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党建
张黎宏: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年11月03日 15:19
张黎宏 台湾问题专家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报告对五年来的对台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就未来五年对台工作的推进也作了重要安排。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党全中国人民十分关心的大事。作为开展对台工作的同志,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
2012年下半年至今,是台海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阶段,也是我们对台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台海局势,习近平同志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运筹帷幄,积极作为,始终把握战略主动,引领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一)实现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现在,这一历史性会晤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但会晤所取得的成果、它对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开创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新页,确立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新坐标。1949年至1987年,两岸关系处于对峙隔绝的状态,两岸同胞也不能交流往来。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两岸交流逐步扩大升级,但是两岸领导人始终没有见过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习近平与马英九的会面就意义非凡,为两岸关系发展树立了新的历史标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二,巩固深化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在会面中都表示要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也就是明确了两岸关系——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重要性质。这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证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在这次会晤中,两岸领导人都肯定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且都认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也是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第四,推进了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扩大和深化。两岸领导人在会晤中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对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达成了一些很重要的共识。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两岸双方围绕这些共识,不断推进两岸关系,特别是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深化,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五,凝聚了两岸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的热情和力量。两岸领导人在会晤中都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呼吁两岸同胞要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换句话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大陆同胞的,也是台湾同胞的,两岸人民要一起参与进来。
第六,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台湾问题的产生是国共内战的结果,但背后有很深刻的国际背景。此次会晤,充分体现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二)推动两岸政治关系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除了实现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两岸政治关系在其他方面也实现了很多突破,取得了重要进展。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巩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自马英九、吴伯雄、朱立伦、洪秀柱、吴敦义先后接任国民党主席以来,国共两党通过双方领导人会面、全代会召开以及领导人当选后的贺电往来,都反复确认了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立场。这一立场是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来京访问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共同确立的,到现在仍是国共两党最重要的一个共同政治基础。另外,两党还要探讨开展交流合作的新方式。2016年11月,习近平同志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之后,两党进行了党务交流,举行了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活动,对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建立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并实现负责人互访。2014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台湾陆委会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的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国台办和台湾陆委会共举行了四次负责人间的直接会面。在此过程中,双方就两岸关系发展形势、各自政治以及两岸同胞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沟通、讨论,对巩固两岸政治互信,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意义重大。
(三)从容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201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其实,在变局发生之前,习近平同志早就作出很多重要指示,我们党也早就台湾局势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作出很多明确的政策宣示。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政协界别的联组会上就台湾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展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重要宣示。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台湾问题也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宣示了我们的政治立场,我们有能力、有决心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政治底线。另外,习近平同志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参加一些重要活动中,也就台湾局势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宣示。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讲话清晰表明了我们的政治立场,也划出了“台独”分子不能逾越的政治红线,对维护台海局势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很多有力的应对措施。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演讲当天,国台办负责人将她的讲话定调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要求她就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作出清晰的表述。由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所以我们中断了两岸制度化的交流协商——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的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和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协商谈判机制。这些机制都是建立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基础之上,没有了这一基础,这些机制就难以为继。
我们的一系列措施使民进党当局倍感压力,同时也在两岸交流合作上出现了很多变化。比如大陆同胞赴台湾旅游的人数骤减,既有台湾局势变化的原因,也有“台独”分子的一些不恰当言论伤害大陆同胞感情的原因。台湾舆论开始抨击民进党当局,认为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最好出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是两岸同胞的真正民意。尽管2016年5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但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动权、主导权。
(四)大力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各领域交流保持良好势头,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为多样。五年来,两岸教育、文化的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两岸工会、青年、妇女、体育、卫生、宗教、宗亲和民间信仰等各领域、各界别交流持续热络。尤其在两岸青年交流方面,是为一个亮点。各地各部门设立了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53家,吸引了1000多家台资企业和团队入驻。现在,很多台湾青年都把未来事业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大陆地区。
第二,两岸经济合作水平继续提升。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两岸累计贸易额达到8512.3亿美元,其中2014年达到198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累计新批准台资项目12502个,实际利用台资87.97亿美元;大陆核准赴台投资项目327个,总金额20.72亿美元。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台湾银行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人民币存款达到3000多亿元。成立两岸企业家峰会,促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吸引台湾半导体、面板、石化、精密机械等一批优势产业来大陆发展,两岸共同发布45项共通产业标准。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各地各部门也推出一系列举措,积极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市场,坚定了台商台企在大陆扎根发展的信心。
第三,两岸同胞交流往来更为密切。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4096.7万人次,其中2015年达到985.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长188.8万人次。其中,两岸基层民众交往更为频繁。为便于台湾同胞往来大陆,国务院修改了《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对台湾居民往来大陆免签注手续并实行卡式台胞证。有关部门也出台20多项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创造更好条件。
第四,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实践,使台湾同胞在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感情,深刻体现出两岸同胞始终是一家人,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也充分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所以,尽管有“台独”势力的干扰,但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依然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五)国际社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框架更为稳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对外活动问题,同时广泛做国际社会工作,巩固了国际社会的一个中国格局。
在多边关系方面,我们坚持以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问题。在2016年5月以前,两岸双方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务实协商,就台湾以适当名义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大会作出了合情合理安排。但2016年5月20日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使得相关安排难以为继,台湾方面参与相关国际组织活动接连碰壁。事实充分证明,台湾当局企图回避一个中国原则、绕开两岸协商来拓展“国际空间”,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双边关系方面,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下,我们的建交国都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包括美国政府,特朗普刚当选时曾与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通过一个电话,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也让“台独”分子产生了幻想。但不久后,特朗普公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时也打碎了“台独”分子的幻想。
在邦交国方面,越来越多台湾所谓的“邦交国”,对一个中国原则有了愈加清醒的认识。2016年,中国先后与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恢复了外交关系,2017年又与巴拿马建交。截至2017年6月,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75个。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格局越来越稳固。
