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社科界专家学者热议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7年07月03日 13:51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总结“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和深刻启示,就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提出四点意见,为香港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社科界专家学者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一致认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
“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伟大创举
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徐海燕认为:“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在以往的人类政治实践中还从未有过,但因其制定的依据科学与务实,经历20年的发展“茁壮成长”、“硕果累累”:既让香港特别行政区获得了高度自治,也使中央政府在实现国家统一时,完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在香港的土地上就生生不息地居住着黄皮肤的中国人。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腐朽衰败导致香港被割让给英帝国主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开始了在新时代繁荣发展的新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在政治发展上,管理香港的不再是由万里之外的伦敦任命的“总督”,而是香港各界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行政长官;香港人民拥有了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充分和真实的民主权利。
“一国两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实践是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龚云谈到, “‘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同时, “‘一国两制’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体现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异。‘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根本指针,是香港澳门持续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回归二十年,香港发展竹苞松茂。从法律上说,这得益于宪法和基本法所构建宪制框架的保障,基本法更是香港治理体系的基准。宪法与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成果实施的宪制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说,“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是根本前提,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是法律保障,在落实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时,要把中央依法行使权力和特别行政区履行主体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认识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珍惜国家为香港发展提供的不竭动力、广阔空间;始终维护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国两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20载劈波斩浪,20载春华秋实。“‘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香港回归20年来,经济稳步增长、市场繁荣、贸易活跃、金融发达、社会安定、人民乐业,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取得斐然的成绩。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徐海燕认为,香港不仅是中国最国际化和最开放的城市,还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如今,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香港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的优势元素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不仅获得了“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更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是中国与世界沟通、联系的重要通道。立足于香港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下,香港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在“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下,香港不仅能够分享中国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而且作为国家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场,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中把握机遇,促进创新创业,占领发展先机,迎来新的光辉前景。
中国社会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贾中正谈到,“香港回归20年,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对外交往日益活跃,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从经济发展来看,1997-2016年香港的GDP年均增长3.2%。时至今日,人均GDP名列全球第14位,位居发达经济体前列。近年来,香港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低于世界5%以上的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香港统计处)
从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来看,截至目前,内地已成为香港第二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和最大的出口市场,香港则是内地最大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内地企业首要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及国际融资中心。
从金融发展来看,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自2004年香港成为第一个开展人民币业务的离岸市场之后,迄今其已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最多的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种类。2016年,全球约70%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交易额经由香港处理。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2016年香港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总额达1950亿港元,蝉联全球第一。在资管业务和银行业发展方面,香港是亚洲领先的资产管理中心,2015年基金管理资产超过17万亿港元。香港拥有超过150家持牌银行,银行业对外交易量超过2.3万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6位。
从社会发展来看,香港旅游发展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旅游业经历了飞跃式发展,内地访港人次从1997年的236万攀升至2016年超过4277万,增长超过18倍。香港亦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地区之一,2016年香港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81.3岁、女性为87.3岁,均为世界第一。
20年的探索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史无前例的开创性治理框架非常成功,表现出极其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徐晓全认为,“‘一国两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一国两制’担负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任,不仅关乎香港的未来前途,也关乎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的实现。”
“一国两制”再谱新篇章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香港的未来寄托着中华儿女共同繁荣梦想、承载着国人积极进取、不断奋进的心声。发展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着许多有利发展条件和独特竞争优势。未来5年,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广泛团结社会各界,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开辟香港发展新天地。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理论中心主任杜彬伟谈到,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要坚定不移地施行,不动摇,不改变。同时,“一国两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挑战、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都要清醒地认识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绝对的主权。“两制”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是在特殊时期针对特殊地区施行的一个地方性的制度创新。全面准确地认识“一国两制”的前提就是要认识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政府特性。中央政府赋予香港特别行政区以特殊的制度和特殊的治理,都是站在有利于香港地区繁荣发展的立场上、站在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立场上而实施的一项基本政策。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香港人民也毫无例外地处于这样的一个伟大历史进程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必定会伴随着祖国的强大、伴随着民族的复兴而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荆林波认为,习主席重要讲话中的“四个始终”全面诠释了如何全面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是“四个始终”的追求目标,发展是硬道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都使香港特区更紧密、深入地与国家发展战略连接在一起。今年3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布“扩容”,接纳香港作为该行新成员。中央政府将支持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我们坚信,在“一国两制”治理框架下,齐心协力,砥砺前行,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景朝阳谈到,在7月1日的重要讲话中,习主席表示,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中央对香港的未来有信心,支持也是一以贯之的。此次习主席视察香港之行,带来了丰厚礼物:见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和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定的签署,宣布开通“债券通”。习主席还指出,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出台各种便利措施,为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经济竞争力带来实实在在的支持。
期待香港社会各界在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领导下,共同维护香港社会政治稳定,并抓住国家发展机遇,积极谋划长远发展,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在参与、融入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再创新的更大的辉煌。
(记者 柯迅)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703/9540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