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十九大系列评论

做全面建设崇高大国的崇高者

2017年12月12日 16:27

 

国泰民安,润之雨露。众所周知,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崇高文化的学习者、研究者,我们认为十九大报告是全面建设崇高大国的政治纲领。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这就是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这无疑是新时代的崇高者。如何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崇高者呢?明确崇高大国的形象是根本,掌握建设崇高大国的方略是方向,走进崇高是保障。

一、明确崇高大国的形象,是做好新时代崇高者的根本

十九大报告确立了我们祖国崇高的形象:一是在自身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自身的强盛,我们权且称它为“内圣”;二是在对外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种对外的姿态,我们权且称它为“外仁”;三是在责任上,“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这无疑是奉献,我们权且称之为“全义”。这三者就构成了一个崇高的大国形象。

那什么叫崇高呢?

《后汉书·杨震传》中说:“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习近平同志在忧党忧国忧民的同时还忧思世界和平,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家的胆魄和战略家的韬略,更体现出了人民公仆鞠躬尽瘁的形象,这不是典型的崇高吗?古罗马美学家朗基努斯说:“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十九大报告字里行间闪烁着伟大心灵的光华。当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在《哲学导论》中说:“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崇高是有限者对无限者的崇敬感,正是它推动着有限者不断超越自身”。十九大报告所绘制的蓝图正是人民追求生活美好的向往。十九大报告所阐述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就是有限者对无限者的崇敬和追求吗?不就是在“推动着有限者超越自身”吗?因此,我们说十九大报告是崇高的报告,无处不闪烁着崇高的光辉,照耀着祖国大地。

当代美学家王朝闻在《美学概论》中说:“具有崇高特质的对象,一般地总具有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出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过程。崇高以这种美丑斗争的景象剧烈地激发人们的战斗热情和伦理态度。正是在这种严重斗争中展现出美的必然胜利,展现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社会实践的伟大力量和它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的必然前途。”

回看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历程,不正是经过长期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激烈斗争吗?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这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很重要的方面就表现在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仅“站起来”这个过程,也就是从1921年7月成立中国共产党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据民政部门和组织部门统计,可以查到姓名的牺牲的革命者是370多万。也就是说,在这1万多个日子里,平均每天就有370个共产党人牺牲啊!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普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算起,全国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仁人志士共有2100多万人。这是多么艰巨的斗争,又是多么巨大的牺牲啊!我们常说,五星红旗和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今天安逸的生活、火红的工作、含笑的面容也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出入枪林弹雨、长期呕心沥血、一切为国为民,率领我们革命队伍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这不都是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的华章佳篇吗?还有什么比这更为崇高的呢?

对外的“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倡导的“协和万邦”、“天下为公”,也是《墨子》中倡导的“兼爱”“非攻”和北宋张载倡导的“为万世开太平”,当然也是中国共产党所遵循并努力实践的“维护世界和平”“保卫世界和平”。

为全球的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则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的“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这“内圣”“外仁”“全义”,就构成了崇高的中国形象。要建设崇高的大国,就要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正如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使命艰巨而光荣。”

如何完成这一使命呢?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十四项基本方略。只有掌握了基本方略,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

二、掌握方略是新时代崇高者的方向

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十四项基本方略,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对这十四条基本战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这是何等的全面又是何等的具体!用崇高的内涵和外延来对照:“崇高,真纯的情感,伟大的精神,高尚的行为,神圣的使命,无私的奉献,无形的规范,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既体现在惊天动地的伟业上,又渗透到平凡实际的生活里,更凸显在天塌地陷的灾难中;一旦占有主导地位,就会释放出撼人心魄之光华,形成催人奋进乃至排山倒海之威力,锻铸真、善、美之辉煌。”每一条不都闪烁着崇高的光芒吗?每一条不都是崇高的方略吗?以此实施不是全面建设崇高大国吗?以此实施,不是加大了全面建设崇高大国的力度和速度吗?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不以此为之骄傲和自豪呢?又怎么能不昂然奋进、身体力行呢?

