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
2017年06月22日 10:31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市今后五年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蔡奇同志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五年,北京调结构转方式,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如一般性制造业和高耗水农业),坚决调整退出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有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更好履行作为国家首都的职责。这些都是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治理‘大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符合城市转型升级的一般发展规律。”“‘疏解’是为了‘提升’,‘舍’是为了‘得’。只有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才能为有效提升核心功能、提升发展水平腾出空间”。报告在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全面退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全面清退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对于被清退的企业来说,是一次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找到合适的发展地点或者转型升级成功,企业将会继续发展;反之,找不到合适地点、又未能实现转型升级,一些企业就将破产倒闭。在这个关键时刻,企业党组织和相关商会、协会党组织应该自觉履职、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北京石材商会成立于2005年,2009年3月注册成立了北京石材行业协会(一个组织两块牌子),是北京石材行业唯一一家具有“市级社团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旗下共有近百家集矿山开发、石材加工、石材销售、石材装修于一体的大型石材企业和3000多家石材经销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从业人员6万余人。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改造落后产能的部署和要求,石材企业要在2014年底转移搬迁出北京市区。北京石材业商会(协会)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5月,党支部书记由商会(协会)会长兼任。在石材行业转移搬迁过程中,石材商会(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为石材行业企业顺利完成搬迁转移提供了重要保证,得到了市区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引导企业认清形势,服从大局,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北京石材行业均为民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市场打拼,取得了巨大发展。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东南部的西直河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石材市场。中国石材业鼎鼎有名的“南水北河”两大市场中的“北河”,就指是北京的西直河。这里的石材产业规模与福建的水头市场齐名,全北京的建筑石材百分之百出自这个年产值30亿元的巨型石材市场,其影响力辐射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尽管如此,石材行业这一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还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石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都程度不同地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早在2003年,石材产业就有过一次整体搬迁。当时,北京石材市场主要集中在西四环的玉泉路一带。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玉泉路一带开始拆迁、修路、治理,石材市场开始搬迁。到2003年底,北京石材市场从西四环的玉泉路周边,搬迁到了市区东南五环的西直河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北京市委市政府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城市发展做出了新的功能定位,对调整改造落后产能做出了全面部署。根据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未来的10至20年期间,北京六环路以内将取消露天粉尘加工产业。而据《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年底将腾退300家污染企业,需要退出的工业污染行业共12个,石材行业赫然在列。北京石材产业搬迁转移的消息一发布,在石材行业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一些石材企业老板对企业外迁顾虑重重,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他们担心企业迁离北京太远,会丢失原有的客户;担心搬迁补偿政策不合理,会遭受到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是痛惜十几年的发展建设成果,表示不愿意搬。在企业员工层面,石材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多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企业外迁势必会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减少用工数量。一些企业员工担心失业,担心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人心慌慌。针对这种情况,商会(协会)党支部多次召开会长、副会长和会员企业负责人座谈会,首先解决企业老板的思想认识问题。组织企业老板反复学习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结合企业实际广泛开展讨论,引导企业老板端正态度,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布局的大政方针,把思想统一到维护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布局上来。同时,要求企业老板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保证员工的合法利益,维护过渡时期的企业稳定。经过开展一系列的学习讨论,企业老板对外迁转移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思想顾虑和对立情绪开始消除,为全行业的产业搬迁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为了保证石材产业搬迁转移工作的顺利进展,北京石材商会(协会)党支部组织人员深入到涉及本次外迁的4大市场、2000多家企业和商户了解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放矢的反映企业诉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行业稳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对企业搬迁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分析,帮助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对依靠企业和商会(协会)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组织反映。早在2013年9月,石材商会针对石材产业发展定位和生产企业标准缺少法律规范,令石材企业无所遵循的现状,向北京市政协递交了“确定石材行业定位,制定石材产业升级标准”的提案。2014年4月,针对企业搬迁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向北京市和朝阳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工商联组织递交了“用疏导法实现石材产业转移”的建议。建议包括:请政府相关部门及早确定石材产业发展区域范围,为企业外迁选址提供准确依据,避免企业徘徊观望和搬迁后再次被搬迁的现象发生;制定和完善企业搬迁的具体补偿方案,并告知搬迁企业,使企业尽早吃上“定心丸”;抓紧建立石材新市场,实现新旧市场平稳衔接,减少国家和企业的损失;制止搬迁过程中一些基层单位采取的不当做法,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等等。这些建议引起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组织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和朝阳区工商联、朝阳区委非公经济工委、朝阳区制造业工会领导多次到商会和企业调查了解情况,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产业搬迁转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请有关法律部门进行专业指导。
三、千方百计找办法,积极为企业搬迁转移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充分发挥解难救急作用
