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宣讲家网评论丨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格是人生的根本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思考与体会
2017年07月24日 18:45
今年以来,全党上下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程中,呈现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实际工作中真正在贯彻落实、真抓实干上下真功夫的清新气象和良好作风。广大人民群众深情感慨地说: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要时时处处体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能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想事干事,一心一意挂念着人民群众的冷暖,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更加充满着走向幸福生活道路的信心。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讲党的方针、讲党的原则、讲党纪党规、讲规章制度、讲法律法规,这真正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让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当前,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既是党员干部做事做人做学问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也是正确示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要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这是对每名共产党员提出的要求,坚持学好用好党章、遵循党章就必须练好养心修德的基本功,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养心固本,是中医学中健康长寿的基本思想。思想健康,身体就健康,这不是信口开河,危言耸听,是社会实践中的科学结论。人的心性本是单纯的、纯洁的,由于接受社会上不同的营养成分,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价值取向塑造出不同的人生。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滋养的精神支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前提的,修养身心,规正人生。一切为了人类的繁荣富强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这一境界塑造了无数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养心贵在取料
心是人体的中枢,是给身体内各个细胞运送氧气、营养品的加油站,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要讲的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心,指的是有一定社会属性的心。这颗心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区别于植物人的心)。马克思说,人首先要满足生存的需要,其次才是精神的追求。资本主义社会,是以个体经济、农庄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大家挣钱,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不懂得也不愿分享自己多余的物质财富。宁可浪费、丢弃也不愿免费供给需要的人们,这就是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所造成的缺乏同情心、缺乏人性的结果。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教育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区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为大多数人创造社会财富,努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社会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亲情感和温暖感,完全区别于冷冰冰的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社会。前几年在美国,一个富翁打死了向他乞讨的乞丐,原因是乞丐的手弄脏了他的车窗玻璃。资本主义倡导的自由,实质上是给少数人开启的自由绿灯,少数有钱人可以胡作非为,普通社会群众没有任何保障。有很多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通群众可以游行,游行也只能是发泄牢骚的一种方式,起不到任何作用。这就是西方民主宣称的所谓自由、人权、平等。
社会制度决定教育方式,教育取材非常重要。人是一张白纸,思想是个空白,你写什么,就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写进的是个人主权、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社会主义社会写进的是团结奋斗、敬业奉献,共同致富,你为人人,人人为你。人和家庭构成了社会,人只有互相关心爱护,社会才温暖可爱。就连天上的神仙也羡慕红尘世间生活。只要说到社会,不管哪种社会制度,都具有复杂性、可变性,有向往人多热闹生活的阳刚型,也有羡慕安逸宁静的稳重型。有句古话讲,“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就构成了社会的复杂性因素。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也需要认真选择材料,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用的资料,才是教育所需要的材料。一个民族不管发展得多快,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和曾经的耻辱,只有抓好历史教育,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忘初心,才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发有为,不懈努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教育资料如何选定,需要各方专家研究认定。教育立法首先要把教育定位写进法律词条,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培养的标准是什么作为前提,必须搞清楚这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职人员很累,学生学习很努力,但走出校门的学生,经过实践的检验结果却很不理想。这也是政治思想教育不扎实、定位不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全民教育要围绕共产主义事业进行课题研究、实施教育。处在社会主义时代,教育的重点就是为共产主义社会培养接力的人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创新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其中包括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也要围绕社会公益性活动开展,比如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要长期坚持搞活动,相关责任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的搞活动,不能凭心血来潮,一会热一会冷的,要常态化的搞活动。用人单位也要从这些活动和组织中去选拔优秀的骨干人才,有爱心、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优秀人员。组织活动很重要,用人的导向作用也很重要。只有长期持久坚持,持续开展活动,社会主义就不愁接班人的问题了。
单位教育。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行政事务和业务事业繁杂,头绪众多,因此多数人认为,教育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能压缩就压缩,往往重视不够,忽视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认为一切事情,均能用金钱的杠杆撬动、摆平,完全忽略学习教育。一些单位出现 “冒泡”的问题就是缺少学习教育这个问题产生的。毛泽东同志曾形象的比喻人的精神就像一个装满粮食的口袋,粮食装满了就能立起来,空口袋就立不起来。精神的复杂就在于,很多事情是用金钱难以摆平的。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干事业的动力就会足。马克思、恩格斯用毕生的精力,为人类研究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经济社会在与马克思主义接触之前,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多半是在迂腐封建中渡过的,历史发展反反复复,政局分分合合,遇到明主,社会就前进,遇到昏君,社会又会大倒退。纵观中国历史,每个封建王朝,都走走停停,也就有了中国先哲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高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创新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这一发展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柱,让中国人民从此不再走弯路、错路、回头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高歌奋进在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上,共产主义必将率先在东方大国实现。
