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经典明析

最美是重阳

2017年10月27日 11:28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何为重阳?《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同时,九又与“久”同音,寓意健康长久,而且秋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关于重阳节的形成,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先秦之前的丰收祭天;另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大火仪式。有专家认为,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西汉时期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沿袭至今。

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赏菊品糕、赋诗饮酒。现代社会,人们赋予重阳节新的内涵,那就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而今天,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而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文化符号,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向往与追求。 

最美重阳,美在一份遥远的思念   

重阳与中秋一样,也是亲人团聚的重要节日。因为祈盼相聚,浓浓的念亲思乡之情与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习俗融合一起,则显现出独特的情怀和意蕴。古往今来,不少诗篇就此抒发了真挚感人的情怀。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此类诗中的经典之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几千年来,这首诗的场景已定格成重阳节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

注重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代的变迁、城镇化的浪潮让许多人怀揣着梦想,走进异乡的灯火,把匆匆离去的背影留给故乡。无论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深情期盼,还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悲伤无奈;无论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睹物思人,还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亲情守望,或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乡愁是不灭的灯火,是绵延的牵挂,是永恒的话题,是亲情的流动。对家的精神归属,对亲人的深切怀想,浸润在血脉中,融入到文化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诗人说,“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父母的温暖。”亲情的陪伴与坚守、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每一个人走向远方、战胜困难、拥抱未来的最大能量。

思念的时光很长,在深秋淡淡的薄凉里,被人牵挂的旅途不叫流浪,被人思念的日子没有落寞,被人关心的岁月不会失落。这个世界,有人采药东篱下,有人仗剑走天涯。选择多深情的守候和思念,就会走过多辽阔的山川,骑骋多宽广的大地,你总会有一路爱的阳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愿每个人都停下匆匆的脚步,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次陪伴,与老人共享家的融融喜乐,铭刻家的浓浓亲情,承续家的绵绵瞩望。然后,带着无私的亲情大爱,激荡家国天下的不变情怀,且迎风来,且送雨去,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新时代的梦想,去为下一次归来而奋发进击。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成熟的景致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于是发挽秋的慨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秋天,是文人咏诗颂词的时节,“空山新雨后”的沁人心脾,“江清月近人”的静谧祥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有独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豁达进取……秋天在文人墨客笔下充满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一片枫叶流丹,一江明净秋水,一丛灿放菊花,一黛远山,几痕江渚,数点白鹭沙鸥……秋天用深邃的远意、清淡的愁绪,成就了“重阳多佳句、吟咏成古今”。

秋天代表成熟,此刻,树叶完成了一个轮回,把自己交给大地,在蜕变中孕育新一轮的成熟与丰收。因此,秋又是落叶对根的情思,是大雁对长空的向往,是稻穗低垂时的谦逊。秋天,既如一位沧桑的老人,庄重、深沉和含蓄,绝没了春天的萌动、脆弱,也如一位激情的诗人,绝没了夏天的火热、冲动。而老人,既如一位睿智的哲人,唯有秋天的风度和深邃,也如一位辛苦的农人,唯有冬天的朴实和沉静。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老的孝心

重阳节又称“孝老节”“敬老节”。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讲的就是敬老。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更加凸显了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性。

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价格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孝文化是我们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精神磐石,也是我们形塑社会价值观的价值原点。孝的本质之一是“生命的互相尊重”,孝文化所倡导的“善事双亲”“敬养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自己父母的生命,也要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从而扩展为对上孝敬、对下慈爱、对亲友守信、对国家尽忠,将“亲其亲、长其长”的家人之孝升华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大爱。孝的本质之二是“敬畏”,敬畏父母、敬畏长辈、敬畏祖先,“家有近祖,族有宗祖,慎终追远,直至始祖”,“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

南怀瑾曾说过:“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有饭给他们吃,就是孝。殊不知,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奉献,是一种回报的爱。”衰老是人之常情,孝老乃德之大义。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父母就像是儿女的一辈子的长工,一年四季,无论风雨晴好,脚踏晨钟暮鼓的节奏,佝偻耕耘在大地上;作为儿女的你,别瘫在床上玩手机,窝在沙发看综艺,脚步匆匆谈业务,多抽时间回家看望渐渐老去的双亲,陪他们做想做的事。

秋天该很好,若你在身旁。无论是重阳节还是寻常日子,尊老爱老孝老助老就在当下。因为说改天或许是离别的开始,说下次或许机会就会消失,说以后或许再也没有以后。白草红叶黄花,九九重阳,岁岁安康。愿你我勇担当、齐奋进、共成长,不要辜负这个美好的新时代。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027/9710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