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大讲堂 2017年度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017年07月01日 09:4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引 言
(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的背景。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坚持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做什么呢?做合格党员,即是: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取得显著成效。那么,如何继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意见》明确提到,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来实现。
(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内涵。其一,就常态化来讲。“常”在这里,一方面是指日常,“两学一做”要成为日常工作,成为党的建设、我们组织管理党员干部教育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是指经常,即是日常、经常、平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绝不仅仅是一次短暂的、集中的任务,而是要渗透到党的队伍建设、党的日常工作中的一次长期性、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怎么实现常态化?就是要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党的建设长期制度化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度化强调的仍然是常态。
其二,就制度化来讲。一项工作要能够不断坚持、不断实践,就需要把这项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复制下来,不断重复,使这些好经验、好方法成为党的规则和规范,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并长期发挥作用。这就是制度化的意义所在。那么,《意见》着眼于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好成果、好经验加以复制、重复,持续地、长期地坚持下去,这就叫常态化制度化。
当然,真正做到常态化制度化是一项艰巨的、全面的、涉及党的建设工作方方面面的重要任务。中央发布的《意见》对实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意义、重要方法、工作重点、注意事项、学习内容等方方面面都作了要求。根据《意见》的文本结构,我们主要从以下八大方面进行认识、理解和把握。
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
《意见》明确提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
(一)党章党规党纪的地位作用决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党规是党员思想和行为的具体遵循。既然是总章程和具体遵循,那么,学习党章党规就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党的建设要不断深化、不断深入,要不断的学,要在实践中真正把党规、党章,特别是党纪的要求贯彻到我们党的建设,干部队伍教育监督管理的方方面面。党章党规是长期有效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要长期学习。既然党章党规的贯彻落实执行是长期的,那学习党章党规是一次暂时的活动吗,是一次短期的任务吗?当然不是,必然是长期的常态化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坚持下去的,这就是常态化制度化的意义。
(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常态化制度化。《意见》明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是我们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因此,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要长期学。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推进,要在这个重要的思想武器和政治指南下来指导、来深化、来推进。由此就决定了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常态化制度化。
(三)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加强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这项任务没有终结,因此,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要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日常化、经常化、常态化、制度化。《意见》明确指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积累了成功经验。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这些经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不断加以巩固,持续发挥作用。那么,如何持续发挥作用?就是要通过常态化制度化,使其持续发挥作用。
《意见》也讲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于进一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激励全党为实现崇高理想和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基本目标要求
《意见》明确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基本目标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须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的学习教育,重点首先要放在思想教育上。那么,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要坚持哪些原则、实现哪些要求呢?
(一)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总的要求。我们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最终要把党章党规的要求转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转变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换过程。只有实现了这种转换,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
(二)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学和做的关系。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方案》中就讲得非常清楚,学是重要手段,做是关键。学是为了做,二者是知和行的关系,知离不开行,行要在知的指导下进行,知行合一是我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意见》再一次提出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要求,着眼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来武装思想,进而转变为行动。如果光学不做,不能学以致用,转变为做合格党员的实践,那么,学习效果怎么能够巩固下来,持续发挥作用呢?这种短期的突击式学习很快就会过去,这叫常态化制度化吗?那怎么才能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呢?就是学了以后要变为行动,而且变成你的自觉、变成你的习惯。知行统一了,自然常态化制度化就落实了。
(三)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尤其是求实效,一定要认真把握。通过研究发现,能够坚持下来的好经验、好传统、好方法,有一个共性,就是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这就叫实效。因为务实、管用、接地气,就能够被人不断复制、不断坚持,这不就是常态化吗?所以,《意见》提出的讲求实效,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供了启发。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最终的学习收获和自身提高体现在哪儿?就体现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所以《意见》提的好,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这对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变成我们一种经常性、日常性的活动最关键。
(四)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意见》把常态化制度化直接表述为日常、经常。那么,怎么做才能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现为一种经常性、日常性工作呢?在中央发布的《意见》中一共讲了八个方面的措施和手段。
一是各级党委(党组)要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为主要抓手,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开展集体学习。我们看关键词:定期学习,就是有期限要求。一项工作再重要,没有时间、地点、方式的具体要求,最后都容易落空,所以,民主生活会也好、理论学习会也好、中心组学习也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内容确定了,就要坚持下去,融入日常工作计划中。这种日常体现的也是一种制度。因为好的东西要使其巩固下来,持续发挥作用,单纯的依靠人,想起来一阵子,想不起来就没人管、没人做了,这能够变成日常、经常吗?当然变不成。因此,不能依赖于人想得起来、想不起来,这太偶然了。要依赖于什么?要做规划、做计划,日常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按规划、计划做的事。把“两学一做”渗透进我们日常工作规划、计划中,在学习上还要定期,这不就是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吗?!
