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经济

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方向

2017年11月08日 09:49

面临“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冲击,中国正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逐渐走向新的发展方向。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方向与现行经济全球化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诸多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在高新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市场经济所采取的一种运行模式。高新技术的发展为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提供了物质基础,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在高新技术条件下,最优的生产模式。但两者的指导思想不同,从而遵循的原则和操作规程有根本区别。

全球化发展新方向为大势所趋

几百年来的经济全球化,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以资本攫取高额利润为最终目的。作为手段,它们也采取一些提高工资、增加就业、改善社会福利等措施,以保证资本全球化的顺利推进。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任何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跨越国界的垄断资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超额利润,从而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产生了如贫富两极分化等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与此同时,在资本输出国还导致了产业空心化和实体经济的资本虚拟化。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近10年,但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面对困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民粹主义压力下,一些党派、政客提出了“反全球化”的口号和主张,想通过高筑贸易壁垒,保住高额利润收入,缓解国内失业问题。但这不可能改变新技术引领的生产力全球扩张的历史大趋势。“逆全球化”的结果,只能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今天世界经济的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正如IMF总裁拉加德所观察到的,现在全球GDP的60%、经济增长总量的80%,是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贡献的。世界银行2017年6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七个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要比七个西方工业化大国(G7)大得多。在此情况下,经济全球化运行规则就不能完全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来制定。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说,世界面临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旧的全球化模式”过时了,因为它把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老师和学生”。世界大部分地方被当作“学生对待”,这些地方日益厌倦在民主标准、人权和市场经济方面来自西方的说教。经济全球化要迎来新发展,就必须允许各国探索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

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30%以上。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投资国,拥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的大国担当在于,针对资本全球化的困境,及时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体现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对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习近平主席主张“不能一棍子打死”,“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对于西方一些国家出现的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行为,习近平主席不仅明确表示反对,还提出了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新的发展模式和宏伟蓝图。“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

在2017年5月于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并为实现上述目标做出了庄严承诺。他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了不同于现行经济全球化的指导思想和最终归宿。即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将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同甘共苦、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这一发展思路指引的方向,与资本全球化追求超额利润的指向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方向,关注的是高科技条件下,人类在为生存和发展奋斗的过程中,结成互相联系、互相帮助、共同奋斗、成果共享的命运共同体。虽然这个共同体的成员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经济交流的方式仍离不开市场交易,但指导思想不同,结果将大不一样。

平等协商和平发展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此以下几项原则应当遵守。

一是平等协商、和平发展。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不论何种信仰和何种社会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都必须平等相待。有了这个前提,有事就好商量,交易就能公平合理地进行,经济就会得到发展,全球化就会更顺利地进行。二是包容互鉴精神。各国都有自己的长处,能互相包容,就可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全球化是个互相交流的过程,能否交流好,关键看学习,只要能发现别国的长处,交流就会成功,生意就会做好,平等协商的作风就会慢慢养成。三是公平合理的交易原则。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很难制定一个符合各国国情的公平合理交易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公平合理只能是相对的。要在尊重国家主权、各国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和大小国家平等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国自主发展民族经济不同的国情和经济技术水平,通过民主协商制定交易标准和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进行修订。四是合作共赢精神,做到共建、共创、共享。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人民借助高新技术发展搭建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国际平台。只要坚持上述原则和精神,交流就能进步,学习就可创新,新技术就能不断出现,环境污染就会得到治理,世界经济就将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这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结果。要巩固发展这一成果,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就要始终秉持合作共赢、成果共享的理念。中国永远不称霸,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海军工程大学天津校区训练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108/9726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