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017年08月22日 09:53

 

只有走好光明美好的前景道路才能推进真正的国泰民安,顺利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7月26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科学分析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如何认识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意义,成为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舆论的焦点。纵观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首先就“7·26”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而言:

第一,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把关定向。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我们党必须“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众所周知,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来说,选择一种主义,就等于树立了一面旗帜,确立了前进的根本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一个国家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九大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三个事关”不仅说明党的十九大战略决策的极端重要性,而且向全党传达出一个强烈信息: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第二,讲话突出强调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突出强调统一思想,主要是基于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读与杂音。误读和杂音具体表现为:一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二是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三是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四是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有人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这些误读和杂音,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为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统一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就必须统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路线领导之下。

就讲话的重大理论意义而言,主要从两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众所周知,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将理论联系实际凝练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上述事实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而且特别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高度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且特别强调党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如何理解这一论断?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代表大会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大会主题;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特色,深刻说明了它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当代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唯物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这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其一,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要“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上世纪30年代初党内曾经流行过一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同志是坚决反对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就必须善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

其二, 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7.26”重要讲话再度突出强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典范。

就讲话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言:

第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7·26”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可以凝练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从9个方面凝练了“不平凡的5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刻认识和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深刻认识和把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新要求。把握讲话精神实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7·26”讲话精神。

第二,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从历史纵深和国际国内时代特征出发,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实践、新成就、新经验,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部署、大政方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实践新发展、夺取事业新胜利的行动指南。

第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对于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全党同志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深化对讲话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的理解,把思想认识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奋进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作者李松林,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

【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822/9611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