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纪念专题 建党95周年 最新消息

定心定行需练就四种功力

2017年06月14日 09: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定力,增强战略定力。这里所说的定力,应包含三方面的意思,即坚定、镇定、淡定。对党员干部来说,定力就是理想信仰、处变良方、心性修养。

一是坚定。坚定是定力之首,主要是指理想、信仰、信念、精神、意志上的坚定,主要体现在坚守执着、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就是要做到不盲从、不浮躁、不动摇。

坚定是“压舱石”。在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中,只有政治清醒、立场坚定,才能明辨是非、把握方向。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就是不忘初心,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普通党员而言,就是要在各种小环境中稳定自己的心态、稳定自己的行为,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是镇定。镇定是定力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指处变不慌、临危不乱、荣辱不惊。党员干部要不时反问自己:面对诱惑,如安逸舒适、温水青蛙的环境,想不想坚守;遇到周边环境变化,特别是恶劣环境,会不会坚守;遇到急难险重,敢不敢坚守;发生突发事件,甚至遇有生命危险,能不能坚守。

镇定是“定心丸”。唯有镇定方能从容,才能在锻炼和考验中经得起风浪、受得了挫折、守得住本心。

三是淡定。淡定是定力的至高境界,主要是指面对各种诱惑、名利得失、利益纷争时,内心能够保持平静与笃定,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淡定是“试金石”。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特别是受到误解、遭到冷遇、面对偏见时,仍然可以保持淡泊的心态,泰然处之,在纷繁中找寻自己的心静与安宁,不受世俗的影响和干扰,观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因此,淡定看起来说的是心态,实际上确是心性修养。

可以说,坚定是一种信仰,镇定是一种功力,淡定是一种境界。只有信仰坚定,才会处事镇定,才能内心淡定。自身心性修养修炼到一定程度,理想信念才会坚定,才能形成强大的定力。

做到“三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一蹴而就。除了教育熏陶外,还要自身历练、自我磨练,更要靠自我修养、自我觉悟,需要力的聚合、力的增强、力的提升,形成摒弃杂念、克制欲望的定心定行之力。为此,需在社会熔炉中练就“四种功力”:

一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远见。拨开“浮云”,需有胆识,更需有远见。远见就是在大是大非、纷繁喧嚣中,看得清、辨得明、把得准,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远见支撑定力。远见,缘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运动规律的把握。只有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赢得主动性,才能真正做到“心明如月”。

二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韧劲,就是面对困难不松劲、面对问题不退缩、面对责任不逃避,做到“心如磐石”。韧劲考验定力。改革关口、攻坚时期,必须拿出韧劲拼劲,不怕挫折、不怕失败,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成就大业;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成为一代名臣。

对党员干部来说,韧劲就是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定下来的大政方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着不让、一抓到底。唯其如此,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三要有“往事如烟俱忘却”的胸襟。胸襟滋养定力。处于权力中心,面对阿谀奉承、糖衣炮弹、甜言蜜语时,做到心知肚明,淡然泰然;面对冷嘲热讽、批评责怪、委屈冷遇时,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做到“心宽似海”。

正如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所言:“他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面对敌人的打击与报复,马克思毫不动摇、毫不妥协、毫不松懈,最终创立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可以说,一个有定力的人,必定是有胸襟的人;一个人胸襟有多大,事业就会有多大。

四要有“不管风吹浪打”的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毛泽东同志的豪迈吟咏,更是他一生自信的激情宣言;邓小平同志经历“三起三落”,但从不消沉,坚毅自信、执着追求,引领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自信彰显定力。心中无自信,往往茫然失措、诚惶诚恐;心中有自信,自然气定神闲、“心静如水”。

总之,定力源于信仰,信仰铸就忠诚,忠诚成就事业。只要我们做到“坚定、镇定、淡定”,用“远见、韧劲、胸襟、自信”砥砺自己,筑就内心强大的基石,挖掘定力、培养定力、运用定力,就定而能思、定而能行、定而能成。

(作者为江苏省高邮市委办公室主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614/9516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