三、走进崇高理想是做好新时代崇高者的有力保证

走进崇高理念是蕴含并彰显“走进崇高,拥有崇高”的主旨。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崇高在我们心中、在我们身边,崇高在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中,“崇高是真善美的境界”,谁心里没有真善美的愿望和追求呢?追求的过程就是走进崇高的过程;“崇高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谁不愿谁又不能为人民服务呢?做到全心全意,也是走进崇高的过程。二是马克思早有论述:“人懂得按照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指明了人是按照真善美相统一的尺度来追求和创造理想对象与自身的。这个过程,无疑也是走进崇高的过程。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早有断论:“逢善必进”“进德修业”,施善与增德都可用“进”,弘扬崇高精神怎么不能用“进”呢?四是时代的需要,扫除社会的负面现象和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需要我们拿出奋力挺进的姿态弘扬崇高。故此,我们认定无论是走向崇高、追求崇高,还是弘扬崇高精神,均可称为“走进崇高”,且具有时代性、紧迫感和强力度。什么是走进崇高呢?“走进崇高,就是趋步进入真善美之境界,即彰显自身崇高,履行职责崇高,学习他人崇高,弘扬社会崇高,用崇高规范自身,研究崇高之道,鼓荡崇高之风,以实现人格优秀、社会和谐、祖国强盛、人类美好。”大家知道,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走进崇高的目的是“人格优秀、社会和谐、祖国强盛、人类美好”,这就是趋向高度的一致性。

走进崇高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同时还是做好新时代崇高者的有力保证。

1.彰显自身崇高。彰显自身崇高,即挖掘、践行自己心灵中的崇高。让心灵对真善美的追求占主导地位并变为实际行动,而且是自觉的行动、持续性的行动。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勇于担当是彰显自身崇高,助人为乐是彰显自身崇高,见义勇为是彰显自身崇高,公而忘私、先人后己、扶正祛邪、无私奉献都是彰显自身崇高。彰显自身崇高,就是自觉、主动、无怨而又无悔地效国为民、弘扬正气。这样,在自身进入崇高境界的同时,还创造着崇高的磁场,彰显自身崇高是走进崇高的核心内容。

2.履行职责崇高,即忠实履行岗位职责,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自古皆然。孔子的“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就是主张要精业、敬业。精业敬业就是履行职责崇高。两弹元勋邓稼先,清洁工人时传祥,县委书记焦裕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等等,都是履行职责崇高的典范。作为领导干部,当好人民的公仆,为人民鞠躬尽瘁,就是履行公仆职责的崇高;作为国家公务员,做到习近平同志要求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勇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履行干部职责的崇高;作为人民教师,同样做到习近平同志要求的“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就是履行教师职责的崇高。履行职责崇高是本分的崇高,能否履行职责的崇高,直接影响社会的崇高。履行职责崇高是走进崇高的重要内容。

3.弘扬社会崇高,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勇于投入弘扬正能量的工作。当今兴起的志愿者团队,各种形式的赈灾活动,每年一次的义务献血,以及敬老、助残、济困的义工队伍等,都是在弘扬社会崇高。更有国家表彰劳模先进、政府和媒体等开展各种评优、选美活动,无一不是大力度弘扬社会崇高。新闻媒体、舆论平台所做的工作,就是弘扬社会崇高。敢于“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就是名副其实地弘扬社会崇高。

4.用崇高规范自身。规范,通常是指对个人和组织行为的规定,以形成一定的模式和规律。客体是规章制度或纪律和法规,主体则是人的言行举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规范自身,首先要规范自心。明代学者杨继盛讲:“心为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坏了心。”当代伟人毛泽东的“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也是讲的心灵规范的重要。西方有句谚语:“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天使占据主导地位,人就是天使,即崇高;魔鬼占据主导地位,人的行为就是魔鬼,即卑下。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今天,就要用其规范自身,自觉地认真维护并奋力锻铸崇高大国形象,用党的十九大十四项基本方略指导自身并身体力行,也就是用崇高规范自身。

坚定不移地“彰显自身崇高、履行职责崇高、学习他人崇高、弘扬社会崇高、用崇高规范自身”,能说不是在认真践行十九大精神吗?谁又能说不是在锻铸自身和国家的崇高形象呢?还愁不是新时代的崇高者吗?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让我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做全面建设崇高大国的崇高者,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作者系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院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212/9778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