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党建

洪向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

2017年12月25日 14:42

 

洪向华 图片 02

洪向华 中央党校科研部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点此收看完整视频

点此浏览课件

点此收看V视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包含着许多振聋发聩、脍炙人口的话,这些话可以说是字字闪金光,句句是真理,是当之无愧的“金句”。这些“金句”就像闪电划破思想的长空,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园地,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

“金句”具有冲击力。一句话有没有力量,能不能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关键在于这句话具不具有冲击力。而冲击力一是要有视觉上的冲击,二是要有听觉上的冲击。视觉上的冲击主要指人眼一看到构成这句话的几个字感觉到与众不同,甚为震撼。这种感觉就像是看到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样。听觉上的冲击主要指一听到这句话就有振聋发聩的感觉。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强调的一些“金句”,就给人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又有听觉上的冲击力。比如说,习近平同志2014年9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他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句话就非常具有冲击力。“踏石留印”原意是指人踏在硬石上也能留下印痕。常作褒义词应用,一般是用以形容人的工作扎实,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能留下自己业绩。形容做事情不达目标不罢休,有坚持到底,做就要做好的精神。“抓铁有痕”主要指人抓到一块钢铁也能留下较深的印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句话从视觉和听觉上都能感受到非常有力量。在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这样的话语非常多。

“金句”易读易诵。习近平同志的“金句”大都朗朗上口,具有易读易诵的特点。一句话能不能为大众所熟知,可否易读易诵也很重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太拗口的话,即使再经典、再高深也不容易记住。贴近实际和接地气的话,再朴素也很容易记住。也就是说,话的道理再深奥也得符合记忆的规律,一首流行歌曲为什么能够流行开来,就是因为流行歌曲的歌词能够符合人的记忆规律。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用“老虎”比喻职务高的贪官,用“苍蝇”比喻职务低的贪官就很形象,这句话就是老百姓日常所说的话,所以很容易被老百姓记住,记住了就很容易理解习近平同志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勇气。

“金句”易传播。一句话能不能传播开来,还得符合语言传播规律。习近平同志的话能成为“金句”也是符合了语言的传播规律。2014年12月17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播出第三集《狠抓节点》。专题片首次披露,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巧妙地运用传播规律——坚持在一段时期里相对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几周下来,敏感的公共媒体和网民们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且开始定时守候。这种“点击期待”也迅速成为了一个公共话题,进一步扩大了网站的影响力。这是符合语言新闻传播规律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看到习近平同志发表的“金句”往往选择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节点恰恰和“金句”发表时的形势密切相关,而这个“金句”发表后,有关党的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会积极响应和表态,这使得“金句”很快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传播开来。比如说,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一年半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使得“三严三实”深入人心,逐渐成了干部改进作风的代名词。

“金句”源于习近平同志基层工作经历。在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金句”和农村老百姓的生活相关,读来让人感到特别亲切。比如说,在强调政治纪律时,习近平同志说,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要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要强化程序观念,该报告的必须报告,该打招呼的必须打招呼,该履行的职责必须履行,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少些“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也少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迈过锅台上炕”这句话就和习近平同志基层工作经历有关。习近平同志年轻时在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住在窑洞里的炕上,炕的前方连着锅台,上炕不能迈过锅台,只能绕过锅台。“迈过锅台上炕”是不合常规、不守规矩的表现。习近平同志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来强调领导干部不能逾越规矩,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

再比如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后担任党的总书记后,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至此,“八项规定”成为作风建设的代名词。但是“八项规定”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习近平同志在基层任职的时候为加强作风建设提出的“六项规定”和“十二项规定”。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非常注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具体体现在各项工作中,也体现在作风建设上。1983年12月,他担任正定县委书记不久,就主持制定《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总揽全局,抓大事,谋大势;反对官僚作风,注重工作实效;搞好班子团结,维护班子统一;坚持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树立雄心壮志,为“四化”创优争先。他在1984年1月召开的正定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各位同志都应有敢于创新、开拓前进的劲头,以虎虎生气在思想、作风诸方面给群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十二项规定”是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主持制定的。当时,廉政成为党风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他强调,领导干部自身必须以清廉为准则,凡利禄名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人民把权力交给了我们,我们在使用权力的时候就要让人民放心。怎么样才能让人民放心呢?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这是杜绝腐败的根本性措施。

