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百姓宣讲 宣讲文稿

【身边的正能量】从不毛之地到“希望的田野”

2017年10月25日 14:59

我叫卞爱莉,来自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5年前,当我决定投身华清农业时,兴奋地给老爸打电话:“爸,我也要去改良盐碱地了!用清华的技术......”电话那头儿,老爸却沉默了好久,叹了口气说:“你这个傻丫头......”

我一下愣住了。本以为女承父业,老爸会很高兴呢。老爸是我们县里最早的一批农艺师,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把青春热血都洒在了黄河入海口的盐碱地上。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张照片,是老爸和同事们在地里工作时照的。那时候的老爸真帅啊!他说他那时候皮肤白,不像现在脸上一块一块的斑,都是拜盐碱地所赐!

“那,老爸您是怕我晒黑吗?”“不是,”他说,“丫头,我们改了一辈子盐碱地都没改好,你这又接着干,不是白费工夫吗?!”

哦,原来是这样!我理解了老爸的苦心,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盐碱地是非常顽固的,很多方法都徒劳无功。

我跟老爸说,我们的技术不一样!我给老爸讲了个小故事。

有个叫东不拉的小村子,就在内蒙古黄河岸边,村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得天独厚的灌溉条件和辛勤的劳作并没有给这里带来财富,相反,正是黄河水漫灌让原本有限的耕地越来越差,大片的土地泛起盐碱,收成越来越少,甚至寸草不生......后来,我们清华大学的专家们去了。他们说要承包村里的盐碱地并承诺当年就让地里长出庄稼来。这怎么可能?村民们根本不相信!专家们在一片质疑声中取土、检测、做方案 ......短短几个月过后,白花花的盐碱滩真的变绿了!看到地里的变化,村民们奔走相告:长苗了!长苗了!一位老人拉着我们首席专家陈昌和教授的手,激动得眼含热泪说:“谢谢!谢谢你们!我们村的这块盐碱地,我爷爷的爷爷都没见长出过庄稼,现在竟然长出苗来了!”

其实村民们不知道,专家们的底气来自于多年的实践。这项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的技术,陈教授他们已经做了十几年的试验和示范。最早是在1995年,他们在沈阳康平一块24平方米的盐碱地上开始试验,后来逐步扩展到北方十几个省份,到2010年已经累计改良12万亩。这是一项神奇的技术,用工业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同时实现变两废为一宝,当年改当年种,种啥都行,安全可靠,而且一次改良、长期有效,最早改的地都20年了还是好地!

我在清华大学读过书,还在清华大学工作过,深深理解并认同清华人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这是清华大学在新的百年为国家推进的一个项目,我愿以自己微薄之力投身这项事业,愿意加入这个了不起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有院士,有教授,他们是科研带头人,也是精神领路人。已故的徐旭常院士,总是以敏锐视角超前组织研发;陈昌和教授,在去世前的几天还在制订改良方案;李彦教授,年近退休还奋战在一线全年无休......

首席专家陈昌和教授站在改良后种植的玉米地里

首席专家陈昌和教授站在改良后种植的玉米地里

在我们的团队里,有硕士、博士、博士后。他们虽是高学历,却都敢于接地气。常年野外作业,风吹日晒不说,就说夏天这蚊子,一巴掌能拍死十几只。大家开玩笑说:我们这哪儿是改良盐碱地啊,简直是“义务献血队”。冬天,地冻得像石头,取一点土要抡大锤砸铁镐。考察地块时经常没法开车,一走就是半天,半夜三更才吃上饭是常有的事儿。苦是苦,可没人叫苦。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做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

就拿离咱们北京不到300公里的那个小村子来说吧。全村几乎都是土坯房,泥墙不足半人高,由于土地盐碱不长庄稼,年轻人都快走光了,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后来,土地经我们改良,种上了玉米和燕麦。消息传出,大学生愿意回乡创业了,他们种起绿色蔬菜,开办养殖场,发展循环农业。村民们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周围环境还变好了,荒芜的盐碱地变成了希望的田野。

我曾就职于待遇优厚的外企,也在体面光鲜的高校工作过,但我觉得,现在的工作更有意义。我们国家人多地少,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可大家知道吗?我国的盐碱地就多达5亿多亩,相当于现有耕地总面积的1/4多!如果能善加利用,这些盐碱地就是宝贵的土地资源啊!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吗?

5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4个示范基地,合计面积超过6万亩。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令人振奋的是,项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老爸也理解了我的选择,因为他也知道,这项事业需要几代人接力,需要更多人投入。再过几年,会有更多的盐碱地变成良田,现代化的大农场将应运而生,风吹稻浪,花海无边,人们吃着盐碱地里种出的有机大米和新鲜果蔬,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快乐奔跑......我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025/9707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