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北京要闻

节日,他们坚守在岗位

2017年10月04日 08:28

 

国家大剧院1200余人假期在岗,为观众献上场场精彩演出

“能让观众享受到艺术假期,值得!”

 

本报记者 聂宽冕

10月3日下午两点钟,虽然距离晚上演出还有5个多小时,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已传出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乐声。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近80位乐手,正在指挥大师艾森巴赫的指挥下,全神贯注地排练着(如图)。

和演出时的楚楚衣冠相比,排练时的乐手们穿着随意,T恤、衬衣、牛仔裤,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都无比认真,仿佛台下正坐着聆听他们演奏的观众。国庆假期已经是第3天了,乐手们每天下午1点钟来到大剧院,一直排练到傍晚。

“阿凡提!你还我的金币来!”同一时间,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舞台上,被坑惨了的巴依老爷夫妇边跑边追阿凡提,看得台下小朋友们哈哈大笑——这是大剧院原创儿童歌剧《阿凡提》的现场。国庆期间,大剧院原本为这部歌剧安排了6场演出,但因为实在太火,不得不又加演了3场。3组演员近百人连轴转,真正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即便这样,每场演出也都是爆满,上座率几乎百分之百。

热闹的国家大剧院,并没有随着假期的到来而冷寂下来,反而比往常热度更高。国家大剧院办公室主任王诚介绍,国庆中秋8天长假,国家大剧院4个剧场共安排了31场演出,几乎每天每个剧场都有演出。由于原创制作剧目占到演出总量的7成,大剧院艺术生产力量“两团两队”(管弦乐团、合唱团、歌剧演员队、戏剧演员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管弦乐团演出16场,合唱团演出15场,歌剧演员队演出15场,戏剧演员队演出6场。算下来,有200多名艺术家与假期无缘。而为了保障演出顺利进行,负责安全、工程、后勤综合保障的千名相关人员也全部停休。“我们这有负责安保和服务的小两口,一个上6天班,一个上8天班,这节基本上就在大剧院里过了。”王诚说。

“两团两队”负责人陈戈也分享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负责乐务的哈尔滨小伙小莽,原本国庆打算坚守岗位,但27日接到母亲的病危通知后,领导和同事才知道他的母亲已经患癌多时。遗憾的是,还没等小莽踏上回家的飞机,母亲就已经离世。“但是他一天也没说想要多休息。”陈戈拿出小莽发给自己的微信,上面写着:“3日的音乐会实在参加不了了,但是7日就可以正常上班。”

市场的回馈没有辜负辛劳的付出:歌剧《兰花花》销售率近八成,话剧《样式雷》、儿童歌剧《阿凡提》和大剧院乐团音乐会在节前就已经达到销售率100%。此外,一些重点项目比如《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梁祝”音乐会》《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音乐会》门票也早就售罄。

国家大剧院“文化大餐不断档”的背后,是艺术家们和众多普通保障人员的付出,王诚用一句“我们大剧院一直是这样”来回应所有的称许。而这,其实也是大家的心声,“能让观众享受到愉悦的艺术假期,值得!”

 

大兴区亦庄镇全体干部节日值守,推“巡线制”管起盲区和死角

“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

亦庄镇干部在包片巡线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徐晟轩摄

本报记者 李瑶

一大早,大兴区亦庄镇政府大门里,陆陆续续走出了十多组人,向着不同方向出发。去干嘛?“巡线”。

“‘领导干部巡线’是镇里推出的新机制,网格化管理后,格里的事都有人管了,但格与格之间的交界线,不能成为盲区和死角,我们就将这些网格边界划成不同的线,每条线设‘线长’,每周两巡,既是网格化的补充,也能让不同分管的干部互相提个醒,第一时间发现解决问题。”亦庄镇党委书记王森就是“线长”之一,“得把精细化管理落到每个角落。”

虽然正值国庆、中秋双节,但亦庄镇的干部们,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包片巡线不仅没停,还增加了频次。

