛能够达到300年。
列宁有一句名言,“帝国主义就是战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提防和警惕帝国主义。其兴也快,其衰也快,道理很简单,帝国主义违背人类历史进程。人类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后得出的教训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帝国衰败的路径。当时殖民主义流行两种观点,现在看起来特别可笑。第一,基督教国家有权占领异教徒的国家。也就是说基督教国家有权占领不是基督教的国家。这是什么观点?这都是强盗逻辑的观点。第二,教皇有权决定没有被基督教统治者占领的土地的主权归属。这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太可笑了。然而在当时这就是历史事实。这就提醒我们,宣传历史文化有多重要。
近代西方认为强权就是公理。苏联著名的流亡作家索尔仁尼琴就看到了西方的弊病。他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讲到,西方人持有盲目的优越感。西方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成为引领这个世界的典型。人类生活并不能拿高级的物质享受为终极目标。社会在机械化的法律制度下也非善策,近代西方民主自由的生活日趋轻率和浅浮。英国历史学教授汤恩比在《历史研究》中说,要改变欧洲的文化,一定要从宗教入手。宗教复兴是解决欧洲文化迷茫的救药,这是西方政治家和学者思考的大课题。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方法。要改变他们的文化,只有从宗教下手。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历史研究》这本书。
中国讲王道,西方讲霸道,这里面就存在许多差异性。作为读书人或者领导干部,要认清这种差异性到底在什么地方?有时间大家可以在这个方面做更多的思考。
西方舆论通过互联网和媒体,日夜不停、用心良苦地抹黑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目的,是让世界人民和本地区人民对这个国家和地区失去信心,将经济投资到他们的国家,推翻现有政府,扶持受过西方教育的精英上台,按西方设计好的路线执行西方某些国家的政策,成为安插在该地区的一个吸血管,进行经济殖民和文化殖民,这才是西方某些国家的本质。历史上的美洲、非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就是按照这个路线在改造的。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是如何解决的呢?中国古人的智慧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的都是和平发展的路径,从不走侵略的路线。
咱们再看一下中国传统政论家与西方政论家的区别。简单地说,中国传统的政论家在历史上都是一流的政论家,从周公到孔子、孟子,到李斯,到诸葛亮、范仲淹、王安石,到孙中山,一直到毛泽东。而西方的政论家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家,他们讲逻辑、讲思辨、讲哲学、讲空洞。说实在的,《西方的思想史》《理想国》《西方哲学史》,你把它们看完,你脑海中并没有留下什么经典的东西。
西方政论家对中国的预测为什么总是失败?19世纪,西方发明了一种经济理论,每个人只要自私,就充分地满足了我们本性里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洽的秩序。这种理论对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就是一个悖论。
西方政治和争论有三个理论基础:第一,自由市场论;第二,个人主义;第三,傲慢的价值观。世界上有四种人:黄色、白色、黑色、棕色。欧洲白人认为自己是最高等的民族,别的民族都是野蛮民族,对别的民族和文化大加指责。中国传统政治讲政治就是正确的治理,西方传统政治讲利益就是政治、强权就是公理。科技只能带来金钱,它还管什么伦理和道德?于是科技没有道德,科技成了主义,叫科学主义。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司法和刑部属于礼制的范畴。县太爷如果判一个人的罪,县太爷会感到难过,因为没有教育好犯法者。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指的就是这个。
当然,文化背景不同,治国理政的观念也就不同。举一个例子,前几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说中国人的道德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北京青年报》向联合国求证,结果联合国的回答是“联合国从来没有发布过这样的调查报告”。所以这是个伪命题。我们一定要认清西方的舆论和它的宣传本质。
一个民族要走向强大,没有一本公认的书,是危险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底是什么,应当怎么做,这是一个大事,也是一个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是正德。规范了对科学的态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指引的一条康庄大道。紧扣人生实际,敬畏大自然。科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而不是为了毁灭和威胁人类。
中华民族有两大精神不能丢:第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二,中国共产党的苦难辉煌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文化的标识、精神标杆,它和中国共产党现在提出的“为人民服务”都要传承。文化认同到文化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融合世界政治、文化、宗教提炼出一种新的观念,这才是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天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502/9460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