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节日评论
青春梦想 奉献成真
2017年05月04日 09:48
“五四”,青年的节日。这个词里有历史、有热血,有担当、有奉献。提起“五四”,总能让人回望那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记忆,这是年轻之心和青春热情穿越历史的共鸣。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党中央送给亿万青年的节日厚礼。青年是备受瞩目的先锋力量,他们向着理想生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当代青年是决胜“第一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主力军。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青年。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未来的模样。
青春梦易老,韶华似流水。青年,当以梦为马,莫负时光,当有青年之信仰、之情怀、之奋斗、之奉献,勇于走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舞台中央,担纲主角,为祖国赢得荣光,为民族赢得尊严,为青春留下注脚,让国之梦点燃我之梦,以我之梦托起中国梦,“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
用信仰的力量把舵青春的航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谋划人生背后体现的是价值取向的选择,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当前,我们的时代也出现了令人忧心的错位,在有些人那里,物质利益成为唯一“价值”,精神追求被彻底放逐。于是,责任能够淡漠、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当代青年面对的世界变化比过去深刻复杂,面对的思潮激荡比过去纷繁多元,面对的社会万象比过去鱼龙混杂。正因为此,青年在面对选择时,有矛盾、不安、疑惑,有迷茫、失落、彷徨,个别青年走上了思想变质、行为变味、基因变异的畸形人生。
信仰是基石是灯塔,只有踏着信仰的基石执着而上,方能观云如海,听涛似潮,只有朝着信仰的灯塔破浪前行,才能引领青春之我在遭遇人生迷雾时走出迷茫困惑。正是由于信仰的力量,年仅29岁的江竹筠做出了从容赴死的青春选择;正是由于信仰的力量,才有了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中国的气吞山河;正是由于信仰的力量,才有了陕北梁家河窑洞油灯下7年苦读的兴国之光。90多年来,我们党从50多人发展到近8900多万人,作始也简、其毕也钜,愈行愈远、渐行渐大,其根本原因正是崇高信仰的召唤。精神装备是最强大的装备,对信仰的忠诚与守望,是震古烁今的人间正道,是无往不胜的精神密码。
脚下有力量,源自心中有信仰。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青年的精神风骨,体现一个社会的气象风貌。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在信仰缺失、信念缺钙、道德缺位的时代,视线很容易被遮挡,判断很容易有误差,心气很容易浮躁,定力很容易失守。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就有了意义。坚守信仰,青年才能淬炼出出彩的人生。
从家国的情怀中吸取复兴的伟力
中华文化是家国文化,家国思想根深蒂固,家国情怀一脉相承。“国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概念标识,在英文、法文、德文的“国”一词中,都没有“家”的含义,只有汉字把“国”叫做“国家”。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演进,形成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社会价值逻辑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逻辑。
从《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到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见证的是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到延安去、到解放区去,支援边疆、志愿服务……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一代代青年聚拢在共同的旗帜下。历史背景不同,人生经历各异,现实选择却如此一致,正因青年胸有家国,总能感受进步的脉动、向前的浪涌,总能向着未来的曙光、时代的潮头而去。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家国两相依,“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血脉,滋润着每个青年的精神家园。
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个人价值、自我情怀时,不要被现实打败,不因岁月消磨,不媚俗也不犬儒,跳出一时一事、一人一地的局限,用更大的尺度来考量生命的质量,用更广的视野来观照人生的价值,更好地兼顾个人与国家、小家与大家,将青春的热情深凝在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担当上。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青春必能灼灼闪光、成就不凡的意义。
以奋斗的汗水浇灌青春的厚重底色