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石材企业要在2014年底转移搬迁出北京市区,时间紧、任务重。但由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启动之初具体的发展规划还不明晰,给北京石材产业转移带来很多难处,其中最重要的是适合企业搬迁的落脚点难去寻找。北京将一些低端业态搬迁到河北一直被认为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令人尴尬的是,河北省对接纳高污染产业热情并不高。河北省曾有表态:“不是所有从北京到河北的企业,河北都会要的,如果污染,河北也不会要。”在这种情况下,商会(协会)党支部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一方面,利用商会(协会)网站、内部报刊在第一时间发布国家有关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信息,为搬迁企业寻找合适落脚点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由商会党支部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企业与北京周边地区的地方政府、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取得联系,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寻找搬迁地点。从2014年3月份起,先后到山东的临沂,河北的保定、廊坊、玉田、唐山和天津的曹妃甸等地,与当地政府洽谈对接,寻求项目用地。经过组织石材企业多次实地考查,5月,石材商会(协会)与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签订了产业转移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规定,有3家北京石材市场、近千家石材企业到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石材产业园区落户。到2014年末,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军号角,经过多方努力,具有国内北方石材“巨无霸”之称的集矿山开采、石材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北京石材产业集群——北京西直河石材市场统一拆迁完毕,企业顺利落户到天津的武清、宝坻,河北的唐山海港开发区等地,实现了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战略转移。
四、关心关爱员工,集聚正能量,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面对行业暂时遇到的困难,为了做到“企业外迁,人心不散”,北京石材商会(协会)党支部发挥特有的政治优势,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党支部把当时正在组织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014年,党支部组织人员走访慰问企业和商户2000多家,走访慰问党员和员工969人次,为企业和员工解难题、办实事500多件。二是隆重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活动。为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2014年6月30日,商会(协会)党支部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党的生日纪念大会,党员和积极分子共60多人参加。会上,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活动,商会(协会)领导和各方面代表发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会以雄壮的国歌声开始,以激情高昂的国际歌声结束,全体与会人员受到极大震撼。三是组织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2014年6月,按照区委非公经济工委部署,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凝聚爱心、汇集力量的“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各党小组纷纷响应号召,积极组织党员捐献爱心善款活动。在行业最艰难的时刻,他们这种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深地影响和教育了周围的每一位员工。通过举行一系列凝聚正能量的活动,弘扬了行业正气,振作了员工精神,为产业搬迁转移的顺利进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五、严格按政策法律办事,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发挥维护稳定作用
石材企业搬迁转移后,每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行业商会(协会)党支部都主动向市委社会工委、市工商联和朝阳区委非公经济工委,以及企业所在地政府领导反应,征得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让会员企业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商会(协会)党支部是自己的知心人、贴心人。2015年,转移到唐山海港开发区的企业找到协会党支部要求成立“新园区商会”。对于他们的举动,协会党组织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担忧。欣慰的是,北京石材商会(协会)所做的工作让会员企业认识了行业组织存在的价值,同时使会员企业有了通过行业组织与当地政府沟通的意识。担忧的是,他们不懂社团法,以为想自发成立组织就可以成立,做出非份之举,非但没有维权,反而把事情搞糟。针对这个问题,商会(协会)党支部立即召开有关企业党员和企业主会议,学习有关法律,提高他们从国家大局出发,依法依规办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并要求他们在没有得到当地政府批准前,不能以各种组织名义集会。商会(协会)党支部以行业党组织的名义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请他们了解企业的诉求,帮助企业搭建平台,做好各方面的疏通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和大力帮助外迁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商会(协会)党支部的做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石材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在园区建设中,政府与园区企业建立了多种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化解了对立情绪,使园区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政府对企业更加支持和关怀,企业增进了对政府的信任。
几点重要启示:
北京石材商会(协会)党支部在企业转移搬迁过程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的做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在行业和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党组织应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围绕行业和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党的工作,是商会、协会类党组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行业面临严峻考验、企业面临生死存亡抉择的关键时刻,作为行业党组织,应该而且必须想国家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自觉地对党和政府负责、积极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以赴协助商会(协会)做好企业转移搬迁工作。否则,在这个过程中无所作为,党组织就形同虚设。如果同样面临转移搬迁的行业或企业里的党组织都能够像北京石材商会(协会)党支部那样,在企业转移搬迁过程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那么,北京市完成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艰巨任务,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第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是政治引领。在产业转移搬迁过程中,党组织需要帮助企业做的工作很多,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通过党组织在行业员工中确立的政治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顾全大局,克服狭隘的本位主义,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的决定;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组织反映产业搬迁转移搬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为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千方百计地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为转移搬迁工作平稳进行提供保证。由于北京石材商会(协会)党支部始终坚持这一正确方向,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第三,党组织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办实事,就一定能够能够赢得企业和员工的信赖和支持。自从产业搬迁转移启动到最后顺利完成,北京石材商会(协会)党支部的几位领导没有吃过安稳饭、睡过安稳觉,一门心思地琢磨如何把企业外迁工作做好。为了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发展地点,走遍了北京周边的十几个市县,有时得知哪个地方要举办招商会、说明会,顾不上吃饭就驱车前往;为了使外迁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抓住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做宣传工作。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不仅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更赢得了企业老板和员工的普遍赞扬和好评。实践证明,只要真心实意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党员、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迎接挑战,合力攻坚克难,把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把压力变为动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任务再艰巨,也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研究分会特邀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622/9525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