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砥砺奋进的五年 北京取得的重大成就
五年砥砺奋进 绘就首都侨界“同心圆”
2017年06月28日 10:31
改革侨务体制机制,发挥侨务资源优势,首都大侨务格局凸显
五年砥砺奋进 绘就首都侨界“同心圆”

2016年8月,第六届“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颁奖晚会举行。

2015年5月,第十届世界华裔杰出青年华夏行成员助力申冬奥。

2016年6月,北京侨梦苑落户首钢。
全球华人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今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侨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时隔一周,习近平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的两项重要任务,要努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对侨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在首都侨界和海外侨胞中引起热烈反响,也为北京侨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6月19日,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蔡奇同志阐述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时期,全市侨务部门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央涉侨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侨务政策,贯彻落实全国侨务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北京建设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认真履行侨务部门法定职责,着力凝聚侨心、汇聚侨智、维护侨益、发挥侨力,首都侨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
统筹协调 构建首都大侨务工作格局
京畿之地、首善之区。北京虽不属传统侨乡,但作为中国的首都,对全世界的华侨华人都有凝聚力和感召力。这使得北京市的侨务工作不同于全国任何一个省市的侨务工作,构建开放式大侨务工作格局,成为首都侨务的必然选择。
“北京侨务工作只有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之中,才能体现价值、显现成效。”北京市政府侨办主任刘春锋认为,开展首都侨务工作,必须超越地域和部门的界限,“把全世界6000多万华侨华人都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使得侨务资源最大化”。
在“大侨务”的工作格局下,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侨办积极引导广大侨胞参与首都发展,推动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意见》,深化侨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全市侨务工作统筹协调,加强与中央涉侨部门、驻外使领馆、兄弟省市侨务部门的协同配合,以及与其他市属涉侨单位的深度合作,共同引导侨务资源与首都各领域工作相结合。
在首都侨务部门的努力下,“十二五”时期,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侨务工作,各相关部门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大侨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在全国侨务工作会上,刘春锋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主线,以‘大侨务’格局助力首都转型发展。”
发挥侨力 引导侨胞来京创新创业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北京市政府侨办积极搭建覆盖全球的侨务引智引资工作网络,引导和支持侨胞来京创新创业,使得侨务资源成为推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政府侨办已连续举办七届侨商北京洽谈会,共邀请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海外侨商参会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关村华侨华人创业大会,搭建了海外侨界科技人才来京创新创业平台。在2016中关村侨创大会期间,550余位侨界精英携120余项高科技及现代服务业项目来京参会。安博教育集团董事长、北京华侨科技创业者协会会长黄劲博士作为回国创业成功代表现身说法,“作为更早一批的回国创业者,我们将通过自身的经验、教训和资源为大家提供全力支持,创新创业,我们一起在路上!”
此外,北京市政府侨办还创新打造了“北京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海外人才为国服务博士团”等引智品牌,在全市设立8家“中关村侨创园”,赴海外开展引才活动40余场,组织1000余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相关企业对接,协助引进200余位企业急需的高端专业人才,促进了海外科技创新资源与北京产业需求交流对接。
同时,积极引导高端侨务资源参与重点区域建设,打造了以北京“侨梦苑”为龙头的高端产业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聚集区,推进“世界侨商创新中心”、“世界华商中心”、“世界侨商总部聚集区”建设,主动跟进“侨商银行”筹建工作,积极引导其落户北京。
助力冬奥 动员海内外侨界力量参与
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不但使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也再次点燃了广大海外侨胞对奥运的热情。北京市政府侨办充分发挥侨务工作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海外侨胞支持参与冬奥会申办、筹办的方式方法,凝侨心聚侨力,助力北京冬奥会。
“坚决热情地支持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掀起宣传、报道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的热潮,以实际行动助力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2015年5月12日,北京市政府侨办组织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华文媒体发布《助力北京申冬奥宣言》,推动12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刊发北京申冬奥专版,随后在全球掀起了助力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的热潮,为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申冬奥之时,北京市政府侨办还积极争取马来西亚侨界支持,为北京张家口申冬奥代表团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提供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
申冬奥成功后,北京市政府侨办继续在冬奥会海外宣传、市场开发、赛事筹备和冰雪运动体验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开展了“迎冬奥·华侨公益林”等活动,积极打造“水立方”华侨华人活动基地,凝聚海外华侨华人力量。
很多海外侨胞都表示,“感谢北京市侨办为我们提供一个报效祖(籍)国的平台,为我们海内外华侨华人穿针引线,让我们和祖(籍)国紧密相连、报国有门!我们将时刻关注祖(籍)国的发展建设,积极参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实现,一如既往地支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绵薄之力!”