二是基层党组织要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把“两学一做”作为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长期坚持、形成常态。《意见》提出,要以党支部为单位。那么,以党委为单位行不行?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党支部更贴近基层,更接地气儿,从操作上讲更可行。所以,《意见》讲得非常清楚,要以党支部为单位,把“两学一做”作为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长期坚持、形成常态。这就是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建立完善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依靠自身力量修正错误、改进提高。我们前面讲了,一项实践活动要能够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很大程度是决定于其在现实工作中解决我们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上,管不管用。所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突出问题导向。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说我们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最终要体现在学习成果是管用的,能够解决问题、纠正问题、防止问题。“两学一做”起到这个作用了,管用了,那它不就能够长期坚持吗?!
四是注重以上率下,严格和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防止“灯下黑”。《意见》提的这些措施本身就具有问题导向,着眼于过去学习活动与学习工作不实不严、不接地气,主要是领导没有带头,以上率下没做好。所以,《意见》提出,要注重以上率下,严格和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所谓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就是说作为领导要参加党委会活动,同时又是支部党小组一员,因此,支部活动也要参加。如果领导干部只参加党委活动,决策议事,而以各种理由不参加支部活动,久而久之就“两张皮”了,就会起到一个反面的带头作用,那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还能坚持下去吗?所以,领导干部是关键。
五是强化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明确工作要求,体现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好经验、好方法能够持续发挥作用,都必然是符合本行业、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能搞“一刀切”,盲目照搬照抄,不能搞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所以,《意见》提出,要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
过去我们搞政治活动、学习教育,“一刀切”的教训太深刻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实际,把某个局部的好经验、好方法在全局、全领域强制推开,最终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问题没能有效解决,甚至还引发新的问题。尤其是我们这里讲的是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就是要体现在具体的部门行业。部门行业的条件、环境不一样,就得注意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
六是激发基层活力,充分调动党支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创新党内教育和组织生活的有效方法。就是要依托党支部,调动基层的积极性。
七是选树先进典型,宣传践行“两学一做”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树立时代楷模,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好经验、好方法要发挥作用,就必须作为典型让大家认知、让大家跟着学,就是典型引路。有了典型引路、有了模范带头,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形成这样的氛围,“两学一做”的成果就能够不断地巩固。不断有越来越多的人见贤思齐,这支优秀的队伍不就越排越长吗?!由此,党员监督管理的局面才能打开。
八是坚持常抓不懈,防止和克服紧一阵松一阵、表面化形式化、学习教育与思想工作实际“两张皮”等不良倾向。这些不良现象过去都发生过,比如“刮一阵风”,“紧一阵松一阵”。中央从来没说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次活动,党章党规要永远贯彻执行,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也没有终点,因此要注意防范和纠正短促突击。
上述八个方面要做到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才能打好基础。
三、精心安排学习内容
我们要认真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内容,《意见》指出,要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学什么?这就直接关系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能否做到常态、日常,能否做到长抓不懈、长期坚持。《意见》提出三个方面的学习任务。
(一)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领会掌握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学原文原著,包括学习习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要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学。还要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文原著。比如,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3月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时总结讲话的一部分。2016年年初,习总书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重点学习这篇文章。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还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这些原文原著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在当时指向党的建设中的某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也要带着问题来学,这是对我们学习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成,最终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二)学习党章党规。要深刻认识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总遵循,践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要求。
