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坚守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2017年12月25日 15:06

写这个题目,源于一个少年印象:

故乡夏天的雨后,树林里、草丛中常常会生出一些蘑菇,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插在地上,煞是好看。更让人喜欢的是,它们还是餐桌上的美食。然而,并非所有的蘑菇都让人爱,有的样子虽然鲜艳好看却有毒。因此,少年时每当看到这种蘑菇,就像发现蛇蝎一样,生怕沾边。

说来也怪,这些年每当看到一些商场中、饭店里借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洋节搞促销活动,文化空间恍惚中常常会想起少年印象中的雨后毒蘑。

我自认并非是思想僵化之人,对创造、发明之类的新生事物,历来持欢迎态度。然而,对这种利用洋节造势的做法却有着潜意识上的警觉。因为它对于西方文化的传递,尤其这种人文氛围对青年一代的潜移默化,本质上却类同雨后毒蘑一般。 

并不否认,商家促销手段可以“八仙过海”,为多样性的选择提供便利,每个公民也有个人节日喜好的权利。也不否认,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我们应当兼容并蓄、吸收借鉴,但这种吸收借鉴目的在于巩固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为我所用”,是为了“富我”、“强我”。倘若新物尤其是外来物有可能危及或毁掉本体,迷失来路,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应当防微杜渐之。

清人龚自珍有句警语至今仍然振聋发聩:“绝人之才,灭人之国,败人之纲纪,必先取其史。”这就是说,要毁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先去掉它的历史。传统节日作为承载民族文化的时间载体和繁衍民族生命符号的文化阵地,必然在乎其中。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倘若在入侵者的冲击下处于淡化状态,抑或出现了被阻断,它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便很难为后人所认识并传承而极易消失,或者仅仅停滞于模糊的记忆阶段。因此,无论是节日的融合,还是节日的创新,皆事关民本国体,事关国家文化安全,决不应等闲视之。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含含糊糊的问题。 

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并称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至今。这其中,既得益于“书同文”,汉字起到了贯穿主线的伟大作用;也得益于传统节日周期性的复现,薪火相传地延续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价值坚守和不灭信仰。比如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温情、和谐的民族心结,发挥不可替代的“和合”功能;清明节承载着思乡、睦亲情结,发挥着敬仰先烈、弘扬忠勇功能;端午节承载着驱邪避疫祈求平安,并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中秋节承载着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对天下太平的期盼,等等。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复现,引导人们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反复重温传统、体味传统,知道来路、不忘根脉,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对维护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强有力地支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最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我们无权阻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脉息,相反必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为维护和承延这笔祖先遗产而不遗余力。 

现在,世界上有一些人很不喜欢中国人研究自己的历史、更不喜欢我们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特别寄希望于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演变我们的意识形态尤其年青一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弱化我们的传统节日功能、淡化炎黄子孙情结,破坏我们的祖本符号就成了一个突破口。如果任由其流行蔓延,假以时日,我们民族一点点积淀起来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符号,就会逐渐在我们的后代中发生被抛弃或丢失的危险,我们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就有可能出现中断,进而发生的将会是由传统节日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的结果,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一语破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危言耸听。可我以为这样振聋发聩,恰如教人识别“毒蘑”,利在当下、功在长远、功德无量。因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至今仍在尝试彻底破解楔形文字,古埃及、印加、玛雅文明留给世人的是无穷无尽的考古猜测,了解古希腊文明曾经不得不转道阿拉伯文献,而古印度的梵文与梵剧早已被雅利安人阻断,这些已经为我们今天提供了雄辩的反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文化自信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宏观的信仰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观的思想观念自信、人文精神自信、道德规范自信,微观的世界观自信、人生观自信、价值观自信、家庭观自信等等。而坚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表明,面对西方节日大肆进军中国,面对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异常火爆,并受到相当多的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我们必须坚守传统节日,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才能守护好自己的根与魂,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绵绵不绝的文化根脉、强大支持。

令人欣喜的是,正是源于从上至下对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高度认知,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其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这是一项直面西方文化冲击和渗透的智慧之举,彰显了伟大民族文化的清醒与自觉。这里,自然应包括让“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教程、进教法,让孩子们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健康成长;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引领,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如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国家,引导全社会尤其年轻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加强对外来文化包括洋节入侵的管控。当然,最要紧的则是——全体国人文化自信和在思想观念上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自觉珍视和坚守。如是,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就能确保落地,就会切实坚守和巩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与魂,这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1225/9795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