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砥砺奋进的五年 聚焦

坚定文化自信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11月10日 10:21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鲜明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是贵州决胜全面小康最大短板。对贵州来说,增强脱贫攻坚的志气、信心和能力尤其重要。近年来,贵州各族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引领下,全面提升文化自信、全力决胜脱贫攻坚,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9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372.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3.4%下降到2016年的10.6%,正斗志昂扬朝气蓬勃地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一、文化自信赋予贵州脱贫攻坚强大动力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在听取贵阳建设孔学堂且已经连续举办了130多场中华文化传统讲座的汇报后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好,核心价值观建设好,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这既对贵州提出了殷切期望,也振奋和鼓舞了贵州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为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贵州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一直以来都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而且长期来“夜郎自大、黔驴技穷,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三言两语”,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贵州人的“认命”。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一度热议的所谓“富饶的贫困”的“贵州现象”,更使得一部分人对贵州的发展缺乏信心。近年来,贵州全省上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增强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勇敢地说出“我们不想总是垫底,我们也想奋力攀高”的心声,发出“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宣言,喊出“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誓言,凝聚发展团结奋斗力量,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从2011年到2016年减贫776.8万,创造了贵州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全省上下的文化自信得到极大提升,发展自信空前高涨,形成了以提升文化自信增强脱贫动力、发展能力,进而实现后发赶超的新“贵州现象”。

 

二、文化扶贫谱写贵州脱贫攻坚壮丽新篇

贵州省把坚定文化自信具体化为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行动框架,谱写了脱贫攻坚的壮丽新篇。

以文化育民增强脱贫攻坚能力。贫困地区首先是发展能力弱,能力弱就会缺乏信心和斗志。因此,脱贫攻坚首先要紧扣“扶智”做文章,通过文化育民整合各相关部门力量和资源,大力培育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增强学习意识、进取意识,把提升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作为文化育民的题中要义抓紧抓实。为此,贵州省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脱贫计划,对有劳动能力未就业贫困对象开展全员培训,突出就业技能、实用技术人才、民族特色手工艺、技能教育长期培训等重点,拓宽劳务输出门路,确保每一个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就业创业。仅传统手工技艺“十百千万”培训工程,2016年就完成23000多人次培训,带动数万贫困农户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实施中的“锦绣计划”正带动50万绣娘依靠少数民族传统刺绣技艺走上脱贫新路;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台江施洞镇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水根打破苗族银饰工艺传内不传外的规矩,招收了16个徒弟,徒弟又带徒弟,带动当地村民近300人通过银饰加工走上脱贫道路。

以文化励民强化脱贫攻坚信心。贫困地区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自轻、自懦、自弃心理。因此,脱贫攻坚更要紧扣“扶志”做文章,强化贫困人口的信心和斗志,点燃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激情和动力。近年来贵州省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全面提升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建立以贵阳孔学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3年开放以来已接待研学研修150万人次以上;加强以遵义会议纪念馆为代表的长征文化传承基地建设,2015年改建以来年接待参观人数近400万人次;建立以贵州省非遗博览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2015年开馆以来接待参观近100万人次;2016年举办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荟萃彰显阳明文化、长征文化、非遗文化的150多场次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7年授予黄大发、文朝荣、姜仕坤、李桂莲、李光、张有光、余留芬、邓迎香、杨波、潘学军等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典型人物“年份英雄”称号,反映脱贫攻坚典型人物的话剧《文朝荣》、黔剧《天渠》也陆续面世,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和斗志。

以文化惠民丰富脱贫攻坚内涵。对贫困地区来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抓手。牢牢守住脱贫底线,不能拘泥于2010年2300元脱贫线,而要为这个标准注入丰富文化内涵,推动贫困地区建成符合文化小康标准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每个贫困群众都有机会在群体的文化生活中走出个体的自卑和封闭,向更广的领域和人群开放自我,使自身的精神世界更加开放、更加丰富、更加积极、更加进取。为此,贵州省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专设公共文化服务专题组,牵头26家省直单位统筹推进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狠抓“百县万村”示范点、民族自治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电云“村村通”工程。目前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9000多个,全面实现广电云“村村通”,覆盖全省18000多个村,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强力推进,省直院团每年开展惠民演出500场次以上,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得到极大丰富。

以文化富民拓宽脱贫攻坚路子。文化产品既是特殊的精神产品,也是特殊的经济产品。尤其对贫困地区来说,依托自身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更是一个进入门槛较低,能够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的包容性产业。近年来贵州积极推动特色文化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促进贫困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高端发展,强化贫困地区群众持续奔小康的产业支撑。2016年,贵州选取14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试点工作,以项目扶持的方式开展文化产业扶贫,已建成15个文产扶贫示范基地,培育350个市场主体,帮助98个贫困村、3.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是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的主战场,近年来土城镇相继改造升级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形成了中国红色纪念馆聚集群,目前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贵州省正安县是有名的劳务输出大县,2013年以来建成了“两头在外、无中生有”的吉他文化产业基地,2016年实现吉他产销300万把,产值30亿元,带动3000多人脱贫。在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上的贵州省水城县,通过深挖彝族文化资源,让易地扶贫搬迁和文化旅游相结合,建设千户彝寨景区,解决1000多贫困户的易地搬迁和就业。贵州铜仁万山汞矿打造朱砂文化小镇,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成为工业文化遗产助推脱贫的典型样本。贵州特色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撑,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大显身手。

 

三、立足于攻克坚中之坚全面提升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注重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客观地看,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确自我发展能力更弱、发展自信更差、发展动力更小、发展路子更窄,更需要坚定的信心与斗志、更需要强劲的动力、能力与活力。

立足于攻克坚中之坚,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升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自信。在5000多年的发展史中,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们今天攻克坚中之坚最宝贵的文化基因。不忘本来才能开启未来。我们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的方式推广开来、弘扬起来。切实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弘扬,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鼓舞和引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知耻而勇、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以自己的勤劳勇敢、诚实劳动摆脱贫困、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立足于攻克坚中之坚,要在传承革命文化中提升坚定信念敢于胜利的自信。我们党的革命文化中积淀的崇高理想信念和敢于胜利的豪情壮志,是我们今天攻克深度贫困这个坚中之坚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红军长征转战贵州期间,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6日视察遵义会议会址时,对贵州4000万人民的殷切嘱托,正成为贵州今天全面提升文化自信、全力决胜脱贫攻坚最可宝贵的精神鼓舞。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信念,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初心。我们要把中国革命历史当作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激励我们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彰显革命的文化自信,带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敢于胜利,奋力攻克贫困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坚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底线,完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答卷。

立足于攻克坚中之坚,要在抒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提升善于创造勇于创新的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完成了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华丽转身,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高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以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后的最新结晶,集中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善于创造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是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伟大历程的文化表达,更是今天我们攻克深度贫困这个坚中之坚最现实、最生动、最有力的精神激励。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最好的减贫剂。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脱贫攻坚的典型事迹,鼓励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勇于在“一穷二白”的乡土上绘出最美的春天,尤其要鼓励他们振奋起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善于创造、勇于创新,奋力拓宽就业和创业空间,走出贫困地区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新路,接力抒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崭新篇章。

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抛弃“等、靠、要”,拒绝“补、给、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到那个时候,我们失去的只是历史长河中的贫困,而收获的则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尊严。

(本文系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贵州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16GA11]、贵州大学长征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遵义会议的历史经验研究”[GDZX2017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110/9730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