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教育
叶刚盛:眼中有“人”才能成风化人
2017年05月09日 10:01当前全军正在开展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主题教育活动,中央军委明确要求各级“端正学风教风,发挥真理真情真实的力量”。教育,是树立精神、塑造灵魂的事业,归根到底以人为对象。落实中央军委指示精神,首先要盯着人搞教育,不能只见物不见人。
曾几何时,有的教育者口若悬河、声情并茂,然而“知音少,弦断无人听”,甚至有的官兵反映“不怕在风雨里站岗,就怕在空调房里听课”。出现这种现象,说到底是教育的针对性不够,与官兵思想和工作实际贴得不紧。
教育离了兵,有理说不清。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一切环节都要围绕人而展开。眼中有“人”,抓住人、打动人,教育才能如春雨润物、水银泻地般进入官兵的内心;反之,如果眼中无“人”,就像车离开了路、船离开了水,即便投入的人力物力再多、工作再辛苦,也不可能触及问题、取得实效,不可能触动灵魂、深入持久。
眼中有“人”,体现在教育指向上,就是要盯着全体官兵,人在哪里教育就覆盖到哪里;体现在教育方法上,就是要回应官兵关切,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体现在教育成效上,就是要坚定官兵的理想信念,提升官兵的思想境界,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
人有各不同,花有多样红。做到因人施教,才算眼中有“人”。官兵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深浅不一,教育不能“撒胡椒面”“一锅烩”,而应当“灵动”起来,既讲大道理、也讲小道理,既重大课堂、也重小场合,让教育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名官兵。
一个睡着的人,永远无法唤醒别人。在基层官兵火热的强军实践中,不断涌现挂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生动故事。教育者不能高高在上、隔空喊话,而是应时刻保持敏感,练就一双慧眼、一对聪耳,知道官兵关心什么、了解官兵喜欢什么,扭住大家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搞教育,真正达到澄清模糊认识、点亮思想航灯的教育目的。
撬动人的灵魂、贯注人的思想、走进人的内心,既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的挑战所在。盯着人搞教育,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深入研究官兵成分结构的新变化、部队教育管理的新特点、官兵关系的新情况,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真正把大道理、正道理讲得入情入理、入脑入心。
(作者单位:武警8680部队)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509/9469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