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动手写文章是领导干部能力的“标配”
2017年08月09日 16:13陕西省富县县委书记署名文章被指抄袭的闹剧揭示了当下官场一个普遍的现象:领导干部习惯“动口不动手”,不自己动手写文章。说到理由,有的认为“日理万机没空写”,有人觉得“不太重要不想写”,有人想着“有人捉刀不必写”,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领导干部打心底都把写文章当作“纸上走笔、表面功夫”,没有深刻认识到写文章“内有乾坤”。
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视为经邦治国的重器,其地位不言而喻。毛主席把笔杆子视为与枪杆子一样重要,从《论持久战》为抗日战争指明方向,到《实践论》《矛盾论》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再到《论十大关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每篇文章亲自下笔深入思考,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邓小平曾反复强调“不懂得用笔杆子、不会拿笔杆子,这个领导就是很有缺陷的。”他负责起草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报告,虽然一共只有5000字,但字字珠玑、句句管用。历史和前人治国经邦的经验无不告诉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写文章是必备能力,是“标配”。
身处改革主旋律的当下,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地生根都需要地方结合实际、当好“小郎中”,可见领导干部不能满足于“上传下达当二传手”,“读读稿子当传声筒”,而要在吃透上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抓落实、改革创新谋发展。如果领导干部把自己的思考、领悟、建议琢磨透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各单位各部门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这样,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就心中有数,手里有招,无往而不利了。试想,如果每篇文章都要秘书代笔,领导干部成为只会读文章不会写韬略的“木偶”,看似领导干部轻松不少,实则是悲哀有余。
文以载道,领导干部要写真文章,不只写“歌功颂德的太平词”,也要写“经邦治国的出师表”;领导干部要写实文章,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当地实际,提出发展谋略,不要囿于“党八股”,穿靴戴帽没有内容,照搬照抄没有想法。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愿意并善于把思考写出来,把建议说出来,把蓝图画出来,做到“思之有方、说之有理、文之有道”,何愁“天下不太平、人民不安康”呢?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809/959222.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809/9592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