二、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同志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思想
十九大报告在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理念、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和主要措施,体现了我们党对台大政方针一以贯之的坚定性、与时俱进的开创性,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要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做好新时期对台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一,十九大报告揭示了对台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报告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这一对台工作根本目标的重要宣示,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彰显了全体中华儿女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和不可撼动的民族意志。报告最后提出,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那么,我们未来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就是报告所指出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2008年以来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未来,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一新时代、新特征、新方位的战略背景下,就要求我们努力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有利的台海环境。同时,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有利于大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创造和积累条件。而这本身就是在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第二,十九大报告阐明了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报告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自2016年5月,大陆民间“武统论”升温,反映出一部分人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急切心情。但我们一定要清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代价最小,也最符合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最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因此,我们要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第三,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对台工作的基本原则。报告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这几句话前面讲的“九二共识”的重要性,是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所证明了的,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这一重要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发展的形势就会大好,反之则会遇到严重问题。后面一句话为破解当前两岸关系政治僵局指明了方向。换句话说,不管台湾是哪个人、哪个政党在台上,只要他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能讲清楚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那么我们就愿意跟他协商谈判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我们对与台湾各党派交往的态度是开放的、标准是一致的,展现了最大善意。
第四,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对台工作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的重要理念。报告强调:“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是习近平同志就对台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正是秉持这一理念,处理两岸交流交往中的各种问题,而且今后还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第五,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主要措施。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里强调的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是立在两岸,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和感情的一件互利互惠的好事,所以要继续坚持下去。同时,现在还有很多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和生活,我们要把他们当成骨肉兄弟,对他们在大陆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想方设法的帮助解决,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所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重大政策举措,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反映了我们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希望台湾同胞能搭上大陆发展快车、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的诚意。这对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增强对两岸命运共同体认知,形成共谋民族复兴合力具有重大意义。
第六,十九大报告号召要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报告强调,“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这也是习近平同志近年来所反复强调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资产,是两岸中国人的“根”和“魂”,是联系两岸同胞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未来,两岸同胞要共同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使其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更重要的贡献。习近平同志曾特别强调,两岸同胞要不断增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另外,我们还要通过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来促进心灵契合。心灵契合,是习近平同志对两岸关系发展特别是两岸同胞交流合作提出的重要理念。自1895年至1945年,台湾同胞遭受了日本的殖民统治长达5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两岸关系又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台湾所经历的历史遭遇,使其实行着与大陆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对于一些问题也与大陆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正常的。但是,两岸同胞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都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所以,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通过交流来化解误解,增进理解、增进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进而达到心灵契合。心灵契合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促进心灵契合”,这是对同胞之爱、手足之情最生动的表达,体现了我们对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特有心态的理解和包容,以及在追求国家统一进程中对拉近两岸同胞心理距离、促进心灵契合、增进共同的国家、民族、文化认同的高度重视。当然,台湾同胞也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陆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这种了解、理解和尊重是相互的,也是共同的。
第七,十九大报告表明了反对“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定意志和鲜明态度。报告强调,“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习近平同志在讲到上述内容时,现场代表的掌声最热烈,持续时间也最长。这短短几句话,清晰表明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等任何分裂势力图谋的决心和态度,强调了我们不但有意志、有信心、更有足够的能力,特别是“六个任何”掷地有声、响亮鲜明,这是我们党对历史、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责任,在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也清晰划出了红线,表达了我们的坚定意志,展现了我们的战略自信。
不管“台独”分裂势力以什么名目出现,以什么形式、什么手法来谋求“台独”,我们都坚决反对。当前特别要高度警惕形形色色的“台独”活动,特别是通过一些柔性手法来推行“去中国化”活动,通过隐蔽的甚至暗度陈仓的方式来谋求“法理台独”的分裂行径,这些我们绝不容忍,也绝不坐视。在这点上,十九大报告的态度非常明确,意志非常坚决,信心非常充分,这不仅是全党的意志,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意志和立场。
第八,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和伟大号召。报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号召全体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面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近几年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台湾的一些政党包括进行两岸领导人会晤等一系列活动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都反复强调号召两岸同胞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为,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屈辱的历史,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而台湾同胞更是经历了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这本身就是我们的民族屈辱。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在越来越成为现实,我们也更接近这个伟大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希望台湾同胞共同参与进来,因为实现民族振兴是两岸同胞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共同愿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台湾同胞不能缺席,只有这样,中国梦才是一个圆满的梦、更美好的梦。习近平同志这几年就这个方面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论述,这次在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这个部分又进行了特别强调,这有利于树立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同时也体现了寄希望于台湾同胞的一贯立场,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广大台湾同胞参与到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来,也会增添两岸同胞共同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动力,凝聚共同意志。
第九,十九大报告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谋划对台工作、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这也是在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和两岸关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作出了很多安排,指出未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那么我们推动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也要放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方位、历史目标中来思考谋划。从历史上来讲,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始终决定着台湾的命运前途。自1949年,两岸关系一路走来,可以说跌宕起伏、曲折前行,但最终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成为难以阻挡的历史潮流,成为两岸同胞的主流民意。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充分表明了,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始终牵引着两岸关系发展,也是决定两岸关系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的关键,可以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雄厚的实力基础和可靠的保障。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充分反映了这样的思想。
十九大报告关于对台部分字数不多,但习近平同志在充分深入总结两岸关系发展经验,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站在历史和世界发展的高度,抱着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思想。我们在推动对台工作,在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苇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103/9721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