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十九大新征程 全面深化改革为人民

2018年01月12日 16:24

 

走进新时代,登上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一切为了人民。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和总动员令,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这战略一决策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依据,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将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我国已登上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征程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的正确立场,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不断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我们必须要对新征程内涵及其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深化改革的内容要求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和深刻理解,才能用以指导我们的改革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实现为了人民的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理解新征程深刻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对党和国家步入新的发展历史方位已经登上新征程这一重大事实作出的精辟而准确概括,具有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登上新征程这一深刻含义及其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新征程涵盖三方面内容,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新征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启的,特别是习近平同志起到了最关键、最重要的掌舵人、领航者的表率作用,彰显出我们党的杰出领袖强大的政治定力、高度的政治清醒和伟大的政治担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砥砺奋进中,有效应对国际国内诸多风险和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根本性变革,归其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同志对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树立起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从根本上扭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的状况,真正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引领党和国家走进未来正确航向。

其次,新征程是在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直面强起来问题的伟大斗争中开启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一个连贯的统一整体,决不能把三个阶段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道出了强起来的时代要义,也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没有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奋斗,就不会有强起来的伟大新时代。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但距离强起来还有一定差距,积累的一些问题与难题还尚未解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着正确的前进方向,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等重大变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魄力啃硬骨头、涉险滩,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披荆斩棘,开创出新时代。

再次,新征程是在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探索中开启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新征程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那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去的五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弄清楚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重要思想指南,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重要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最后,新征程不仅对中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促进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也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迎来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个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征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是我们应有的豪情和信心,也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对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当今世界的巨大贡献。

 

二、全面深刻理解新征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一)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

新的征程系指中国正处于发展中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求有新的任务、新的目标、新的使命,也意味着由此有了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征程。其根本的目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切为了人民。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新的征程最根本目的,要求我们务必重点抓住一个关键时期促进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百年”目标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是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综合国力的科学判断,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在经济上,中国GDP、货物进出口总额、经济增长贡献率、外汇储备已居于世界前列;在参与全球治理上,成功召开G20杭州峰会、加入《巴黎协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人民币“入篮”等;在发展理念上,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得到各国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赞同;在民族凝聚力上,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矢志不渝地在世界舞台表达中国观点、倡导中国理念、弘扬中国精神。而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上升背景下,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建设开放型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方面为全球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中凸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三是在维护我国利益和各国共同利益中展现中国担当。我们对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的核心利益问题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必要和有力斗争。与此同时,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公共产品,承担了更多国际责任。中国从边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角色经历了历史性的深刻变革: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崛起,对地区和国际事务影响力日益增大;从与国际体系联系并不紧密,发展为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从过去相对不为世界所重视,发展为前所未有的被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和尊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开启了中国全面进步的强国时代。

(二)全面深化改革对新征程的重大作用。

改革是举世公认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踏上新证程,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国内外环境日益错综复杂的形势,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必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1、要实现新征程奋斗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踏上新征程,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意义。十九大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这是党中央发出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和动员令。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改革开放历程证明,中国的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靠的就是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展望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四个自信”,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和新要求,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敢打“攻坚战”,坚决有序地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

2、全面深化改革将决定新征程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与中外记者见面讲话中提出了“1949—2049”这一百年复兴图强时间表。现在,我国实现强国梦已到了最后冲刺的决胜阶段。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让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随着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使我们看到了新的光明前景,由此开启了新时代,登上新征程。新征程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我国将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变和跃进,而这新的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是改革。

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冲破极其重大的艰难险阻,并要付出巨大代价。翻开近代史卷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革新图强的热血、民族振兴的壮志曾鼓舞多少国人,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结合中国实际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的道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份信心源于被历史证明的成就,源于被人民认同的选择,也源于十九大确立的新思想新使命。新使命催生新动力,新动力促进新征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相信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借着十九大新思想新时代新征程的东风,必将在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的进展。已经激荡百年的中华民族复兴梦想,必将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改革的性质。

其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坚持改革,就不能发展经济,就不能改善人民生活,其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共识。几十年来的改革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革”结束后严峻局势中,面对政治迷茫与经济面临蹦溃的严峻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寻找新出路,必须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式作出新的抉择,这个出路和抉择就是必须改革。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进行全面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都要改革。这期间邓小平同志对全面改革的对象、内容、目标、原则和方法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构想。三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其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关系,亦即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包括三方面:一是改革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二是改革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意义而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三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角度而言的。