根据这样的思路,1989年3月底,在习近平同志推动和主持下,宁德出台关于地委和行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12条规定,主要包括:(1)在职期间不准以任何名义占地营建私房。(2)不准个人介绍基建工程。(3)不准贪污受贿和索贿。(4)不准违反招工、招干、招生、毕业生分配、征兵、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和人事调动的有关规定,私自安插子女、亲友,谋求特殊照顾。(5)不准在干部的提升、晋级和调配选拔上,违反组织原则和人事干部工作程序。(6)公务往来不收礼,不向基层单位索要各种产品、礼品,索购紧俏商品。(7)下基层不准大吃大喝。要严格要求按接待标准办伙食,按规定缴纳伙食费。(8)不准公车私用。如特殊情况私事要用车,要向车辆管理单位缴纳用车费。(9)不准利用职务便利以任何名义参与经商办企业。(10)不准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奖励。(11)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带头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不准为违法乱纪的人和犯罪分子说情袒护、徇私枉法。(12)教育管理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从“六项规定”、“十二项规定”,再到“八项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八项规定”来源于“六项规定”和“十二项规定”,是“六项规定”和“十二项规定”的升级版。

“金句”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箴言警句。习近平同志非常喜欢读书,他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中汲取治国理政的营养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他经常引用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箴言警句鞭策自己,启迪干部和群众。比如说,2013年4月,习近平同志进行了他就任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外访。行前,习近平同志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回答巴西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是老子《道德经》中得一句名言,象征的是一种高超的治国艺术。烹煮一条小鱼,既不能马虎大意,等其烧糊了才翻,也不能随便翻搅它,否则它就烂了。同样,治理一个国家,既要讲认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也不能过多地、随意地人为干预。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的崇高的艺术境界。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强调作为执政者要了解国情才能科学施政。

“金句”来源于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在这场新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边思考边总结,边总结边实践,形成了许多“金句”。比如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全面深化改革。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再到将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场坚定不移、认识不断深化。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就是在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句金句强调的就是改革要勇于冲破观念障碍和利益藩篱。

应该着重强调的是,“金句”虽然只是一句话,或是一段论述,但是这些“金句”毕竟是来源于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源于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金句反映了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学习“金句”既不能脱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不能脱离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深刻把握这些“金句”阐述的时代背景、特殊语境,不断增强通过学习“金句”增强和加深对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增强和加深对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解,从而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习近平同志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这样党中央就有权威,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选了一些重要的“金句”来讲述,以便大家深刻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领会、始终坚持这些科学导向,才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2013年3月17日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是针对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积贫积弱的状况而提出的。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在中国遭受世界列强侵略而不能自保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国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由此翻开了崭新一页。经过28年坚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赢得了革命胜利,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们梦寐以求的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希望。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启动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车轮。从1840年到1949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求富求强,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各自的梦想,并为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由于种种历史局限性都未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那么,在历史关头,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何时才能实现?一个梦想的破灭,往往意味着另一个梦想的开启。当资产阶级建立民主共和的梦想走向破灭的时候,中国工人阶级的梦想就开始萌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梦想集中体现在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的理论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终究要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成立伊始,就紧紧抓住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这一时代诉求,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的革命道路,终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百余年来民族夙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坚实的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开创、推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勾画了更加清晰完整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指出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更高的发展基础上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民主政治和谐社会文化强国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二)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在国人心中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一致心声。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深情阐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他指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这段话中,“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抓住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这个最大公约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蕴含着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三好”逻辑,体现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表述自此应运而生。“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项曾在2012年11月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作为“三个自信”提出。“三个自信”的提出明确了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四个自信”与“三个自信”相比增加了文化自信,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的重要性。“四个自信”也因此成为“三个自信”的坚实基础和持续保障。

道路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从鸦片战争开始,“灾难深重、国运衰微”的烙印就打在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此后的一系列变革与革命尽管给中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理念,但在一番热闹之后,历史依然徘徊于泥淖。走什么路、举什么旗,仍然是困扰中国人民的重要难题。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共产党人要坚持的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在这期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也走了不必要的弯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出发,否定封闭僵化的老路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邪路,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断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与探索,而且凝聚着亿万人的奋斗与牺牲。历史和现实都有力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

