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人文专辑 节日专题 2017中秋节专题 中秋味道
过节过出味道来!中秋节各种吃食汇总
2017年09月21日 09:56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下中秋节应该吃什么!一块来说说中秋节都该吃哪些吃食,让大家过一个更好的团圆节,把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出节日的“味道”来!
中秋吃食:月饼
月饼: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几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中秋吃食:大闸蟹
大闸蟹
“秋风响,蟹脚痒。”蟹,可谓中秋美食的“当家花旦”。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苏州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每年蟹期为9月20日—12月20日,最佳食蟹期为每年10月20日—12月20日。
在浙江温州,人们钟爱的还是本地的江蟹。在中秋宴席之上,一道“蟹味双拼”是必不可少的。肥硕的蟹肉经过腌制后,依然鲜嫩爽口。这道传统咸蟹做得相当地道,清咸之中,能让你品出蟹肉的本味——鲜美。
中秋吃食:石榴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中秋除了有传统的吃月饼的习俗外,在我国和东南亚等地,石榴作为吉祥物是中秋佳节的应节果品,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中秋佳节对着圆月,尝着美味香甜的月饼,用水晶玻璃果盘盛满晶莹剔透的石榴果籽,慢慢品尝,深深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那份思念,那份真情,婉约、深远、宁静,如水晶般晶莹剔透。
除此之外,在民间还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由于石榴多子,于是被象征人丁兴旺,民族繁荣。当结婚时,洞房里会悬挂两个大石榴。如同结婚礼品也会有一对绣有大石榴的枕头,祝他们早得贵子;初生贵子,亲友喜欢赠送绣有石榴图案的鞋、帽、衣服、枕头等,以示祝贺;老年人过寿时,晚辈要送石榴,祝老人幸福长寿。
各地中秋吃食
除了上述美食,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中秋节还有以下美食要吃,我们一一列举。
桂花糕,桂花酒:
八月十五桂花香,的确,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芋艿:
用清水煮一大锅小芋艿粘了糖吃,是过去穷人家的实在日子。在江浙一带,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艿,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毛豆:
在江浙一带中秋节除了芋艿外还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梨:
中秋节吃梨意思是把要把“分离”吃掉,表示永远团圆不分离的意思。而且中秋节前后正是梨上市的季节。
糯米莲藕:
中秋食藕,是寄团圆之意。以糯米填充莲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浓入口,意喻甜甜蜜蜜。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921/9660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