党章的结构、要求、规定,要通过认真读原文来把握。党的十八大之后,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又推出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如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都是重点学习内容。这些条例和准则突出体现了近几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好经验和有效措施。
(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认识讲话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刻理解讲话的时代背景、鲜明主题、科学体系,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还要领会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点。习总书记讲话有严密的科学体系,蕴含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因此,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要着重把握和认识。
可见,中央对于“两学一做”学习的内容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习内容的重点更突出,学习方法的注意事项更明确了。
四、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必须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这是2017年中央提出的新要求。2016年年初,中央发布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中讲到,“两学”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一做”就是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是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就是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这“四个合格”是中央提的新要求,把合格党员的内容明确了、具体化了。
(一)政治合格方面。重点是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里特别讲到了理想信念,维护党中央权威,在行为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这就是政治方面的合格线。
(二)执行纪律合格方面。重点是增强组织纪律性,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执行纪律方面的合格线。也就是说,执行纪律合不合格,主要看组织纪律性是不是达标,也就是,是不是遵守党章党纪,执行党的决定坚决不坚决,服从不服从组织分配。党员和党员干部从入党第一天起就要服从党组织的分配。要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首先就是政治行为、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态度都要按照党的政治纪律来执行。如果立场、行为、态度都不符合党的要求、党的标准,这就是执行党的纪律不合格。
(三)品德合格方面。重点是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提的都是对人的品行道德的要求,也包括个人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拿清正廉洁来说,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实现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可以说就符合标准了。假如不清、不正、不廉、不洁,这就是不达标,这就叫品行上有问题,有重大瑕疵,就是政治本色变色了。
(四)发挥作用合格方面。重点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作表率、当先锋。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就是不合格,就和党员这个称号不匹配。
五、联系思想工作实际,经常查找解决问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紧紧围绕查找问题,就是问题导向;不查找问题、不解决问题,常态化难以实现。如果是从空到空,从一般到一般,从抽象到抽象,没有现实针对性,脱离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实际,那就不能常态化,不能坚持下去。《意见》指出,联系思想工作实际,经常查找解决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坚持学做结合,突出针对性,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把查找解决问题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规定要求。
党的建设的具体工作、具体要求要真正在实践中不断巩固、长期发生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产生了效果,发挥了作用。大家可以想想,没有任何使用价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能落实吗?不能。基于这样的考虑,着眼于在真正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上起作用、见效果,中央提出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查找解决问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能够联系思想工作实际,查找解决问题,不断发生作用,那么,常态化制度化就能保证实现。就是说,用意和动机都要讲问题导向,那么,怎么查找问题?中央对党员和党组织都提了要求。
(一)党员问题怎么查?《意见》指出,党员要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系列讲话,对照先进典型。前面我们讲“两学一做”要树典型,典型引路,典型就是榜样、就是标杆。同时,要把自己摆进去,经常自省修身,打扫思想灰尘、进行“党性体检”。这里,《意见》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党性体检。
正如人要定期体检,“党性体检”的道理也一样,就是要保持党员在党性上的健康状态、严肃状态、向上的状态。有些问题一开始可能发现不了,如果来一次“体检”发现问题,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提前解决,及时治疗。经过“党性体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那么,重点解决查找什么问题呢?要查找分析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是否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解决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体检”不是泛泛而检,要有重点,重点解决、重点分析、及时治疗,这就能够使党员的政治健康得到保障。
(二)党组织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找什么?各级党委(党组)要查找分析是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否坚决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这是各级党委(党组)着力解决的重点。
