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节日专题 2017年度 端午专题

端午与中国文化的自信

2017年05月23日 11:18

端午节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人为本

国家当前越来越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纪念,我们在这方面比过去实现了很大的进步。“一个国家的强盛并不光看它的GDP是多少,而要看它有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质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端午节成为法定节假日,就体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刘晔原教授表示。

她认为,端午节最核心的价值是重视人,重视人的生命,重视人的体质,这是端午节的本质。端午节我们可以感受到,盛夏来临,细菌开始繁衍,人们经过春耕阶段的辛苦劳作,体力也降到了一个低点,加上这种酷热,人就容易生病。我们的祖先就很智慧地留下一个节日,提醒大家重视酷暑的问题。所以端午节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增强人民体质展开的,比如喝雄黄酒。雄黄酒的力量在文化作品中早有展示,它使千年修行的白素贞现出原型,可见其杀菌、驱邪的力量之大。我们中国人还讲究下酒菜,为了雄黄酒,我们就要改善饮食、改善生活。改善生活实际上就是借助节日的名义,大家坐下来补充体力、增加营养,这比“讲究卫生”的号召口号要有效的多。民俗节日还有一个使大家相互比较的作用,你家做什么菜,我家做什么菜,互相比较各家做的菜,这就在民间促进了我们的饮食文化向前发展,这样节日文化也就向前发展了。端午节在民间又叫粽子节,粽子由糯米做成,在过去,糯米产量非常稀少,因此非常名贵。那么包上小枣、包上肉把它煮出来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是一种改善生活的难得方式。划龙舟则更不用多说,通过划龙舟,使一个村庄、一个社区的人集合起来,互相进行体力上的拼搏,形成竞赛,这让一个集体的人们可以心往一处来,就变成了非常有意义的体育活动。

以创新带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更加重视民族传统节日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节日的创新和向年轻人普及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们课堂上曾经给端午节设计LOGO,因为我们的节日没有自己的标志,而西方圣诞节最主要的标志是圣诞老人、圣诞树,情人节是玫瑰花,那我们端午节也可以有自己的标志,像粽子、雄黄酒、艾叶等。过去端午节还有一些小饰品,像装药材的荷包,这些饰品我们还可以现代化一点。

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可以因地而异。南方端午时举办大规模的龙舟竞赛,参赛者的体力得到最大的爆发,在岸上摇旗呐喊的人也非常多,这可以让大家得到体质上的锻炼。而北方因为缺水,很多地方就没有划龙舟的传统。过去在东北的时候端午节有采艾蒿的习俗,家家户户采完艾蒿拿出来晒,给老人、小孩泡脚,可以祛病,比吃西药要好的多。尽管现在人们不容易采集艾蒿,但可以搞一下宣传艾草的活动,或是举办端午药材普及的活动。

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庆祝方式要因人而异。对于每天工作的年轻人,他们非常劳碌,生活节奏感很紧张,所以放假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休息,放松身心,改善生活。那么在室内,网络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当年的“斗地主”、“偷菜”游戏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那么端午节也可以在网上做一个模拟化的游戏,比如在网络上将“我来过端午”、“在家过端午”等设计成专门的栏目;而像社区的中老年人,可以搞一些强身健体、改善体质的小竞赛;对于经常在家的主妇,就可以举办一个端午节拿手食品的交流会。因为现在家务劳动社会化,大家经常点餐,这就造成了对食品创新能力的减弱,我们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并且增进对饮食文化的创新。

刘晔原教授同样也是我国著名的电视和影视艺术方面的专家,对于电视影视艺术作品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她提到正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就是其校友陈晓卿的作品。这部作品既是纪录片,也是文化宣传片,并且不仅只记录美食,也融入了很多社会观感,“民以食为天”,这就是以食文化来带动其他民俗文化的展现。所以用电视影视艺术来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效果是非常好的。又比如另外一部纪录片《远方的家》,就把中国边远地区居住环境的选择、风水等风俗观念基本上都带了出来,老人看了很好,年轻人看了也觉得很好。最近热播的电影《归来》,也是在恢复当年人生活的常态和当年人感情的表达。现在电视的优势正在被网络所取代,所以电视人都感到很危机,现在是一个过渡的阶段。过去结婚必有的平板大电视已经被电脑所取代,现在人人都在网络上看电视,生活越来越便利,网络需要更多的内容来更新,来表现生活的发展,把文化一点一点记录下来、保存下来。

中国民族要有文化自信

近些年来,一些亚洲其他国家对于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一些西方的“洋节日”也不断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前不久,韩国还以“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对于这一问题,刘晔原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江陵端午祭的活动内容以及时间点的确定与我们的端午节还是有所区别,也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他们确实是受到我们文化的启发。我们是端午文化的发源地,韩国则是被辐射的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他们非常重视端午文化,所以最终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形态。对此我们不必嫉妒,只要重视自己丰富的节日文化就够了。现在韩国还要将“暖炕”申遗,那么东北的热炕也同样可以申遗,这都没有关系。国家和地区越是小的地方,就会越需要把申报遗产当作很大的事,而中国这样的文化大国,地大物博,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这种观念。

对于“洋节日”的冲击,刘晔原教授认为,西方的节日不是平白进来的,因为我们中国这一百年落后的太严重了,每个人对于先进文化和富裕的生活都会具有向往之心,这就是当年我们这批人留学热、出国热、移民热的原因,代表着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没有自信。但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其实我上学时那批出国去的同学现在反而有了失落感,他们千辛万苦到外面去打拼,专业也丢了,孩子也不认父母了,而现在看到其他人在国内的生活其实也很好。这种崇拜西方的心态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进一步发展,再过一段时间之后,经济自强了,文化自信了,社会安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了,大家就会对自己的节日更加重视了。以前街道照明不好的时候,街道只有街灯,昏暗不明,几个涉外宾馆在圣诞节装点的圣诞树灯光一亮,就像梦幻一样,非常吸引我们,但现在再看就没有当初的惊讶了,再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心情就会平复下来。另外像情人节,完全是商家为了迎合青年男女,为了给他们一点生活情趣所制造的,其实这只是西方节日外在表现形式的丰富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而已。对于情人节,过去我们没有适当的重视起来,没有什么就会需求什么,所以就让西方的情人节趁虚而入。而其实我们有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像七夕节,三月三,我们都应该在今后更加重视起来。除此之外,包括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都应该得到国家层面上的重视,来进一步展示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底蕴。(贾同辉 侯逸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523/9487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