其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就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定“四个自信”,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四,改革要有新思路新内容。改革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包括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5、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决定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最终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是2014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被解读为有利于突破利益固化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碍的极其重要的方针,全会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一份仅2万余字的纲领性文件,提到"改革"一词共计137次,殊属罕见。该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由此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时代强音,被视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这个关键环节的标志性意义源于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38次会议,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2015年则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其着重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为社会经常发展寻求公平与效益完美结合的路子。2016年至2017年则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年,至此我国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随着我国改革已经攻坚期和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我们不缺改革决心和信心,不缺改革动力和源泉,更不缺改革行动和措施。“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已是举国上下形成的价值共识;啃硬骨头、涉险滩,以最大的改革力度谋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已成为成为全党的行动自觉。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作正确理解,既要全面又要深化。我们所推进的改革,是统筹兼顾各领域各层面的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整体推进和综合治理,而不是零敲碎打的局部调整。尤其必须强调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决不是阶段性的权宜之计,改革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上机制上的痼疾,敢干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全面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

十九大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重要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被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6年后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论断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任务,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到本世纪中叶的历史任务的基础。无论遇到什么干扰、困惑,只要我们坚持在加深理解并把这个判断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是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也是做好新时代全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充分发挥我党长期积累善于抓主要矛盾的基本经验的优势。抓主要矛盾,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基本经验。毛泽东指出,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的八大就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从而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重新确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等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引领我国经济取得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不仅如此,在实现高速增长之后,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2013—2016年平均增速达7.2%,改写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日本、韩国等经济体虽然也实现了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但结束后都进入了中低速增长的轨道,如韩国1992—2007年平均增速5.68%,2008—2015年为3.11%,而日本1974—1991年平均增速4.09%,1992—2015年仅为0.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只有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判断,才能明确方向,并制定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我国建设、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宣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必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方向,明确目标和任务,从而引领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要科学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规律。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需要从理论上说清楚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二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为什么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揭示出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同样也是一个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中,社会主义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同而必然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后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状况,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时代,由于人民的需要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会有所不同,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也会有所不同,人民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这就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会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发生新的转化,从而形成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进入不同时代、不同时代必然带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变动规律。

3.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登上新征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之发生转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标志着人民需要从追求数量阶段转向追求生活品质的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16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符合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食品消费开始从吃饱吃好更多转向吃出品味和文化,据尼尔森2016年11月发布的消费者报告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有50%的消费者选择外出就餐,追求品味和文化。二是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后,消费者对衣、食、用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转向追求品种、品质、品牌,注重安全、健康等。2016年5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开展“三品”专项行动,到2020年,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麦肯锡2016年3月报告显示,中国50%的消费者表明自己追求优质产品,消费者的选择正在从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三是从居民消费升级的演进规律来看,我国居民消费将更多地从生存型升级到发展型和享乐型,如2013—2016年,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年均增长11.5%;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012—2016年年均增长12.6%;国内、出境旅游人次2012—2016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0.7%和10.1%。

第二,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广泛,具有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例如,在2013—2017年期间,人民网每年都会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对“民众期待什么”进行调查,五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2013年列出的网民关注的十大问题分别是社会保障、反腐倡廉、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医疗改革、稳定物价、食品药品安全、法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国防建设;2014年食品药品安全上升到第三位;2015年收入分配排到第一;2017年反腐倡廉排在第一,然后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住房、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依法治国、脱贫攻坚。五年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都位列其中。

第三,社会生产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发展得不平衡,即表现出结构性矛盾。一是产业结构低端化,服务业所占比重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大约10个百分点以上,传统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高达80%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左右;二是城乡结构二元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016年仍为2.72,收入差距较大;三是区域结构多元化,尼尔森2016年11月发布的消费者报告显示:东部地区进入提升品质阶段,而西部地区仍处在满足基本生活阶段,区域差距较大;四是人与自然结构的异化,资源环境已经达到或接近承受能力的上限,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这些重大经济结构的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第四,社会生产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发展得不充分,表现出总量性矛盾。一是从人均GDP来看,我国目前只有8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国家分类,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因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而且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二是从GDP总量来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大约到2030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当年美国GDP总量超越英国后,经过50年左右的努力后才替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五,在结构性矛盾和总量性矛盾两方面,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和关键。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转型升级,进入追求品质、品牌、安全、健康的发展期,而社会生产的供给结构优化却相对滞后了;二是我国的发展阶段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关期;三是总量性矛盾的性质已由低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充分转变为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不充分。因此,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

