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打胜仗”应是人民军队的代名词

2017年08月08日 14:28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回顾了90年来党领导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充分肯定了人民军队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建立的历史功勋,深刻阐述了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伟大力量,明确提出了推进强军事业、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这一重要讲话,成为进一步激励士气、振奋精神,汇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值得全军将士和全国人民深刻领会。

1.三个伟大历史功勋

第一个历史功勋,是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在党领导的22年武装革命斗争中,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打败了国内外异常凶恶的敌人,夺取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二个历史功勋,是保卫社会主义和平和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职能,胜利完成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作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捍卫了祖国万里边疆和辽阔海疆,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形成中国大国地位、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提供了坚强后盾。第三历史功勋,是改革开放以来,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威胁,积极参与对外军事交流合作和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

2.六条历史经验

第一,党指挥枪是根本保障。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我军最大优势。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是有党的坚强领导。第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崇高理想信念是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崇高理想信念来自党创新理论指引,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就是当前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全军将士用习主席新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第三,改革创新活力源泉。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的胜利来自改革创新。习主席把改革作为强军兴军的关键一招,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启动了我军最深刻一次改革。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果。第四,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一代代革命军人正是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气概。第五,铁一般革命纪律。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正是依靠严明的纪律,保证了组织指挥的顺畅和坚强有力,保证了我军高度集中统一和各部队间的团结协作。第六、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正是由于我军与广大人民群众结成了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才使我军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3.五大重点部署

第一,坚持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我军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构建和丰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我军军事理论体系,才能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第二,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军队职责是打赢,打仗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能打胜仗是强军事业的根本目标和检验标准。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全面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第三,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政治建军是灵魂,改革强军是关键,科技兴军是支撑,依法治军是保障,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的贯彻执行,保证了军队内部和外部的团结,保证了指战员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保证了作战、建军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第四,必须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第五,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官兵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中华儿女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光辉历史。历史反复证实,没有强大的军队是不可能获得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当今世界,地区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因此拥有一支“打胜仗”的军队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需要。

历史告诫我们,须且必须打胜仗。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次比一次疯狂、一次比一次惨烈,最终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结果是屡次的割地、赔款和不平等条约,使百姓陷入水火之中。晚清的军队数量并不少,但是由于政治腐败、军事体制落后、武器陈旧等原因,在列强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打败仗成了清朝军队的必然状态,这惨痛的教训让中国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1931年9月18日,从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力抗战,在国民党军队和日军的双重打击下,创造性地开辟敌后战场,随着力量的壮大,慢慢成为抗日中流砥柱,最终换来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抗侵略的胜利。由败到胜,说明抗击侵略、打胜仗的重大意义,面对无理侵略,只有打胜仗才能击溃侵略,只有打胜仗才能赢得尊严,只有打胜仗才能确保家国安全、人民安康。

现实告诉我们,能且绝对能打胜仗。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国抗击侵略打败仗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大大小小的战役,都以胜利结束,以鲜血和生命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牢固根基,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形成中国大国地位、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提供了坚强后盾。

能且绝对能打胜仗依靠的是党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坚持“党指挥枪”的思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真理,党的领导为人民军队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和实践力量。

能且绝对能打胜仗依靠的是永无止境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一直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人民军队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实现了人民军队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能且绝对能打胜仗依靠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军队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理所应当贯彻这一宗旨,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而奋斗,哪里有敌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军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的一样,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曾博文)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808/9587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