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纪念专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专题 同心共筑强军梦
揭秘372潜艇兵的深海生活
2017年07月31日 09:11
潜艇起航出港——蒋鹏摄
生死攸关三分钟
潜艇“掉深”,一直是世界海军的噩梦。海军372潜艇是一艘有着“大洋黑洞”之称的新型常规潜艇。2014年的某天,372潜艇在某次执行远航任务时,午夜时分,潜艇深度计指针突然向下大幅度跳动,没有一丝停下来的征兆。由于艇体快速下坠,舱内压力陡增,管道突然破裂,大量海水瞬间喷入舱室。如果继续掉深,很可能艇毁人亡。艇上官兵迅速做出决断: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1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停;2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紧接着,潜艇在悬停10余秒后,深度计指针缓慢回升,艇体开始上浮。如果有一丝犹豫,一丝陌生,结果将万劫不复!
这支队伍依靠冷静果断指挥、平时练就的娴熟技能和全艇官兵舍生忘死奋力排险,成功化险为夷,挽救了这艘潜艇,圆满完成后续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受到习主席和军委领导的高度称赞。
潜艇2016年获得荣誉 赵冠霞摄
艇动三分险,生死一瞬间。372潜艇为什么能够在深海远洋历大险、建奇功?究竟这只“深海铁拳”是如何锻造?7月25日,宣讲家网记者跟随网络媒体国防行记者团进入372潜艇内部,探秘潜艇官兵的真实生活。
实战训练严中严
潜艇官兵在进行海图作业——张宗轩摄
潜艇兵注重实战化训练,要求非常严格,满分100分的军事训练考核,在支队90分才算及格,官兵们像熟悉自己身体一样熟悉装备。副机挺长肖亮说,“只要失败1次,成功100次也没用,我们要求反复训练,不能有任何失误。经过时间累积,有些官兵眯着眼睛都能操作仪器设备了。”驾驭潜艇如同在刀尖上跳集体舞,不允许一个战位不协调、一个动作跟不上。艇上非常要求高度的协调配合,如果有一个人掉队,可能会影响到全艇生死存亡。潜艇对官兵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在艇上呆了十几、二十几年的老技师是艇上的宝贝,他们像父辈一样指导新兵做好“传帮带”,做好表率,以情带动,换位思考,从严要求,艇上的官兵关系都很融洽。
蒙眼修理比武——张宗轩摄
另外一种实战训练,是在直接对敌中不断摸索。有一次372潜艇赴远海执行任务,刚出去没多久,外军反潜舰机就跟了上来。期间,跟踪与反跟踪、侦察与反侦察、围堵与反围堵从未消停过。官兵们把对手当“陪练”,走一路练一路、斗一路提高一路,一次长航下来,摸索出多种克敌制胜的新战法。
“机器王国”初体验
潜艇的进舱口很小,只能容下一个人进入。进舱的一刻,记者惊呆了,这简直是一个“机器王国”!密密麻麻的线路和设备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一种压迫迎面感袭来。
每个舱室的活动空间都很狭小。走进某一舱室,记者看到不到两米的高度根据舱室情况设置了2-3个铺位,铺宽约40cm,比火车上的卧铺要狭窄的多。为了提高床铺利用率,3人共用2个铺位,轮流值班和休息,他们叫做“热铺”。
电工技师陈祖军在紧张作业中 张宗轩摄
舱室虽有空调,但温度并不“宜人”。舱室密闭,官兵们经常大汗淋漓。艇内由于设备仪器众多,气味也很“混杂”,记者体验半小时,就有些吃不消,而这些官兵们却已习以为常。潜艇轮机老技师周军生一直在最热、最恶劣的潜艇柴油机舱工作,甚至要能达到60多度的高温,他却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当记者问到,怎么能坚持这么久?他说简单的说,“时间久了适应了也习惯了,对潜艇产生了感情,如果可以选择,我还会继续留在这里。”远航的时候一呆就是数十天不能出舱,这极大的考验着潜艇兵的心理素质。372潜艇某官兵说,“海底并不像影视剧里描绘的那么浪漫美丽,潜艇在大洋深处只有无边的黑暗。”
艇上生活苦中乐
艇上最珍贵的是淡水和蔬菜。“远航时,我们会带大量的容易保存的食物,比如圆包菜、萝卜、南瓜、柚子、苹果、还能直接用热水泡着吃的食物等。尤其到任务后期,只有南瓜、饼干、罐头这类的食物了,这时候大家最渴望的是能吃到蔬菜。”潜艇代理政委楼擎云说。为了保证足够的饮水,远航时官兵们只能一周洗一次澡,还只是简单的擦一下,节省淡水。官兵通常带几十件衣服,返航后一起洗涤。
水下包饺子 罗小海摄
艇政委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大家吃好、休息好、工作好,齐心协力,把使命任务完成好。为了缓解官兵的官兵的心理焦虑,艇政委安排了一些娱乐项目。潜艇上的会议室算是最宽敞的地方,也不过六七平方米,还要一室多用,除了开会,还用作手术室和娱乐室。艇内有时候会组织开展包饺子、水下之声、组织“龙宫”运动会等娱乐活动,调剂官兵们的水下生活。由于空间有限,“龙宫”运动会只能开展握力器、飞镖、俯卧撑等简便的活动,但这最受远航官兵的欢迎,还被大家亲切命名为“微型”运动会。
龙宫运动会上官兵展开肌肉大比拼——周演成摄
372潜艇队远航期间还办起了《水下长城报》,这是一张只在艇内发行20份的特色小报,真实记录着潜艇官兵每天的一举一动和思想变化,很多官兵都愿意写写诗歌随想,由兼职编辑部人员把每个人的所思所想打印出来,全艇传阅,这是艇员交流的重要一部分,既振奋了精神,激励了斗志,又陶冶了情操,联络了感情。
向党旗宣誓 蒋鹏摄
这就是372潜艇兵,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始终默默守在祖国大洋的深处。只有心中怀有强烈的强军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才会在平常的每一次训练中坚持最严格的标准,才会在实战训练中练就过硬的本领,也才会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下生存并生活下来。我们都相信,有血性,有担当,这样的钢铁集体没有闯不过的惊涛骇浪。
驶向远洋。蒋鹏摄
责任编辑:王妗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731/9577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