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系列微专题 时政 四个全面 最新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2017年09月05日 15: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回应实践呼唤和人民企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即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首先,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是秉持实践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并发扬光大。二是坚持大众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以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总结人民群众智慧,体现人民群众诉求。三是弘扬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深入学习辩证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运用辩证法来分析问题,推进事业发展。四是开阔历史视野。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社会现实,把握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深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五是创新哲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哲学思维,如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等等。
其次,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经济发展形势,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正确回答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原创观点,创新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是发展态势的新判断。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二是发展理念新创造。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的原创,是发展观念新变革、发展规律新认识、发展理论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立场的坚持与弘扬,是中国智慧对人类发展的新贡献。三是资源配置新思路。政府与市场二者应当保持何种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必须遵循的规律,但是,必须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保持经济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这是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四是改革重点新调整。结构性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落实,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贯彻,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运用。
再次,创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直面改革发展新问题新挑战,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开拓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一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这些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新思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二是着力实现中国梦,丰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融合,对“三步走”战略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三是坚持“四个自信”,深化社会主义精神动力理论。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基础上,“四个自信”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动力理论的新发展。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科学回答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净化党内生态,重塑党的形象,激发党的创造力,提高党的凝聚力,增强党的战斗力,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鉴于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诠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贡献。
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深刻的内涵,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台阶,更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深化全球治理、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首先,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新动力。苏东剧变宣告统一领导、走唯一革命道路、建设同一社会主义模式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旧格局的终结,昭示着各国共产党独立探索、自主发展的必要性。中国摈弃固步自封的老路,一往无前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提供鲜活的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极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注入新活力。
其次,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重大危机,有些落入“陷阱”中的国家长期徘徊于中等收入区间,处于滞胀的状态。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让人民享有更多改革发展红利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力、化解发展矛盾、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的现实需求。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程中,中国所累积的成功经验将为其他国家解决共性问题提供有益启发。
再次,为深化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以什么样的理念处理国际关系,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直接影响世界和平发展大局。中国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制度模式、核心利益,最大程度和范围寻求共同利益的交汇点。政治上建立平等相待的伙伴关系,经济上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文化上促进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生态上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复次,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发展发出中国声音。当今世界,全球核心竞争领域已经从物质生产的角逐转变为文化力的竞争。我们党一贯主张,多样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每种文化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僵化没落,多样的文化才能引领人类灿烂的未来。我们积极应对文化冲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为世界文化多样化贡献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妗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905/9635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