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纪念专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 抗战记忆

百年老站中的抗战记忆

2017年08月22日 15:53

新华社杭州7月7日电(记者魏一骏)今天,当普速列车在老沪杭铁路上经过浙江海宁斜桥镇境内时,不少乘客的目光会被一座略显特别的车站所吸引——红砖青砖搭建的欧式站房以及旁边的碉堡状建筑,让它显得与沿途的车站与众不同。

“斜桥站见证了沪杭铁路的百年,旁边的炮楼也无声记录了一段不能被忘记的历史。”上海铁路局嘉兴车务段斜桥站站长倪明说。

“沪杭铁路于1906年开始动工,1909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全线长186.2公里。从上海南站至杭州闸口,沿线共有24个车站。”倪明说,斜桥站就是沪杭铁路第一批车站之一,今年已经是它的108岁生日了。

绿意掩映中,砖结构的站房至今保留了初建时的原状,水泥砌成的检票口和木质百叶窗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复古气息和车站当年的熙攘。

紧挨着站房的东侧,是一座灰色的碉堡状建筑。“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由于8月淞沪会战的失利,日军攻陷了上海,并陆续占领嘉兴、杭州等城市,沪杭铁路也作为战略资源被日军控制。”倪明说。

绕行一周,记者发现该建筑分为三层炮楼、营房和面对车站外公路的地堡三部分。进入炮楼内,周围墙壁上密布着射击口。倪明说,车站的西边还有另一座形制相仿的炮楼。

“1960年4月,我从许村站来到斜桥站工作,负责接发列车。”今年已经80岁的“老铁路”蒋国灿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当时我和其他4个职工,一起住在炮楼边的营房里。”

蒋国灿回忆,当年老职工告诉他这座炮楼只是日军在沪杭铁路沿线修筑的许多炮楼之一,“因为当地没有砖厂,日军在黄灯港道口设置关卡,向过路的民众强征青砖,每人带上三五块到斜桥站,用于修建炮楼。”

不少炮楼的青砖上,可以看到外面带有圈的“甸”字,倪明说,这代表这些砖的产地是距离不远的屠甸镇。细细观察,还可以发现炮楼外墙上有枪击的痕迹。

若非倪明提醒,贴满营房天花板的日文报纸很难让人引起注意。“报纸用于水泥现浇板和木板之间的隔离,2013年修缮炮楼时才被发现。”倪明说,这些报纸大多在1940年前后出版,上面记载的新闻是这段历史有力的证据。

2014年12月,斜桥火车站及侵华日军炮楼被海宁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海宁市文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建筑结构非常稳定,文保部门只是对建筑外立面和内部进行了翻修保护。

如今,每天有150趟左右的列车从斜桥站飞驰而过,“十多年前停止货运和客运后,现在它只是沪昆铁路沪杭段的一个会让车站。”倪明说。

列车驶过,洪亮的汽笛声回荡在这座历经百年的老车站上空。“这座车站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载体,是展示当时生活方式的平台,更是过去每一段历史的见证。”海宁市文保所副所长张宏元说。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822/9613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