基层党支部查找问题,找什么?党支部要查找分析组织生活是否经常、认真、严肃,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是否严格规范,团结教育服务群众是否有力到位,着力解决政治功能不强、组织软弱涣散、从严治党缺位等问题。
(三)查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什么?《意见》提出,要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查找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把党组织这个平台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剖析矛盾都得有平台,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包括坚持“团结—批评—团结”,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大家坦诚相见、交流思想,发现问题及时提醒。
另外,还要开展警示教育,主要负责同志要在民主生活会上通报班子成员受到谈话函询情况。被谈话函询的党员领导干部,存在错误的应当作出深刻检查;受到提醒的应当作出整改表态;没有问题的说明谈话函询情况即可。民主评议党员要客观公正评价党员表现,帮助引导党员自觉认识问题、自我改进提高,严格稳慎处置不合格党员。查找问题发现有不合格的党员,要慎重处置。全面从严治党,该治就得治,但是要严格、稳慎。
六、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
《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坚持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意见》提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确定主题,加强研讨式、互动式、调研式学习,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研讨式学习中,大家作为学习的主体,把自己放进去,显然,研讨式学习和被动灌输式学习是两回事。如果学习,都是别人做报告我坐那儿听,完后就散了,这不能说没效果,这也是一种方式,但是不如研讨式效果来的更积极、更真实、更扎实。因为单纯的听报告,属于一种被动灌输。研讨式学习则可以更充分地把每个人的主动性、能动性调动起来了。
互动式就是讨论、交流。大家想想,班子内部,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党支部党员之间相互不沟通、不交流,听完报告拍拍屁股,把笔记本一收,就走了,这种学习效果会打折扣。互动式正是因为有了讨论、沟通,相互启发、启示,互相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交融交汇,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认识。
再有调研式学习,它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要主动,尤其是领导班子对所分管的单位、分管的部门,如果学习教育和调研两张皮,那最后学是学、干是干,就出现知行不合一,甚至知行矛盾,这能起到学习教育的预期效果吗?显然起不到。那么,这个预期效果起不到,又谈何常态化制度化呢?所以,中央在这方面提的要求非常具体。
(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省部级领导干部要把“两学一做”作为锤炼党性的基本功、必修课。因为地位越高,榜样作用越大。因此,一要带头学习;二要带头做合格党员,这就叫做知行合一。这主要说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怎么做表率、怎么做榜样。
(三)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履职尽责、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建功立业,重实干、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七、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基本制度
中央提出,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因此要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运用“三会一课”等制度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使我们的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就是说,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这是由党支部这一特殊地位决定的。
党支部要组织党员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意见》提出,“三会一课”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一些单位、一些地方的确发生过党课不严肃,甚至演变成娱乐活动的现象,这些问题都要克服。《意见》提出,党支部要制定年度“三会一课”计划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如实记录“三会一课”开展情况。对没有正当理由长期不参加“三会一课”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促其改正。上级党组织要对党支部执行“三会一课”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对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要批评指正;情况严重的,要采取整顿等措施,进行组织处理。
既然支部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意见》强调,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在各类基层单位中合理设置党支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如果支部建设不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没有依托。任何工作的内容再好,都要依托一定的形式,换言之,离开形式便没有内容了。没有党支部这个组织形式,哪来的日常化、经常化。由此,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就凸显了。
八、层层推动工作落实
中央明确提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层层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常抓细抓长。要有组织保障,要对各级党组提具体要求,还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到考核事项中去。
任何党的建设工作,如果不和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的考核挂钩,那么,最后都会流于形式。所以,《意见》讲得非常清楚,各级党组织应坚决把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结合总结、述职进行检查和评估,作为评判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的重要依据。这是党内监督手段,没有这些手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也就难以实现。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刘斌)
责任编辑:李贤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701/9578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