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郝立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017年11月02日 09: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深刻反映了时代精神,高度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宽阔眼界、科学境界、实践精神和创新思维,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时代课题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对这一课题的回应与解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创造性地总结了时代发展特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而客观地分析和总结了新时代变化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时代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和世界历史的高度观察时代,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出发认识时代,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系中、从民族与世界的联系中把握时代,精辟地概括了我们所处的新时代的主要特征,阐明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三个“意味着”说明了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其次,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征程角度说明新时代的基本特征。这些判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雄伟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宏伟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吹响了开启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整的理论体系,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主题,阐明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构想;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强调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自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听党指挥的强大的人民军队;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基本方法、基本理念到具体的战略策略,从总体目标到具体路径,从社会整体发展到各个领域发展的基本方略,既包括由主题所构成的逻辑主线,又包括由总体战略、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构成的理论层次,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十四个方面的“基本方略”,它们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自信”的具体化或逻辑延伸,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明确的路径意识和方法论指导意义。
十四个“基本方略”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安全、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十四个“基本方略”也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此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概括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引人注目的创新点之一,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充分体现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高度统一,显示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科学指导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王玮玮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102/9718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