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端正精神状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017年09月11日 15:57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这次研讨班与十八大以来每年都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主题不同,这次研讨班聚焦迎接党的十九大。我们能否端正精神状态,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否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始终不渝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否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等重大问题。

第一,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破除思想迷失、精神迷茫,筑牢强大的精神支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之路、富强之路、复兴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增强战略定力,破除一切干扰,在纷繁复杂的全球发展中把握大势,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只有坚定“四个自信”,凝聚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有勇气和底气迎接重大国际挑战,才能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当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须以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只有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强大的精神支柱,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党员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第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破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宗派主义、本位主义,确保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新时代,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拥有8900多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大国执政的大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领导核心,没有统一的思想,没有统一的行动,必然一盘散沙、四分五裂。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对于统一全党思想与行动、同心同德战胜各种挑战与困难,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头脑清醒。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世情方面,我国在和平崛起、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同时,也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遏制,还有,当前我国的周边安全尚且存在许多不安定因素。在国情方面,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还有很多重大挑战和风险,如生态环境问题、金融风险问题等。在党情方面,在党的作风取得基本好转、反腐败取得压倒性态势的同时,全面从严治党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

正所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一方面要为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信自豪,我们有信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不能被胜利和成绩冲昏了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谨慎。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四,弘扬务实担当精神,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神懈怠、精神空虚,切实做到奋发有为、敢于作为,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重大危险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党所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了党、国家、人民交给我们的沉甸甸的接力棒,我们一定要接好这一棒”。他号召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2012年12月,上任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就明确指出,“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此后他又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要有钉钉子的精神,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折腾、不反复,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把务实担当精神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

第五,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破除固步自封、僵化保守,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才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

96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断胜利,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和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第六,弘扬斗争精神、碰硬精神,破除投降主义、好人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现在,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必然的,但一些西方国家绝不会让我们这么顺利,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扰。我们只有敢于斗争,不怕事,也不惹事,才能争取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要敢于碰硬,敢于打破利益藩篱,攻坚克难,啃硬骨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上,弘扬斗争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持以规治党,依法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敢于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当然,强调斗争,绝不是要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故意制造矛盾,不要和谐,而是要既敢于斗争,也善于斗争;敢碰硬,又不硬碰。在承认矛盾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以斗争求和平,以斗争求公平,以斗争求和谐,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求进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新挑战新要求,必须坚持以“四个自信”筑牢精神支柱,以“四个意识”统一精神面貌,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以确保精神清醒,努力弘扬务实担当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斗争碰硬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凝心聚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陈志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911/9643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