4.由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依据以上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科学内涵的分析,说明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但社会生产却没有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出现了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结构错位和总量不足。一方面低端产能和产品出现过剩,据《2016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53.1%的企业家认为,2017年我国设备利用率在“75%及以下”;另一方面居民升级型消费得不到完全满足,导致对海外产品的狂购。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生产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相对落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形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支撑,以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动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核心就是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不仅包括三次产业的优化升级,而且更重要的是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这就需要,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二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技术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创新从跟随发达国家向并肩和领跑转变;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结构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区域结构一体化,促进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群和城市群;五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人与自然结构的和谐,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六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军民经济一体化,促进军民经济的互动发展。

第二,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拉美和东南亚国家制造业不发展不强大,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经济脱实向虚,是2008年引爆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德国、韩国等强大的制造业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强大的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一是借助科技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强大的技术基础,如按照规划,我国到2020年,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率达到40%,到2025年提高为70%,这将大大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保现代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三是建设实体经济,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金融,都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会促进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发展和人才培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互动和协同发展,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第三,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包括生产力的现代化,而且还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要求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共生共荣发展新格局;二是深化价格体制改革,特别是生产要素价格、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秩序,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三是深化政府的“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明晰政府职能边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四是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扩展到沿边沿江;从主要对发达国家开放扩展到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从主要是引进来扩展到走出去;从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到主导全球治理。

 

四、新征程必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登上了新征程,正要朝着新目标去完成新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必须依靠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继续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中国梦,更离不了全面深化改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条件下,十九大报告则是一份奠定未来30年改革目标、及方略极其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报告明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基本方略,贯穿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和始终。为此我们要着重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方面的深化改革。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改革实行“深刺激”“强刺激”措施,打破种种体制机制藩篱,在经济运行中让市场更多地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因此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是通过改革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九大将这些任务进一步明确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关于深化国企改革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这就是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国有企业改革目前总体上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面向全球经济化和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为此,我们须在深化国企改革中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要深化商业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商业类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要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在公益类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要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这类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2)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目前主要是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通过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要强化对董事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对重大决策失误负有直接责任的要及时调整或解聘,并依法追究责任。

(3)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与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在深化国企领导人员管理改革中,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不断创新有效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中,要坚持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权是企业的法定权利原则,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

(4)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对特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委托人才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

(5)以管资本为主着重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二是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有效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四是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按照统一制度规范、统一工作体系的原则,抓紧制定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五是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要着重抓好四项工作,即(1)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明确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巡视以及法律、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责,完善监督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建立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企业内部监事会对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2)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出资人监督,加快国有企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以及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专业检查。(3)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设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和监管、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架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建设阳光国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有效保障社会公众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4)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评估、决策事项履职记录、决策过错认定标准等配套制度,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问责机制,对企业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敷衍不追、隐匿不报、查处不力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失职渎职责任,视不同情形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加大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

(1)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于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等原则,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2)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实行同股同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

(3)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

(4)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

3、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是大势所趋。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培育我国经济的新优势,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中高端,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我国经济总量和国际贸易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相对较为薄弱,关键是缺少一批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掌握话语权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国家竞争力必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世界一流企业。

一要厚积薄发跻身全球前列。科技立国科技领先是强国的标志,一流的科技则是成为一流企业的前提。十八大以来5年,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央企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高铁、核能、电力、新材料、医疗等领域的诸多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甚至打破了外企垄断和技术封锁。越来越多的大型民企开始活跃于世界舞台中央,并成为相关行业的世界龙头。典型如华为,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在2017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华为排名第87位。据统计,在2017年的全球五百强排名中,中国企业的数量达到115家。为我国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奠定了基础。

