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国际

梁国勇:加强机制建设 推进“一带一路”

2017年05月15日 15:44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4日在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国际社会广泛参与的“朋友圈”,更是一个深度合作的发展利益共同体。要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发展共赢,离不开机制建设这个重要基础。这也是落实本次高峰论坛在凝聚各方共识、明确合作方向、推动项目落地、完善支撑体系等方面成果的具体要求。

相关机制建设包括贸易、投资、融资、科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国际经济领域的各个环节,也涉及外交、环境、社会和人文等非经济领域。具体制度安排涵盖了多边、双边等层面的国际交流,以及企业、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的沟通机制,形式灵活多样。

伴随“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机制建设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第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关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对接机制。作为一个国际经贸合作大平台,“一带一路”强调各国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对接,以促进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这与传统区域合作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模式不同,需要探索具体的实现机制。

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些重要节点国家的情况看,蒙古的“草原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的“中间走廊”、沙特的“2030愿景”、埃及的“振兴计划”等国家计划都可与“一带一路”协同推进。另外,欧盟的“欧洲投资计划”和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也可与“一带一路”相互对接。总体上看,各国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对接可以在双边和区域层面同时发力。

第二,“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协同推进机制。突破基础设施不足和工业产能落后的发展瓶颈,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持。因此,金融合作理所当然地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资本向发达国家逆向流动的大格局下,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外汇储备下降等问题。展望未来,应强化沿线国家在货币和金融稳定方面的合作。加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项目投融资中的作用,并推动建立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初级商品贸易领域的人民币结算机制。

一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我们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对接规划,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二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三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四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中国同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这些新型金融机制同世界银行等传统多边金融机构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五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参与国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第二,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扎实推进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

第三,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第四,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要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要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五,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推动教育合作,发挥智库作用,推动文化、体育、卫生务实合作,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密切各领域往来。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

习近平强调,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开创合作共赢新模式,建设和谐共存大家庭;将推动已达成协议的务实合作项目早日启动、早见成效;将加大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人民币;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将积极同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帮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建设更多民生项目;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成立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促进中心,合作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能力建设中心,打造人文合作新平台。

习近平最后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首倡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由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会议三部分组成。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论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515/9476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