西方有一句谚语:“没有人能给你一座玫瑰园。”如果一个人没有为梦想而奋斗,就只能为别人的梦想打工。梦想之花,只开放在求索的岸边;机遇之光,只闪烁在变革的天际。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 面对外在诱惑、成长困惑、生活压力,面对社会转型、矛盾凸显、不公现象的存在,青年,人生的历程也多了些许奋斗的艰辛。有人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青春浩叹, 在挤满现实纠结的青春时光,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青春奋斗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全力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青年一代破解人生迷题、时代难题和未来考题的“金钥匙”,这就是奋斗的青春不后悔,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奋斗的青春才圆梦,号召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青年,一旦有了顽强的毅力,奋斗的激情,便拥有了开垦人生的铧犁,实现梦想的动力。齐白石先生从一个小木匠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巨匠,李瑞环同志从一个建筑木工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哲学家,无不是咬定目标,步步奋斗的结果。须知,任何你能抵挡的诱惑、不能置你于死地的,都将使你更加明朗和坚强。
国家要上进,青年要上进。宽阔和光明不会在前方坐等我们,它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过,需要胼手抵足地干,一点一滴地攒,哪怕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哪怕路再长,往下走,就能到达。只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每一刻都优于过去的自己,每一刻就会离希望更近一些,青春便经由奋斗融入了人生进击和实现梦想的浩荡洪流。人生尽头,最为后悔的是在最该奋斗的青年时光却选择了安稳和守成。青年时期选择奋斗,就会启动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引擎,推动时代进步的壮阔潮流,选定人生回味时的那份欣慰和微笑。
让青春不后悔,把事业永相传,唯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奋斗是最靠谱的办法。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那些你觉得不可承受、不可跨越的苦难,不过是浮云一片。经过奋斗的青春,你的人生便不会有青春之殇的悲叹。青年,当我们的汗水洒向广阔的大地,我们共同的梦想才会落地生根、梦想成真。
靠奉献的坐标定位青春的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强调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用“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等八个“学会”,激励青年一代铺展开奉献的人生历程、过更有意义的人生。
其实,早在1848年那本深刻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前,青年马克思就以奉献的坐标定位了青春的取向。他豪情满怀地宣布: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奉献是青年人生价值的试金石和刻度表,一个人,如果不为他人创造价值,那他自身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奉献,不仅在于有能力后的捐献,有精力时的帮助,更在于不名一文时的胸藏宇宙、心怀天下,在于穷困袭扰时的卓立前行、迎风奔跑。
在动物界,狮子将羚羊群逼至峡谷断崖,羊群中的老者可能纵身跃崖,用自己的悬空一跃作为支点,帮助年轻羚羊借力跳过峡谷。于是,奉献的光芒照见了生机蓬勃的彼岸,那些因奉献而陨落的生命,也在薪火相传的生命链条上变得更加灿烂。人生最美是奉献。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是奉献,推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是奉献,爱岗敬业的是奉献,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是奉献,热心公益的也是奉献,在共产党人的天平上,为民永远是最厚重的砝码;在共产党人的宣言中,服务永远是最响亮的声音。青年,既要抬头仰望星空、追求星辰大海,思想有灵魂、心中有梦想,还要俯身为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纸上谈兵”“虚谈废务”,在脚踏大地中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在为民服务奉献中彰显青春的价值。如此,青年一代的人生就会看山山巍峨,看水水浩荡。
中国有梦,青春无悔。今天,我们开辟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造就了13亿多人民波澜壮阔的历史行进,铸就了一个意气风发的青春中国。面对最好的时代,奉献而不索取,这是青春的坐标。如果你是一朵花,就应散发芬芳的气息,给人以温馨;如果你是一棵树,就应庇阴万千行人,给人以清凉;如果你是一盏灯,就应照亮沉沉暗夜,给人以光明……穿过岁月的悠长,青春有春花秋月、皓月朗星,而唯有奉献,才是青年如歌岁月里最铿锵的音符。
越努力,越幸运;越成长,越青春。在逐梦前行的道路上,也许我们远行的帆破过洞,也许我们击水的桨折断过,虽然没有“左手经验丛生、右手教训纵横”,但我们依然身披个性的色彩,怀揣热血的梦想,拥有隐形的翅膀,逆风飞翔,去静听梦想开花的声音。
你好,青年;青春,万岁!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504/946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