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宣讲家网评论丨【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初心和使命: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017年12月05日 09:58

 

QQ图片20171027135736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我们党自成立时就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肩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我们在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初心”和“使命”这两个关键词,这不仅体现在十九大的主题上,还体现在对过去的总结、现在的判断和未来的部署上,全党还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就是要时刻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人民谋利益之心

从2016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到今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核心立场就是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就是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走得再远,都要不忘初心。

初心,就是一开始所持有的心态。《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一个庄严的承诺,是一切共产主义者的初心。我们党创立时的初心是什么?就是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之心。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96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视自己为人民的一份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倾听人民呼声,顺应人民需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就是我们党的初心,永远不能忘记。

不忘初心,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群众所作的庄严承诺。5年后的今天,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来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行动纲领,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不断提升。十九大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这些都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作的充足准备和精心部署,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牢记使命的高尚情怀。

牢记使命,就是永久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和远大目标

96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习近平同志在观看《复兴之路》后强调说:“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地探索,求解放、求独立、求民主、求科学、求富裕等一个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中得以实现”。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多样。新时代,我们党适时提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什么我们党能随时根据人民的需求调整阶段目标和战略部署?就是因为我们党时刻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永久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党不断增强执政本领,逐步实现预定的阶段性目标

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96年来,我们党的伟大使命始终未变,阶段目标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届一个台阶,逐步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96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首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接着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实现大踏步跨越式发展,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现在,我们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已经处于让中国真正强起来的新时代。为实现这一伟大使命和远大目标,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13个强国战略,部署了一系列具体的任务目标,并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基础上,制定了中远期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持续奋斗在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作者系北京日报理论部编辑)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205/9766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