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践行“右玉精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2017年08月29日 10:07

 

近日,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右玉精神”的接力传递》。开篇援引这样一则故事: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座谈中,总书记同大家讲起了山西右玉县委一任接着一任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右玉县位于晋西北地区,毗邻毛乌素沙漠,新中国成立前森林覆盖率不到0.3%,土地沙化面积达2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4%,生态环境极为恶劣。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右玉县历任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坚持植树造林不放松,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使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日的“塞上绿洲”。

怎样推动绿色发展,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风尚,如何让发展真正造福于民,右玉实践提供了生动样本,右玉精神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右玉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品格力量,体现了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执政理念。几十年来,右玉领导干部为民初心不改,绿色耕耘不息,带领人民既营造绿水青山,又努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奋力实现由“绿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新跨越。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各级干部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推动绿色发展,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在右玉,曾经“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但在党的团结带领下,干部群众始终保持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干劲,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斗志,创造了气壮山河的绿色奇迹。事实证明,只要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任务艰巨,涉及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方方面面,不仅要求领导干部敢于担当,也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才能形成攻坚克难、共同参与的合力,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60多年来,右玉县坚持“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换干劲”,咬定植树造林不放松,只有方法上的改进,没有方向上的偏离。“一任连着一任干,一棵接着一棵栽”,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生动写照。防风治沙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只有以“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持之以恒干下去,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自觉和常态,才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开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境界。

 

右玉人民创造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奇迹,“右玉精神”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右玉精神”的本质是一种敢于坚持、善于坚持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

敢与自然掰腕子的狠劲。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向来是大风口,“大黄风”是当地人民最大的敌人。曾有到此饱受其苦的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但是,右玉人民没有屈服,没有妥协,没有认命,发出“人要想在右玉生存,树就要在右玉扎根”的响亮誓言。从1950年春到次年秋天,全县成片造林2.4万多亩,各处栽树5万棵,由此拉开了右玉人60多年坚持不懈植树绿化的序幕,展开了一场豪气壮阔的二十任县委书记的绿色接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犟劲。“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说起来多么简单,可做起来又是多么艰难。60多年的坚守、20任县委书记的绿色接力、森林覆盖率由0.3%到54%,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组数字,更是右玉精神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犟劲的最好回报。从首次提出“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口号,到加大生产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生态建设“二次创业”,每任县委书记都在跑一场漫长而激烈的接力赛,一棒传一棒,一步跟一步,激励和支撑他们的,正是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犟劲。

愚公移山认死理的傻劲。黄风、黑风,沙漠、干旱,面对极端复杂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右玉人民勇敢面对,种草种树、改善生态,硬是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将荒漠变成了绿洲。“天道酬勤”,右玉县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所体现出的不就是当代的“愚公精神”吗?一任接一任,一届接一届,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方向,改变生态,发展经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认死理、较真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终于,右玉人民把一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改变成为联合国认定的“最佳宜居生态县”。

右玉人民靠锄头加双手、觉悟加义务、苦干加实干,将无际荒漠变成了塞外绿洲,让黄土高原换“新天”,创造出生态发展的新奇迹。“右玉精神”可贵就在于其敢于坚持,善于坚持的精神,它是右玉县的伟大精神财富,更是全体党员干部值得学习的政治本色和工作准则,值得发扬光大。

在今天“右玉精神”更具现实意义。

首先,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攻坚让几亿农民摆脱了贫困,数亿农民走进了小康社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由于自然环境制约,依然靠天靠地靠政府,过着较为贫困的生活,他们更需要“右玉精神”的激励和推动。

其次,当今中国依然面临众多社会问题,依然存在各种风险挑战,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国内国际政治环境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右玉人的居安思危、不断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撑。

第三,目前有部分党员干部,纪律涣散、观念松弛、信念缺失、生活腐化,面对这些问题,“右玉精神”无疑为我们开了一剂“良方”,右玉县党政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以身作则、甘于奉献、薪火相传的可贵精神,值得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

综上所述,“右玉精神”的内涵是“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它集中体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坚守。“右玉精神”给了我们重大启示:党政领导干部执政为民、尊重科学;广大群众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党群干群同心同德、矢志不渝。(贾玉保)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829/9622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