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十九大系列评论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7年11月16日 15:51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是一篇“顶天立地”和“人民至上”的政治宣言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和人格的集中体现。所谓“顶天”是指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带领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所谓“立地”是指共产党人立足国情、求真务实,带领人民脚踏实地,为实现人民的美好向往目标而努力做出贡献。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正因为有了初心,中国共产党才能获得历史的厚爱和人民的真诚拥护,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才能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一、不忘初心,才能一路走来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回顾中国历史,在封建统治后期,由于统治者的自负和不思进取,在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前,西方列强后来居上,中国渐渐落伍。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就成为最响亮的时代课题,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不甘屈辱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进行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斗争,谱写了许多悲壮的民族自救篇章,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民族复兴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人依然在黑暗中摸索,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家作了主人;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我们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又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由此可见,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初心不改,一心为国为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一路走来的奥妙所在。
二、不忘初心,才能创造5年新辉煌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奋发有为,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开创了治国理政的崭新局面,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更是不忘初心,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三、不忘初心,行稳致远,走向光明的未来
1、不忘初心,定下新目标
首先,从国内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结合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一关键时期即将到来之际,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安排——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意味着,我们党原来提出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新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后,中国将真正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字之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决心。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其次,从国际视角来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坚持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局部冲突和动荡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人类共同的智慧去面对,更需要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在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赢得世界普遍赞誉,在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世界瞩目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对世界发出呼吁、作出承诺、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崭新局面,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更是不断提高,我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鲜明地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体现了我们是一个有抱负、有使命感的大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世界人民开太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融合在一起,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推动中国梦和世界的美好前景早日实现。
2、不忘初心,实施新方略
有了奋斗目标,就应该有实现目标的方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总结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经验,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总体设计和战略安排,明确回答了“在新时代怎么干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十四条基本方略,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治国方略既是理论性的,又是实践性的,具有统领性、全局性和针对性,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新目标的“四梁八柱”。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只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116/9739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