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张礼娟: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2018年01月11日 11:06

随着国际间地区间交流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形势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现代性和传统性、全球化和本土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文化则是贯穿两大主题的核心要素。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全球化浪潮中,在各族人民的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尊重各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彰显我国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动力源泉。

一、民族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是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心理基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少研究者认为,文化不仅是能够满足个体需求的工具,而且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方式和行为表现。民族文化自个体出生起就对其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进行熏陶,深深印刻在个体深层意识中,并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进而决定个体发展。认同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经过辨别和取舍,从心理和行为上将自身和他人归属于某一特定客体的过程。认同的媒介一般包括地域、语言、风俗习惯、国家制度、民族文化、职业、身份等。民族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过程,体现了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意识、态度、情感及行为,以及对本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和心理承诺等。简言之,对民族文化认同就是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该民族文化群体,并且意识到成为该民族文化群体中的成员给自己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既包括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体现了文化群体中基本的价值取向,既是民族形成、存在与发展的凝聚力,也是文化群体的粘合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

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个体层面看,个体的民族文化认同对其心理和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与个体在异文化背景中的文化适应、人际关系有密切联系。因此,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缺少民族文化认同的个体不利于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及社会化程度发展。从群体层面看,民族文化认同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与长远发展。正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的:“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也就是说,国家的建立是基于国民之心,人心才是立国的根本;国家要巩固,也要用人心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是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心理基础。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要引导各族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笔者在此仅针对我国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强化谈几点思考: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一位大学生都是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强化教育引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践养成,高校要定期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大学生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并将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民族文化认同的联动机制。

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动力特征。民族文化认同心理须通过主流文化认同与价值系统的联动予以实现。坚定新一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迫在眉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各民族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扎实学习、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自豪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继承并发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第三,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加强自我意识认同建设。

自我意识认同即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是个体心理和谐的重要表征,是个体具有良好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完善是其接受社会影响并将这种影响与自身合二为一的过程。因此,大学生自我意识认同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和谐,更关系到社会和谐。对大学生自我意识认同的培养,一方面要注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影响和渗透,另一方面应注重加强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沟通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就要求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相互接触和了解的机会,搭建各民族文化展示平台,引导大学生学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与技巧,加强各民族大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消除民族误解和偏见,有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第四,丰富各类民族文化建设活动。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必须让每一位大学生意识到,我国各民族是一个团结、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统一体。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因此,民族文化也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活动,使每位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时随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加深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拓展高校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空间和方式。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处)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111/9817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