养心要重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养心是用社会认可的正能量武装思想和头脑,培养虚心好学、不怕吃苦、奋发有为的正气。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培植思想根基,铸牢思想防线,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思想意识。心正则身正。有理想、有信仰之人,往往是信念坚定之人,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受世俗利益所驱动,干事业一往无前。这是时代的主流,社会主流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历史的车轮始终前进着,极少数人想阻挡历史车轮前进也是不可能的。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任何障碍都无法阻挡。谁阻挡,谁就会被历史碾得粉身碎骨。不论是赵高、秦桧、和珅之流,虽然权倾朝野,但最终还是被历史碾得粉身碎骨。
二、修德贵在守真
太阳从东方出,西方落,太阳白天出,月亮星星晚上出,这就是自然法则的规律性。新华字典里解释“德”为好的品行,现代汉语词典里进一步解释“德”为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德是人在社会中自我约束的能力,形成一种社会公认的行为法则。帮助别人,做好事为德,欺行霸市、偷窃、打架斗殴、骂街等不良行为,不仅是违法问题,更是不道德的思想行为。德的修炼,首先要学会知书达理,明白什么是美好的东西,什么是丑恶的东西,有了区分美丑、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干恶事丑事,就是道德标准在人的意识中产生的作用,一个正常的人都有道德的底线和一定的行为自控能力,这种自我约束力,就是道德意识。
在我们大力反腐工作中,暴露了不少党员干部失去自控能力,走上腐败道路的案例。究其原因,不外乎理想信念失衡引发的变化。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修德必须守真,这个真就是初心,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有了真正的信仰,内心深处、思想底层自然会生发出一种正能量,一种抵御腐朽思想行为的道德标准。虽然处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腐败还是极个别人的,极个别现象,大多数人都守真如一,不改初衷。这种正能量,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根和灵魂。
中组部近些年宣传的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身为地委书记,一心干事业,不谋私利。退休后,在大梁山种树,去世前将价值3个多亿的树木无偿捐献给国家,这种思想情怀,才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思想胸怀。2017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廖俊波同志坚持“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政和县三年多时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万多人,连续三年进入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他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
像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这样扎实工作的“老黄牛”,承载着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希望。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把修身和做人摆在头等重要位置。其身不正,行必斜,修德必须练好基本功。
一是心要正,方能修其行。无论做什么事情,出发点一定要公正、公平、公心,公平正义,不能夹带私心杂念。曲折性是社会属性的一部分,每一项工作在完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多数人在艰难困苦时能克服,但在利益诱惑下却挡不了。这就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还不够纯洁,道德标准偏移,只有树立为民之心,才不会为其所动。心思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基准线,不知不觉中就会被金钱、美女、房产、汽车、出国旅游等诱饵所束缚,权力就会被绑架。所以修德必须从修心开始,练达人生。
二是性要柔,方能修其为。做事情求快,不讲求质量和效益,这是不讲科学的错误,经常有考虑不周出错的时候。事情总是在反反复复的修改中进行完善,不如耐着性子,先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效果会更好一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就是要听进不同的意见与建议,当个人意见与群众认可和组织要求一致时,效果最好,阻力才小。柔术就是不与群众争高低,在群众面前甘做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感情相融,思想才能相通,体谅群众的难处,用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自觉遵守不调查、不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的原则,群众就会支持拥护党和政府的工作。目前网络热炒最多的是拆迁问题,实际上还是老百姓的利益问题,政府与群众不是争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希望党和政府能够更公平正义维护他们的利益。做任何事只要公平、公正的处理,就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宣传思想工作做到位,政府有难处,群众也能够理解支持,真正达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相互理解,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
三是要修为。为就是行为,修为戒奢浮之气,重朴实之风。有些党员干部做事,只要上面有指示要求,就大胆的干。执行上级决定和指示不打折扣,是应当的,也是可以肯定的优点和好的干部作风。但是上级作计划指示,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和事,一般都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共性多,个性少。这就要求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和具体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而不能搞上下一般粗的执行方式。大而化之,不切合实际,反而会适得其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各级领导干部,就是要发挥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的作用,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党员干部的修为,不是无边的修为,也不是封建礼教的修为,而是要围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学习和改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按照组织要求和群众期望,修正自己的言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好干部的标准要求,修正自己,不做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之事,守法律,遵党纪,勤政爱民,清正廉洁,行为端正,形象良好,群众威信就会高。
三、事业贵在执着
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领导一届届的换,党的事业却是始终如一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事业,担起建设国家、富强民族的历史重任。每个人的担当聚合到一起,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是全党全社会选出的精英,也是人类智慧在当下的集合体,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现在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像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那样艰苦了,但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仍然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领导主动去关心慰问,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组织的温暖。作为党员干部,多考虑党的事业,多想群众的事,私心杂念就会少一些。多往贫困地区跑,少做富人堂上客。“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1939年12月21日,《纪念白求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养心修德是基本功夫,必须常怀为民之心,常补为政之课,特别是党员干部更应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党员干部要始终关心群众利益,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将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报社党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李梦柯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724/9567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