理论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力量。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社会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德国,但在经过各国革命实践后被证明也适用于东方落后民族,因此中国革命事业据此找到了出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自身的指导理论绝不动摇,这实质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极大自信。马克思主义虽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但没有终结真理,它提供的是方法而不是教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产物。这一产物适应中国的新情况,指引着中华民族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制度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层面政治制度、基本层面政治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了这些良好的制度设计,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得以平稳运行。当然,制度设计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也会日益进步与完善,进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障力量。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的力量源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延续千年从未中断,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内涵,对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在长期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在不同革命时期,培育了不同的革命文化,例如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文化激励着中国革命事业的进步,是保障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撑。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当代,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核心,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民族的自信心。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四个自信”,第一次将坚持文化自信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置,“四个自信”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的理念创新,这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坚定自身的信念,创造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道路决定命运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近代中国曾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随后各个阶级开始了救亡图存之路。洋务派发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坚持斗争十四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并提出了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它们都以失败而告终,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有使古老的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历史的重担便必然的落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身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中国的第一项历史重任。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学习苏联,也提出“以苏为鉴”,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也有曲折和失误。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的后三十年来否定前三十年,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去否定后三十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之后,党认真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国情,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势,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终于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新时期。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伟大的中国梦展现出光明前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的意义,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艰辛探索发掘的道路彰显的不仅是自信,而且是改造现实、开拓未来的勇气和动能。只有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真正明白道路的意义,也只有通过发展的现实,才能真正明白道路的力量。没有历史以及历史产生的道路,哪有现实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勇气和从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而且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三、新起点上的新蓝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这句话是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12月31日发表二○一七年新年贺词中讲到的。他指出,201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十三五”实现了开门红。我们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同志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2015年,习近平同志也讲过类似的观点。2015年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观点说明了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经过30多年快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正在稳步攀升。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美国的一半。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跻身超10万亿美元经济体俱乐部。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744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换算美元大约是11万亿美元,美国2016年是18万亿美元,日本是4.4万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的2倍多。2016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比上年缩小0.01。数字显示,从经济总量上,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个人收入看,也呈逐年增长之势。

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的问题。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立下愚公移山志,打好脱贫攻坚战

这句话是2015年11月27至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的。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引用该典故,对其重新诠释,赋予崭新的时代涵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写照。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引用这个寓言故事,主要强调的是扶贫攻坚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了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奋斗。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习近平同志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四、力戒“只见改革的车子左右晃动,不见改革的车子前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进行时和完成时均为语法中的语态表达,进行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而完成时顾名思义指动作已经完成,习近平同志用“进行时”和“完成时”作比,意为改革开放没有休止符,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邓小平同志说过,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光辉历程,不难发现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是克难之方,改革开放势在必行。我国在面临着重大的转折点,改革开放决定了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无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刻的在推动着时代的巨轮在向前发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一直在路上,改革开放没有休止符,不管是停顿还是倒退都是不允许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谋远虑、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目标和坚定信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既要正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的弊病,清醒认识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二)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习近平同志用“硬骨头”和“险滩”作比,来形容艰巨的任务和前进中的困难和危险因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新的挑战。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对于困难本身的畏惧,所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洪流中,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有决心和信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们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改革的过程中稳中求进、先易后难,走“渐进式”以及“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瓶颈在所难免,容易解决的差不多都已经解决了,好吃的肉差不多已经吃完了,剩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一时之间难以破解,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与此同时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恰恰是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恰恰是人民群众最期待的部分。这些“硬骨头”“险滩”既是对于执政智慧的考验,又是万众的期待。众所周知,“硬骨头”不好啃,“险滩”也危险重重,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注定艰难,所以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步子一定要稳,方向一定要准,改革力度一定要到位。绝不能够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五、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

(一)“不以GDP论英雄”

2013年6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具有导向性,为破除GDP迷信、终结“以GDP论英雄”的时代指明了方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在中国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汇,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书籍、报刊,抑或是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我们常常能见到它的身影。所谓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我国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生产活动的总价值。

GDP一度是地方官员的“命根子”。因以GDP核算国民收入,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或市场规模,能够通过数字的变化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如果GDP增长率为正数,那此地区处于经济增长阶段;如果GDP增长率为负数,则此地区处于经济衰退阶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GDP自然成为官员升迁的垫脚石,“唯GDP论”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核心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在这种政绩观的影响下,有的官员为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搞数字造假,玩“数字游戏”“注水数字”,将“精心粉饰”的数据上报国家,最终导致地方机构统计上报的GDP远大于国家GDP;有的官员迷信盲从GDP,不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不惜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焚林而猎,“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以破坏坏境为代价,换来经济总量的增长……

2016年8月26日,中央纪委公布对辽宁省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时提到“一个时期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建设美丽中国,多次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无视自然环境承载力,纵然一时经济发展较快,但从长远来看,大自然终有一天会“秋后算账”,如果到那一天再想起来治理环境污染,付出的代价会是现在的百倍千倍。为了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早日呈现,我们既需要GDP,更需要绿色GDP。

(二)“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2014年5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看不见的手”出自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指的是市场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发挥作用。“看得见的手”出自于“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指的是政府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即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主要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发挥作用。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故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这种经济体制存在所有制形式单一、政企不分、权力过于集中、不遵循价值规律等弊病,导致经济缺乏生机与活力。

