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理论研究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2017年05月26日 09:03
当代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力解决中国贫困落后和民族解放两大历史课题的现实途径,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中华民族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地发展中国。但问题是,现在诸多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改良思想打着社会主义之名混淆了人们的视听,而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明晰科学社会主义和各类伪社会主义的区别,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特别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代中国道路使人信心倍增,走向前途光明的明天。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和存在过很多种社会主义思潮和理论,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欧文的新和谐公社,从法国的布朗基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科学性的社会主义理论惟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改革史上,很多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真实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只能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是在历史与现实逻辑的连接下形成的一个丝丝入扣、不断深化推进的有机整体。究其本质来说,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关于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的学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一切的出发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与恩格斯才能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进行科学分析,拨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团团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从而找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科学与现实的道路,即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是关于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研究的必然结果,因此,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一方面科学与真实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与进步成分,保证了社会主义本质趋向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是根据这一规律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种种举措,它的科学性在于指明了人类实现社会变革的力量、道路、方向,而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那样,寄希望于英雄的出现和资本家的道德良知。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主张通过社会解放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与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们在强化自身主体意识和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社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发展和解放人。社会主义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形态,它在诸多方面与资本主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既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也是对其批判地继承,同时它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准备,它的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僵化的教条,也不是拿来供人膜拜的幌子,而是用来指导革命实践的,是与实践共同发展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一直都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从社会主义过渡说、社会主义独立说,到社会主义本质说,各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发展与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努力,这保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保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坚定与科学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内在地要求实现人民民主、社会公正、真实的人权,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是值得我们坚持走下去的正确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必须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保证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关键。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坚持呢?几乎所有失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其当政之时没有不说自己不是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他们都失败了。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没有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为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关键。
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一直都存在着三种模式:第一是伪坚持,第二是教条式地的坚持,第三就是科学与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伪坚持就是口头上坚持,实际走的是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道路;教条式地坚持就是生搬硬套,认为坚持了马列语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了;科学与坚定地坚持就是在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把马克思主义与客观实践相结合、坚持以之为自己实践的指导。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式都是危险的,实质上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在理论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更危险,其结果必将是失败。坚定与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它不是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教条,而是把它作为自己实际行动的唯一指南;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欺骗人民群众的幌子,而是把它作为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科学方法,把它视为一种不断生长和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坚定就是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在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各种诘难,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与社会条件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与价值体系已经失去了它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因此它已经不再具有科学性,就没有必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了。这种观点的根本问题在于他们没有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简单化,甚至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本身。马克思主义如果是对资本主义简单地批判,那么它的产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因为空想社会主义在这一方面做的也很出色,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其产生之后的近160年的时间里影响了这么多人,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整体面貌,从未在东西方丧失主要话语地位,原因就在于其不是简单地对一种社会形态,一个阶级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它既是针对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现实问题的,又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高度的,它所深切关怀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单纯地理解为哪一特定时代的批判性理论的观点是极为肤浅和庸俗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但在过去是科学的,在现代乃至未来,它都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理论。
科学就是要以科学态度,科学的方式来看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科学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就要牢固树立这一观念,决不能把它视为教条,而是要把科学社会主义贯彻到我们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坚定地以之为实践的指导,要牢固树立科学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作为自己根本性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解放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导。科学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代发展的客观性联系起来,坚持与现实相结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不把自己的理论视为永恒不变的教条,而是把自己的理论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具有生命的生态系统,坚持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积极有效地吸收社会发展的科学成果,不断地促进自身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更为科学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与时俱进是其根本的品质,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之解决新问题。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不是科学地坚持必将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教条,不是科学地坚持必将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不是坚定地坚持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变成形式主义,不是坚定地坚持必将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投机分子欺骗大众的幌子。总之,科学坚持与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是真实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要环节,只有真实地做到这两点,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在宣传上和口号上实现的,而是在真实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在固步自封和不思进取中消极地死抱教条,而是要在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以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
所以,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规定,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改革。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必将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坚定与科学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中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526/9492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