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大家谈
学会正确认识和控制欲望
2017年10月17日 16:48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狗嘴虽小,却想吞食天上的月亮”。欲望就是这样一张“狗嘴”,只要主人有能力、有办法使它高倍数扩张,它甚至有吞食月亮的狂想。
人的欲望分为可能的或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欲望,就像秦始皇寻长生之药、汉武帝找不老方术,包括外国人想造永动机之类,这都是有违客观规律的,因此只能是一种空想。而可能的欲望呢,又可分为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因而也是在目前可以实现的一种可能,人们通常称之为“跳一跳能够得着”。抽象的可能,则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在目前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看起来只是一种欲望,好似不可能。抽象的可能与不可能不同,它同现实的可能一样,也是一种可能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为现实的可能。不可能是在现实中全然找不到根据的东西,抽象的可能却在现实中有着某种根据,只不过根据不足罢了。比如“海底捞针”,常被用来形容不可能的事情,但它并非真正的不可能,而是在现实中有一定根据的一种抽象的可能。只要海底有针,随着人类的探测技术和打捞技术不断发展,海底捞针就可以由抽象的可能变为现实的可能。再如“月中取宝”,在历史上也是一种抽象的可能,但在宇宙飞行、航天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它就变为一种现实的可能了。
其实,人类要在生活、事业和感情等诸多方面有所追求,有所造诣,有所成就,不能没有欲望。欲望既可能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也可能成为开启幸福的钥匙,关键在于主体人如何去正确认识和把握。
相传,有个老国王为感谢服侍他多年的仆人,便对他说:“你量力向前跑,只要在日落之前绕一圈回来,绕到的土地都归你。”仆人欣喜若狂,撒开脚丫子狂奔,太阳落山时分,他终于绕完一大圈回到原地。他的欲望太强了,圈了一大圈他想得到的地。然而由于不停地拼命奔跑,他耗尽了所有气力,最后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结果,他真正得到的只有埋葬他的一抔黄土。
人生在世,欲望与生俱来,挥之难去。合理的欲望,是引领人向上的阶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要在生活、事业和感情等诸多方面有所追求,有所成就,不能没有欲望的推动。问题在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欲望超过了度,就会有如那一张要吞食月亮的贪婪“狗嘴”,使人由高尚变卑劣,由善良变冷漠。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乃至少数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从忽视对自己的基本约束和严格要求开始,逐步堕落为贪婪者,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就是欲望过度结出的恶果。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必须懂得和学会控制欲望这张“狗嘴”。这既是一个做人的课题,更是一个为官的课题。
曼谷西郊有一座寺院,因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老住持圆寂后,索提法师来到这里接替住持。他绕寺巡视,发现周围山坡上到处长满杂乱无章的灌木,便找了一把剪刀,时不时地就去修剪。半年过去了,那棵被修剪的灌木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圆球,令人们疑惑不解,法师却笑而不答。
一天,寺里来了位衣衫光鲜、气宇不凡的香客。寒喧让座后,这位香客说自己无意中路过,随便进来看看。法师便客气地陪香客四处看看。行走间,香客请教:“人应怎样消除自己的欲望?”法师微微一笑,返身拿了一把剪刀出来,对香客说:“施主,请跟我来。”
法师把香客带到灌木丛林,让香客看了他修剪的那棵成型的灌木。然后把剪刀递给他说:“您只要经常像我这样去修剪一棵灌木,您的欲望就会消除。”香客疑惑地接过剪刀,走向一棵灌木,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一壶茶的功夫过去了,法师问感觉如何,香客笑了笑说:“感觉身体舒展多了,可是心中那些欲望好像没有放下。”法师点头说:“刚刚开始是这样的,经常修剪就好了!”
香客和法师约定,十天后还会再来。法师不知道,这位香客就是泰国享有盛名的珠宝大亨。
十天后,大亨果真又来了,但结果同第一次的情形一样。又过了三个月,大亨已经把那棵灌木修成了一只初具规模的“鸟”。法师问:“现在您是否懂得如何消除欲望了?”大亨面有愧色地回答:“可能我太愚钝,每次修剪的时候,倒是能气定神闲,心无杂念。可不知为什么一离开这里,所有欲望就又像往常那样冒出来。”法师笑而不答。当大亨的“鸟”完全成型后,法师又问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依旧。
这时,法师终于对大亨说:“您知道当初我为什么让您修剪灌木?我只是希望您每次修剪前都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重新长出来。就像人类的欲望,别指望能够完全消除掉。对于欲望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像修剪灌木那样,尽力把它控制得美观一些。放任欲望,就会像满坡生长的灌木,丑陋不堪;如果经常修剪,就能够使之成为一道亮丽悦目的风景。对于名利也是这样,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应该被看作是心灵的枷锁。”
大亨方才恍然大悟。此后,随着越来越多香客的到访,寺院周围的灌木也一棵一棵被修剪成各种形状。
可见消除欲望之法,其实就两个字——“控制”。也就是说,欲望就像狗嘴要吃东西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只要思维正常就会有种种欲望。问题是,我们同时又必须像控制狗嘴不乱咬人一样控制我们的欲望,不致令人丧心病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富贵强人应当知足,知足方能惜福,惜福方能安泰;贫穷弱者应当不满,不满方能进取,进取方能成功。其要义是把握好“度”,就是:既善于让欲望成为志存高远、牵引人们前行的引擎,同时成为一道“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的亮丽风景,更要拥有一种对欲望及时“踩刹车”“泼冷水”的清醒和自觉,防止欲望成为烧毁理智和灵魂的烈焰。
老子有云:“见欲而止为德。”对个人欲望的控制,其实是一个对欲望的度正确把握的过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只要能够正确把握欲望之度,在事业上保持进取,在生活上做到知足,进入一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理想境界,欲望这张“狗嘴”就会被套上铁笼嘴,一切不合实际的欲望邪火都会被理性扑灭,因此,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诱惑能够击败你。由此,你所收获的,必将是一种内心的坦然,以及世间的美好回馈。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017/9695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