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史为磊:“美好生活”解析

2017年12月07日 14: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的时代,更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还体现在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美好向往。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现实意蕴和美好的未来图景。

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大同,从“四有”到“五有”再到“七有”

历史的车轮,总是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而不断驶向前方。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回首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正是迈着这样的脚步,靠着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开辟出联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努力追求梦想和美好生活的伟大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理想的美好生活状态。“小康”和“大同”的梦想,历久而弥新,源远而流长,已经沉淀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文化源泉。

“小康”一词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大同”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模式最早见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古人将“小康”和“大同”作为两种理想社会模式,并认为“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状态。“小康”代表着天下为家、温馨和睦、崇尚道德、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向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美好生活状态,在这种美好生活中,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让老百姓过上自给自足、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十八大强调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中可以看出,十九大在“五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中华民族对“小康”“大同”理想社会始终不渝地追求,到今天我们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礼记·礼运》中提出“四有”,到我们党提出“五有”,再到十九大扩充为“七有”,美好生活的内涵不断丰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207/9771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