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找准路子 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2017年06月09日 14:20

 

日前,人民日报刊登了《庄严的承诺历史的跨越(砥砺奋进的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脱贫攻坚纪实》的长篇通讯。文章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实例、一处处变化诠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短短4年,5564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未来3年,还将有4335万人脱贫。可以说,这是一次必须点赞的伟大减贫实践,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消除贫困作出了表率,积累了经验。

人民不会忘记——2012年12月29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40多天的习近平同志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白雪,20多个小时,往来奔波700多公里,赶赴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走进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两个特困村,走进村民家中,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们手拉手,嘘寒问暖,了解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

人民不会忘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并对精准脱贫、摘掉穷帽子明确提出了四点要求: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人大代表讨论时再度强调,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人民不会忘记——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立下的愚公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人民不会忘记——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这“七个强化”和“五条经验”,再加上“五级书记抓扶贫”,这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大智慧。

人民不会忘记——4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30多次到国内各地考察,几乎每次都提到扶贫。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连续5年,每年春节前夕都要专门看望贫困群众,看规划、看手册、看记录,一边询问村民们生活情况,还给贫困户送去年货。

“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过长期努力,在扶贫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由此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世界扶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将扶贫开发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并开展了针对特定人群的专项扶贫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这体现了中国政府的执行力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一位巴基斯坦大学教授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

不久前,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来自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机构的代表认为,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和实践表明,良好的政治愿景、科学的扶贫战略、适宜的政策措施,实现整体脱贫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的成功实践,对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科学务实的规划编制是前提。科学务实、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发展规划,是扶贫开发的纲领文件,也是各项工作能否科学、快速、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设计,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制定好近、中、长期扶贫发展目标,既要积极推进,又要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贪大求快。同时,更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准确定位,在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区域优势,一村一策,整建制推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基础。扶贫开发的主体是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必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牢固树立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发展理念,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建设幸福家园、实现安居乐业,坚决克服等、靠、要的现象,实现由被动救济到主动脱贫的转换。同时,要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思路,选好农村“带头人”,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夯实扶贫开发的基层基础。

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关键。扶贫开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头绪多、任务重、涉及面广,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推动和落实。要坚持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实践,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确保精力投入到位、资金保障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明确推进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督查考核,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支持一级的压力传递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做好项目策划建设是核心。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是扶贫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要严格落实扶贫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强化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集中支持已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深入开展。要完善领导挂包责任制,明确每个项目的进度和完成时限,着力解决好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力促项目建设“无障碍”实施。同时,要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抓好扶贫项目的策划论证和储备,努力形成持续有力的扶贫拉动格局。

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完善“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是保障。扶贫开发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既要注重“输血”,解决现实所需;又要注重“造血”,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找到致富奔小康之路。要切实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健全完善投入增长、结对帮扶、行业扶贫、社会联动等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家、个体户等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要积极探索技能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帮助经济薄弱村调整结构、提升产业、开发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尹立成)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609/9510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