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看作是正确认识、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两只手”的认识更加深刻、中国改革的蓝图更加清晰,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界定为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到“决定性”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的飞跃。

六、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不能想象突然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2015年9月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习近平同志用“飞来峰”作比喻,强调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这句话说明了我们不能在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时,不能照抄照搬,要牢固坚持制度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发轫于这个国家的土壤,离开了历史条件和环境,离开了基本国情,这个政治制度就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一套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但不是完全排斥其他国家在政治制度上的先进成果。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我国的政治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

2014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这句话告诉我们,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摆给别人看的花瓶,我们中国共产党强调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来虚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都是识民情、接地气的。

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法治中国》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这说明法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一)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

法治是实现国家富强、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石。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凡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较为重视法治,注重依法施政、法治昌明的时期,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就相对快,国家就会兴旺发达,人民才能安康富足,进而国泰民安。反之,凡是轻视法治、忽视法治、法治废弛的时期,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倒退,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甚至民不聊生,国乱而民怨则不可避免。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这句话的本质是要解决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法治与人治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法治是治国的一种原则和方法,是法的价值理念、相关制度设计及法治实践的综合体,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法治在治国方式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治则是依靠贤明的领导人治理国家的方法,人治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偏重于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推崇个人权威,容易出现专制,造成法律的虚无主义。因此,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历来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纵观世界近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一度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习近平同志这一论述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推进和践行法治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了很大成就。

(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司法改革确立了最高目标。法律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分配,一个案件的审判,要最大限度地追求法律的核心价值,即社会的公平正义。司法机关在坚持以事实为根据,贯彻证据裁判原则的基础上,审慎行使司法审判权,尊重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司法机关的公正无偏,实现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司法机关在追求“两个效果”相统一时,必须坚持法律效果优先,决不能为片面追求所谓的社会效果而牺牲法律效果。司法的社会效果是建立在依法裁判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一种司法公信,任何时候法律效果都是前提、是基础。

 

八、由人化文,以文化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三个有”的精辟论断,生动而深刻地阐释了精神文明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把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一个国家要实现奋斗目标,既要不断地丰富物质财富,也要不断地丰富精神财富;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反过来也会促进物质文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抓好理想信念建设,要抓好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抓好社会风气塑造,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精神文明建设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常做常新。

(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尤其强调文化自信。文化何以能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他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他还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何以能?因为,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九、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这段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了亿万人的心。

向往就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一个人只要心中有向往,就会多一分追求、多一分希望,就会在前进路上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拥有信心的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充满深情、质朴真诚的话语,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念兹在兹的爱民情怀。这既是习近平同志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党的全部使命和责任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回顾党的历史,96年来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总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一开始就把保障人民生活当作“头等大事”。可以说,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贯穿着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全过程。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形成了与人民群众融洽的鱼水关系、牢固的血肉关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同志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民生工作要一诺千金,不要狗熊掰棒子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他说,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我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说到。务求扎实,开空头支票不行,要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为。

民生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目的。民生工作的成效更是判断执政党与广大百姓是否有真感情的“试金石”。只有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发展红利反映在老百姓身上,使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才会有动力,发展也才有意义,也才能以此激发民众中蕴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也要看到,做好民生工作不是一件容易事。民生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的、动态的系统,大到群众的教育就业,小到群众的吃喝拉撒,都在民生范畴之内,工作面广量大,绝对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竭尽全力化解民忧、为民谋利。

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要思想。这一观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生态可载文明之舟,亦可覆舟。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对此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习近平同志也明确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文明要想继续向前推进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明了良好生态环境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科学破解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要提升。

“两山”重要思想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论。这一重要思想回答了绿水青山为什么说就是金山银山、能不能成为金山银山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十一、同舟共济谋共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用“身体”和“脑袋”比喻,指一些国家奉行的过时的、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思维。此后,他还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及这个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习近平同志提出,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各国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不能把世界长期发展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

(二)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2014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次演讲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正面回应,是从中华文明、现实发展和世界大势等方面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全面、系统的阐述。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中国先人早就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21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600多年前,中国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

中国已经确定了未来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中国将积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十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在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强化看齐意识。他指出,党校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坚持党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他还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1945年,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这就是看齐意识的由来。

齐,标注一种秩序,传递一种力量,折射出世道人心。“上下同欲者胜”,全党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政策看齐,保持高度团结统一,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90多年的风雨走到今天,从50多个共产党员发展到全国8900多万个共产党员,450多万基层党组织,靠的就是全党上下一心、同心同德。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体党员干部只有主动树立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225/9795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