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宣讲家网评论丨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总结过去五年建设成就显著 部署未来五年发展令人鼓舞
2017年06月19日 16:55
六月的北京骄阳高照,鲜花盛开。19日上午,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市委书记蔡奇同志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份报告公布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即: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报告还在七个方面列出了具体目标,即:首都功能实现新提升,城市发展形成新骨架,经济发展汇聚新动能,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人民生活实现新提高,文明和谐展示新风貌,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图:6月19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举行开幕式。会上,市委书记蔡奇代表十一届市委作工作报告。
此次党代会后,北京将进入下一个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五年,也是一个颇值得期待的五年。因为未来五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将迎来第一个百年目标时间节点,将迎来冬奥会的举办。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党代会是党员行使各项政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的重要形式。2017年6月19日至23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这次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市纪委领导集体,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关系首都北京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仅北京的200多万党员需要持续关注,常年居住在此的2000多万人民也需要高度关注。
这些参会的党员代表共有760名,都是按照党章规定选举产生的,是在全北京市基层党支部推选上来的数万人次党员中,经过“10道关”,包括3次差额、2次公示,最终历时数月选出来的。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是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二是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这些参会的党员代表涵盖了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机关、农村、街道、社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体现了政治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其中:各级领导干部460名,占60.53%;基层一线代表285名,占37.5%;妇女代表303名,占39.87%;少数民族代表77名,占10.13%;工人代表40名,占5.26%;农民代表16名,占2.11%;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15名,占1.97%;50岁以下的代表456名,占6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750名,占98.68%。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相比,基层一线代表、工人代表、妇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所占比例均有所提高。
这些参会党员代表的身份,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职责,而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们是代表全市两百多万党员参会,肩负着各方的期望和重托,故应充分行使其民主选举权和表决权,代表广大党员发声和决断。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转型提升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明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党代会上,参会党员代表将听取和审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选举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北京市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其意义重要、影响深远,在北京市转型提升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正在经历重大转变
现在,北京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前景更加广阔,转型升级发展的潜力巨大。特别是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等,都有利于北京更好地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过去的五年,北京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城市发展深刻转型、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规划建设管理全面加强、改革开放取得突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主法治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社会治理不断深入。
过去的五年,是北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全面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时代课题,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过去的五年,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鲜明的态度、有力的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惠民生,各方面工作都迈出了积极步伐、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启了首都现代化建设新航程。
图:6月19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举行开幕式。会上,市委书记蔡奇代表十一届市委作工作报告。
过去的五年,全市上下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更加深入,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新台阶。
过去的五年,北京调结构转方式,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如一般性制造业和高耗水农业),坚决调整退出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有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更好履行作为国家首都的职责。这些都是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治理“大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符合城市转型升级的一般发展规律。
“疏解”是为了“提升”,“舍”是为了“得”。只有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才能为有效提升核心功能、提升发展水平腾出空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过去五年取得了重大成就,这就为未来五年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首善标准率先实现2020年各项目标
提交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审议的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自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五年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更重要也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该报告详细规划了未来五年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既有奋斗目标,又有七项具体实施措施,还有六大类重点任务,与居住在北京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们的工作教育医疗养老生活等各方面都会有极大的关联。
前不久,北京市委开会研究讨论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已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这份规划,体现了北京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思考,凝结着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的努力。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将会看到其具体做法和相关成效!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未来五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时间节点和冬奥会的举办,北京的城市发展也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一个崭新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可能呈现在我们面前。今后五年北京的重点任务和需要开展的工作很多,如,疏解非首都功能要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首都核心功能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彰显;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等等。
为实现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特别是第一个百年目标,为保障未来五年重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就需要这次党代会选举产生出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带领北京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未来五年将是大有希望的五年,是持续疏解的五年,是转型提升的五年,是创新发展的五年,是协同推进的五年,是关键节点的五年,是击鼓奋进的五年,是大步向前的五年,是迈向新台阶的五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五年。
几年来,北京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取得的成效是举世瞩目的,产生的影响是重大深远的。相信北京将更好地坚持首善标准,快速发展,引领全国,率先实现2020年各项规划目标。北京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行稳致远,走向前景美好的明天。
(作者为北京日报理论部编辑)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李梦柯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619/9522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