走到科创一街时,王森和同事们停下了脚步。“路北的绿篱边上,怎么长了拉拉秧?”说着,他走了过去。拉拉秧是一种野草,虽然片儿不大,但伏在了墙边很不美观。

“咱们把它拔了,居民家门口,可不能乱糟糟的。”说着,他们干了起来。

“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王森告诉记者,“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家里乱。我们也得把镇里的事,管细、管好。用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治理城市,替居民想在前面,让居民身边的环境好起来。”

13组巡线员走一处、看一处,看见啥都管:共享单车放乱了,巡线员们给码放整齐;发现覆盖黄土的绿网有缺损了,立马联系施工单位给铺好;路边有堆放的杂物,及时进行清理……

“我们过节时辛苦一些,让环境变得整洁一些,就能让居民省心一些、高兴一些。”王森说,“亦庄镇110余名干部都将坚守在各自岗位上,让全镇5万多居民过一个喜庆祥和的假期。”

 

国庆三天抓获49名黑导游

你在看风景,“旅游警察”在守护你

京报集团记者 潘之望摄

本报记者 任珊

10月3日下午4点多,高警官来到天安门广场周边。虽然一身运动装,背黑色双肩包,左手一面红色小国旗,右手持游客必备的自拍杆,但他却不是来观光的。

“我总在这儿溜达,怕被认出来,你们走前面。”让两名同事走在前面,高警官像游客一样跟在后面。很快,他发现了目标。四五名游客正聊着天,一位背着紫色双肩包的女子走上前去,主动攀谈道:“去长城一日游吗?每人150元,可以优惠。”“都包括什么呀?”见对方有意向,女子马上从背包拿出“小广告”塞给游客。“来回空调大巴车,你们都去的话,可以优惠到100元”。女子“趁热打铁”,开始拿出预定单记录游客的姓名、电话、住址。

而这一切,早已被跟在身后的高警官掌握,待完成取证,高警官轻步上前,控制住女子,“你是在攒人吧,我是警察,请过来配合我的检查”。

“我刚来,还没开始(拉客)。”面对便衣民警手中的警官证,女子坚称自己“还未开张”。过了一会,才慢慢将包里成沓的小广告和小卡片掏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呲活揽客,推销长城一日游。”该女子称,她为附近一家小旅行社“拉人”,每次按人头提成,每领一个人,只给六七十元。随后,女子开始打苦情牌, “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你知道你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了吗?”高警官一边说着一边电话联系天安门分局民警,最终,女子被带走接受进一步调查。

高警官又混入拥挤的人群。“很多游客初次来京,容易上当被骗,我们这次打击的就是非法一日游的最前端环节‘黑导’。”挤在游客中,高警官留意观察着每一种表情、每一个眼神和动作。时间久了,他总能一眼发现“黑导”——皮肤黑黑的,眼神飘忽不定,背着包,“与普通游客总有那么点不一样”。

高警官已连续半个月没有休息了,这个假期,正是最忙的时候。

今年1月18日,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正式揭牌成立,打击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食品药品、旅游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干了11年刑警工作的高警官调入环食药旅总队旅游支队,成为一名“旅游警察”。

环食药旅总队成立后,广场上“黑导”不敢明目张胆地揽活了,他们也学会了跟民警打“游击”,捉迷藏。有时盯半天,可能都没什么收获,“没成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咱都盼着没有游客受骗。”

从9月开始,环食药旅总队牵头组织各分局开展“两检查一整治”专项行动,成立联合执法、暗访督导和打击整治等多个小组,会同旅游、交通、工商、城管等相关行政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高警官和其他战友一起,全员停休。

“除了非法一日游的始发环节‘黑导’,黑车、黑社、黑店也是我们的重点打击对象。”在天安门、前门等地,游客在看风景,“高警官”们就跟在身边守护他们的安全。

高警官已经大半个月没回家,这两天,实在没衣服换了,他只能让爱人把衣服快递到单位。

晚上7点,高警官回到办公室,没顾上吃饭,就开始整理白天收集到的违法证据。今天他还要去几家“旅游购物店”,前几天暗访发现那儿存在哄骗、欺诈游客的行为。

据统计,国庆前3天,在环食药旅总队与属地公安分局的共同努力下,共抓获49名“黑导”,其中拘留25人。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004/9679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