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全力推进切合实际的“以点带面” 但要防止“以点代面”的嬗变

2017年07月27日 13:43

 

2017年5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5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面上改革。时隔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在中央最鲜明、最全面、最深刻地强调,也是对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再动员,对于改革工作全面推进扎实落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我国改革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决定了试点承担着战略突破的重要任务,从而发挥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改革历史证明,不试点,再宏伟的蓝图也难以下笔,再伟大的设计也难以施工,再正确的理论也难以实践。试点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并实行的一种工作方法。它是指在某一项全局性的重点工作展开之前,首先选择某一局部或某个单位展开先行试点,种好“试验田”,为全面展开这项工作趟出路子、摸索经验、凝聚共识。在获取“点”上的经验做法之后,再把它与“面”上的其他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全局工作的贯彻落实。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回到个别的工作方法,也是唯物辩证法在改革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然而,从目前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热点敏感领域的改革一直饱受社会舆论诟病的现状来看,尽管有些改革不能尽如人意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是误将“以点带面”当作“以点代面”,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舶来品“以房养老”问题,在四大城市试点遭遇水土不服,暴露出其不适合传统养老伦理道德风险、房价难以预测市场风险、抵押房产价值难以实现法律风险、70年产权面临政策风险等现实问题,初航触礁;比如,学校教改并不是为了“推广”而生,硬要把甲校的具体经验做法复制给乙校,这种根深蒂固的“千校一面”惯性思维,势必要抹杀学校的个性和学生及家长多元的教育需求,不利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还比如,医改问题,不同地方不同资质的医院,其具体改革任务固然有别,若是按照一个固定模式生搬硬套,势必造成闲置的医疗资源与巨大的看病需求之间隔岸观望,畸形的医患关系及医患结构性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让老百姓看得了病和看得起病,这是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此等等。其结果呢,要么是经验做法推不开,要么是勉强推广了,却难以持久,对推进实际工作的难度非常之大。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试点是重要改革任务,更是重要改革方法。其实,进行试点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面上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也就是说,我们所进行的改革试点,显然不是为了“点”,而是着眼于全局,是为了“面”。抓“点”是为了“带面”,决不是“代面”。尽管“点”上的经验做法,是从个别事物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通常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也必须承认,“面”的情况总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即便是再好的经验做法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原封不动地拿过来即用,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所变通、灵活应用。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以点代面”,除了工作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作风懒惰外,关键是缺少辩证思维。经常是只知道从个别到一般,但忘记了再从一般回到个别。于是,一旦试点工作完成,推广会议开了,经验做法发了,就以为万事大吉收兵了,不愿意再在“面”上下功夫了,丢弃了再从一般回到个别的过程,“点”上的经验做法锁进了柜子里,无法在“面”上开花、结果,一切涛声依旧。防止“以点代面”,要注意在清理思维误区上下功夫:

第一,破除重经验做法、轻解决存在问题的思维误区,不回避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显而易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起源。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基本思想路线在改革中的具体体现,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科学有序推进各项改革的基本遵循,是提高改革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但是,重调查研究、重发现问题、重经验做法、轻解决存在问题,这是试点中一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甚至是刚播下种子,就急着收果子,想拍屁股走人。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明确调查研究和开展试点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试点是解决问题的“前进出发阵地”,其目的在于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就搞试点而试点,要确保试点工作的质量,一定要明确试点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做到对试点的内容、方法步骤、上级的指示要求、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等都一清二楚,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力戒试点表面化、浅层次;就要把调查研究、组织试点和解决问题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环环紧扣,敢想敢试,敢闯敢干,合力攻坚,不苟俗流、不畏人言、不怕失败,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二,破除“细纸上”、“粗纸下”的思维误区,不一厢情愿。基于对出好经验好做法增强指导性的考虑,有些试点往往非常注重在“细纸上”下深功夫,舍得在搞调研、订计划、发指示、提要求、搞细则、立规章、写讲话上花大气力,纸上工作搞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而对如何具体帮助指导解决试点单位的难点、重点和倾向性问题却很粗心,甚至是根本不上心,习惯于搞主观臆想,用关在屋子里想点子代替深入实际解决具体问题,试点单位成了可以吆来喝去的“演员”,导致试点工作脱离客观实际,做法中看不中用。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充分尊重试点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定要留足时间和空间思考,给他们讲话和做事的充足机会,尽可能把问题毫无保留地展现,让矛盾原汁原味地凸显,以增强试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要尊重基层实践,多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多取得第一手材料,正确看待新事物新做法。只要是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就要给予支持,鼓励试、大胆改;在精力投入上,必须要变“上细下粗”为“上精下细”,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做好具体帮助工作,提高试点的有效性。要加大对试点的总结评估,对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完善规范,在面上推广。同时,也要有允许试点失败的科学态度,试点不急于求成,允许探索、宽容失败。试点要出经验,也可以出教训,不能搞“木匠斧子一面砍”。