涵养侨源 不断壮大海外友好力量
侨务工作既是各方面共同团结侨胞、凝聚侨心的工作,也是各方面共同开发、运用侨务资源的工作。北京市政府侨办发挥北京独特优势,加强联谊交流,加大对海外侨胞的团结涵养力度,使海外对我友好力量不断壮大。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海外现有1000多家华文媒体,这是一支独具特色的力量。北京市政府侨办加大对海外华文媒体的团结引导,联合市外宣办共同举办“2016世界华文媒体北京行”,承办“第14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邀请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来京研修、交流、参访,引导海外华文媒体客观报道北京城市发展的新成就,扩大北京在海外的影响力。
同时,截至目前,全市侨务部门共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侨领、侨商和专业人士,200多个侨界社团保持密切联系。每年组织开展国庆系列活动,承办市政府国庆招待会,举办海外侨团负责人、华裔中青年企业家、海外科技专业人士等研习班,团结凝聚了一大批关心、支持北京发展的侨界人士。
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于2013年3月正式批复设立,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表彰活动,是北京市授予侨界人士和港澳同胞的最高荣誉。“京华奖”充分运用表彰奖励机制,激发海内外侨胞为首都发展献策献力的热情,促进了优质侨务资源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
“能得到‘京华奖’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给我的崇高荣誉。”第二届“京华奖”获得者何超琼表示,“希望能运用我的国际资源进一步对北京进行宣传推广,把北京打造成一个更好的国际化大都市,使北京更好、更快地走出去,融入国际。”
凝聚侨心 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让世界了解北京,让北京走向世界。北京市政府侨办依托首都资源,持续开展各种海外联谊品牌活动,不断拓展对外联谊交往渠道,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相聚水立方,唱响中华情。自2011年以来,“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在海外32个国家设立40个海外赛区,累计超过1万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赛。“水立方杯”以中文歌曲比赛的形式,在海外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国间架起了文化沟通的桥梁,也成为首都海外文化知名品牌。
在2016年“水立方杯”北京总决赛期间,来自卢森堡赛区的虞栋在演唱《异乡人》的间隙深情表白:“这首歌送给所有的华人,我们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不忘对祖(籍)国的思念。”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此外,北京市政府侨办连续四年组织“文化中国·四海同春”等各类团组,赴欧洲、美洲多个国家进行慰侨演出,为海外侨胞带去了京剧、杂技等精彩的中华文化盛宴;通过“中华文化大乐园”组织上百名北京优秀才艺师生赴日本、美国等国家联谊交流,促进海外华裔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来京参加“寻根之旅——魅力北京”夏(冬)令营活动,组织举办书画、戏曲、武术、音乐等专题营,引导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文化;先后选派4批40余名优秀教师赴海外华文学校任教,培训海外华文教师和华裔学生1000多名,全面加强了海外华文教育和对外文化交流……
丰富多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但为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添砖加瓦,也维系了海外侨胞与祖(籍)国 的情感纽带,壮大了中华文化之“根”。
以侨为本 在京侨胞环境不断优化
北京市共有117.3万归侨侨眷,其中归侨18.6万人。来京工作生活、创新创业的华侨华人也与日俱增。北京市政府侨办始终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通过打造点线面相结合、覆盖全市的为侨服务体系,为归侨侨眷和华侨华人开展便利、高效、贴心的公共服务,更好地维护侨益、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在京侨胞的工作、生活环境也不断优化。
2016年12月6日,北京市“全球通办”为侨行政服务系统正式上线,使侨胞从此可以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意时间,通过互联网登录“全球通办”系统,就能在线查询、申请办理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实现涉侨行政事务网上查询、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真正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
“北京市侨办为侨行政服务系统是从细处着手,其为侨服务的‘创意’和‘诚意’值得点赞。”近日,旅日华侨、现在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任教的高颖教授通过北京市“全球通办”为侨行政服务系统就成功办理了归侨证,省去了不必要的奔波。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政府侨办还修订了《北京市归侨侨眷身份认定工作规定》、《北京市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实施办法》,出台《北京市办理华侨身份证明工作规则》、《中关村创新创业外籍华人服务工作须知》,依法办理涉侨行政审批和服务类行政事项1189件。
同时,以市人大常委会侨法执法检查为契机,切实加强全市侨务法治建设;创新开展全市侨法宣传月系列活动,推进侨务工作进党校、侨法宣传进社区、侨务知识进干部在线学习;创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9家、示范单位13家,打造北京市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31家;务实开展侨爱工程项目,做到“困难归侨百分之百照顾、涉侨信访件百分之百办结”;畅通侨胞利益诉求表达和解决渠道,为6903人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协调解决涉侨信访事项393件,被评为“全国侨办系统信访工作示范单位”;加强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北京侨商会、北京华侨科技创业者协会等侨界社团建设,全方位服务在京及海外侨胞的需求与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6年,北京市政府侨办侨政处被中宣部、司法部等部委评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是全国侨务系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2017年,全国侨务工作会上,北京市政府侨办经济处荣获全国侨办系统侨务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政府侨办外联处处长耿朝东荣获全国侨办系统先进工作者。
如今,全市侨务部门正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胸怀全局、坚持为侨服务、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主题,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最大限度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628/95331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