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文化产业

激发网络文学潜能 打造大国文化名片

2017年08月18日 11:28

 

近年来,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8月11日—8月13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国内65家行业领先企业参展,一个高峰论坛、七个平行分论坛、百余场互动活动……或宏大或细微的话题可谓密集,创新、发展、融合这些热词更是成为高频词。

网络文学正在释放强大的文化能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开幕式上表示,网络文学丰富了网络文艺形式,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较好地满足了民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推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网络文学从业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获取灵感”,“从业者应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点击率倾向,摒弃趋利媚俗之风,积极提升文化品格,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北京有先行先导的责任推进网络文学繁荣发展。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介绍,20年前,中国文学与互联网结缘,网络文学应运而生。20年来,网络文学犹如雨后春笋,从肥沃的互联网土壤中迎春生发、势不可挡,一大批网络文学作品走进读者、走上荧屏、走出国门,网络作家正在成为我国文艺大军中的一支劲旅,网络文学正在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北京在打造网络文学产业集群,构建网络文化发展生态圈,促进网络文学精品化、高端化发展方面所做了诸多努力,“对于推进网络文学繁荣发展,北京有先行先导的责任;对于正在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北京,网络文学是重要内容和有生力量。”

网络文学“繁荣”盛景背后有隐忧。在开幕式后进行的中国网络文学高峰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繁荣”景象是传统文学形成千百年来所未曾有过的,然而其发展现阶段尚存在较为突出问题,需冷静客观的判断。他认为,当前,网络文学从内容角度看,还相当程度存在“量大质低”之疾;从产业角度看,相当程度存在“急功近利”之忧;从市场角度看,相当程度存在“失序失范”之困。

网络文学相关的规范与秩序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张毅君表示,中国已经和正在采取针对性举措。今年内拟发布《关于规范网络文学出版服务秩序的通知》,对网站签约作者实名注册、责任编辑署名、作品编发机制等关键环节作出具体规定,以进一步规范企业运营行为,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也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已进入“升级换代”的关键期,对其宜放长远之眼、抱宽容之心、施对症之策。打造网络文学精品,重在引导网络作家树立文学理想、提升思想境界、关注现实题材,增强精品意识和创新能力。”

网络文学有望主流化、经典化。近些年来,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大火”,网络文学有望在敲开影视之门后,催化全产业链的合作共赢,共建一个和谐、开放、共荣的IP生态。网络文学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先锋、向导、活水、源泉作用,通过内外力共作用,可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网络文学主流化、经典化。

 

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圆满落幕,它带来的反响不仅仅是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力,更是人们对健康网络文学环境的需求。

网络文学尚有巨大潜力。从去年已有的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12月底,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3.53亿,占网民总数的46.9%,国内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提供的作品达1400余万种,网络文学各层次写作者超过1300万,相对稳定的签约作者接近60万。而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53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27亿。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网络文学在中国拥有巨大的作者与读者群体。随着网络平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这个作者与读者的群体还会继续发展壮大。此外,随着翻译平台的日益成熟,海外的受众也在逐年增多。网络文学角度多元,题材丰富,诸如仙侠、盗墓、探险、玄幻、穿越等题材,而且一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已实现了与影视题材之间的良性互动,故网络文学的潜力巨大。

亟需有效的评价体系。“写作”是一个面对自我,并且希望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些人是用文字表达,有些人是用话语,有些人甚至是用眼神。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每天都可以写作。在传统文学为主流的过去,囿于受教育程度之限制,能够完成狭义的“写作”行为的人数非常有限。即使完成了作品,再到出版印刷,直至能被公众阅读,都需要较大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而网络技术使得这一切变得简单便捷,写作与阅读的门槛都变低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写手或作家,越来越多的人也倾向于借助网络平台阅读。

低门槛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作品量大,质量方面却良莠不齐,人们在如此海量的文字中寻找优质作品亦需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大量不必要的阅读。目前来看,读者倾向于从点击率、评论区等方面初步选择即将阅读的作品。遗憾的是,点击率与好评是可以造假的,即便是不作假,较高的点击率与较多的好评也不一定能说明这是一部优秀作品,也许只是符合更多网文阅读者的品位。淮南子云:“夫歌《采菱》,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比《延路》《阳局》,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因此,一个健康完善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不能仅以点击率和好评率为准,更应针对不同受众,做出更为系统和精准的分类、排名与评价。

提升知识产权意识,杜绝侵权行为。目前很多网络写手,深谙吸引眼球之道,创作了大量内容空洞、跟风媚俗的作品。譬如目前网络文学作品中,架空、修仙、穿越等类型作品颇多,亦有打擦边球的色情作品。它们内容相似,缺乏现实观照与人文情怀,虽然符合读者“快餐式阅读”需求,但作品营养却极其有限,几乎没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此外,存在部分写手直接抄袭、借鉴他人作品的现象,侵权成本过低、维权渠道不畅使得一些优秀的原创作者苦不堪言。写作和“与人交往”是一样的,需要真诚和善良。因此,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营造健康向上的互联网环境、夯实自身的文化素养,更要提升整个行业的著作权意识。

引导网络文学发展,打造文化名片。从已有的经典传统文学作品来看,都是颇具时代感的。人们读四大名著时,读莫言、毕淑敏等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时,所见皆是过去。当然,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一大原因便是它们经受了时间的洗礼。而网络文学中,则不乏具有现代气息甚至未来感的作品。它们即时地、直观地反映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舆情。事实上,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生硬地割裂开,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不断成为经典。而经典的传统文学作品,也通过翻译、改编等方式,借助网络平台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传播。因而对网络文学环境的正确引导和规范,将为我们打造一张特别的大国文化名片。

网络文学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我们要内外力共作用,让网络文学发挥正能量、勇攀新高峰。(宋鋆)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818/9606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