第三,破除“一口吃个胖子”的高期望值思维误区,不急功近利。改革的焦点性,决定了工作的紧迫性。试点更容易引人关注,为群众所强烈期盼。同时,改革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过程,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只争朝夕的扎实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这段论述对于解决试点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和人民情怀体现在试点中,就是要牢固树立功在党和人民的改革事业顺利推进中,功在改革开放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中,功在让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最大实惠的理念中;就是要确定恰当的目标和期望概率,既不能使试点工作低标准,又不能弄得可望不可及,以便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增强推广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要善于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研判形势、决策问题,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战略与策略、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以付出损害长远利益的代价干杀鸡取卵的蠢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发展速度,不以借口维护群众利益而巧妙地打“小算盘”;就是要着眼未来,敢于跨越,勇于标新立异。根据新的实际,作出科学安排,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载体,创造性地做好试点工作。像钉钉子那样,一锤一锤钉下去,做到扎实做事,夯实基础,稳扎稳打,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就是要注重搞好顶层设计,加强改革试点工作统筹,分析各个改革试点内在联系,合理把握改革试点工作节奏。对具有基础性、支撑性的重大制度改革试点,要争取早日形成制度成果。对关联度高、互为条件的改革试点,要统筹协调推进。对领域相近、功能互补的改革试点,可以开展综合配套试点,推动系统集成。对任务进展缓慢、到期没有完成的改革试点,要提前预警、督促落实。

第四,破除重“拳头产品”、轻全面推进的思维误区,不搞“一招鲜”。试点工作中存在这样一个思想误区,就是把试点工作简单地等同于工作政绩,试点成了“政绩工程”的“代名词”,常常被当作出名挂号的“招牌”。因而在争取试点时不遗余力,在组织试点中全力以赴,在完成试点后有气无力,导致许多好的改革举措半途而废、劳民伤财,让人民群众很不满意。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突破“以点代面”思想误区,防止“点”上开花,“面”上无果,墙内开花墙外红,切实把“点”上的经验做法化作推动本单位和全局发展进步的“桥”和“船”,推动各项工作乘风破浪向前冲。二是善用绣花功夫做好“下篇文章”,防止以“点”上经验和成绩代替“面”上的工作甚至是掩盖“面”上的问题。试点既要讲究以“点”带“面”的艺术,用小面积“试验”带动大面积“高产”,又要善于从暴露或潜在的问题入手,坚持问题导向,盯住问题精心做好从一般再回到个别的工作,不断深化“点”上的经验做法,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三是要保持“于无声处”求进步的良好心态,防止干出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蠢事。“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干工作好比军人据枪射击,用心瞄准,精准击发,方能命中靶心。推进改革工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唯有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日积月累,全方位落实,全面发展进步,才能创造出“拳头产品”,产生真正的“轰动效应”。

试点是重要任务,更是重要方法,直接关系改革成效。而确立科学思维方式始终是试点的“校正仪”和“助推器”,必将为各项改革提供正确的前进方向、不竭动力和实现目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727/9573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