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十九大系列评论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深刻领会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7年11月22日 14:30
能否正确判断所处的时代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能否正确地把握世界发展方向和自身所处国内外环境条件,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制定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以及内外政策。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重要依据
列宁指出,所谓时代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概念,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世界面临的基本矛盾和主要问题、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以及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力量。时代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为分析时代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他们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时代的性质,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化表现为时代的特征。习近平同志一方面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他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一方面又综观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敏锐地指出:“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习近平同志的论述,是对当今世界所处时代特征的最新概括,科学地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展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论的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21世纪国际和国内局势发展变化的结果。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呈现出与19世纪、20世纪明显不同的特点,呈现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特征。早在1962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资本主义由于内在矛盾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低迷发展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在我们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根据国际形势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二、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反映了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准确把握住我国所处的时代方位,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境界,必将开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航程!
三、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涵义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仍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四、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时代催生了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认识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要求深刻认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任务目标;深刻认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党要有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122/9746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