二要内外兼修创建一流企业。央企整合重组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既有助于打造大企业,发挥规模效应;又可促使企业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尽快向高端发展。自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2015年率先重组合并为中国中车后,宝钢和武钢、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神华集团和中国国电等18组34户央企实施了重组,央企数量也从117户调整到目前的98户。中国中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化龙谈重组经验时说,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车的海外签单量增加了126%,整合之后国际话语权明显增强了!作为此轮国企改革的突破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数量在增加。2012年至2016年底,中央企业集团及下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到68.9%,省级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到47%。中国企业群体的逐步崛起,也获得了国际主流机构的看好。“在未来20年时间里,中国的公司可能会在全球3000强公司中占35%,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应有的地位。”这是世界著名的摩根大通主席兼CEO吉米戴蒙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预测,可见中国已经具备创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的条件,只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这一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4、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负面清单如何全面实施,是一个特别需要强调的全新而极其重要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负面清单这一概念首先使用在国际投资谈判过程中,通俗地讲,正面清单是“允许才能干”,负面清单是“没禁止就能干”。按《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将自2015年12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试行”到“全面实施”,速度要求如此之快,前所未有,足见中央推动这政策的决心之大,会产生什么新变化?“全面实施”有两个层次,一是负面清单涉及的市场主体更广泛;二是引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领域更全面。这政策的现实意义积极、重大而深远。在市场主体方面,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意味着我国境内企业不分国有与非国有、内资和外资,也不论规模大小,都将一视同仁,“法无禁止皆可为”;在涉及的市场领域方面,除了一些特殊行业,比如印钞这样涉及国家主权的经济行为,其他行业都可以引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个领域都有体制机制障碍待破除,负面清单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因为这政策的实施所涉及的市场主体更广泛,引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领域更全面,其为企业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5、十九大首次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其一,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表明我们党对民营企业认识的逐步深化,对民营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这就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用近40%的资源,创造了我国60%以上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二,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我国民营企业90%以上是中小微企业。要按照十九大精神,引导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努力将价值链向研发、标准制定、销售服务等方面拓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开发新技术、涉足新领域、推出新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引领消费创新。

6、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牢牢巩固和依法保护好现代产权制度这一基石。完善产权制度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之一。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产权保护。完善产权制度要着力加强产权保护。以公平为核心原则,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要加强对各类产权的司法保护,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权行为。夯实这个基础,才可能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在创新日益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今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尤为重要,不仅要严格依法保护,还要在产权有效激励上实现突破。加快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长期激励作用。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十九大上提出了被称之为一项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已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这就是监察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其中有四个关键点必须认真领会。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要求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合署办公始于1993年,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对当时形势的一个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决定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把分散的反腐败力量集合起来,由中央纪委行使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由中央纪委对党中央全面负责。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严峻加上“复杂”是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一语中的的精准概括。形势决定任务。这次同样还是基于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总书记在报告中要求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24年过去了,实践、历史都充分证明,党中央要求合署办公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反腐败九龙治水不行,必须把拳头攥起来。这次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领导,把党执纪与国家执法有机贯通起来,把过去分散的行政监察、预防腐败以及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力量整合起来,攥成拳头。改革的本质是组织和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就是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这就是中国的反腐败机构。制度创新就是制定国家监察法,这是中国的反腐败国家立法之一。二是职责权限。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依法赋予监察机关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这几个字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要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因此,正在制定起草的国家监察法将赋予国家监察委员会以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权限。三是调查手段。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北京、山西、浙江三个地方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赋予了12项调查措施,都没有扩大权力,都是实践中实际使用又比较成熟的权限。可以分两类:第一类就是现行的行政监察法中规定的监察机关的调查手段和权限,现在规定的是查询、复制、冻结、扣留、封存等手段。从全国人大的试点决定看,未来要把它修改完善为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鉴定等这样一些手段,都是现有手段。第二类就是把纪委实际使用的谈话、询问等措施确定为法定权限,写入法律。这样完善调查手段,把所有的调查手段法治化。同时法学界关注一个问题,技术侦查怎么办?技术侦查仍然按照现有规定,由严格的审批程序决定以后,交有关部门实施,监委不重复、不替代。四是留置调查。十九大报告有一个热门词,就是用“留置”取代“两规”。“两规”是1994年的一部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28条第三款所规定的。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参加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时,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惩治腐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国家监察委员会不是司法机关,它的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反腐败所涉及的重大职务犯罪也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国家监察法因此就不能等同于刑事诉讼法,调查也就不能等同于侦查,所以不能将一般的对刑事犯罪的侦查等同于对腐败、贪污贿赂这种违法犯罪的调查。所以将要制定的国家监察法,对留置的审批程序、使用条件、措施采取的时限都会做出严格的法律规定,乃至于对调查过程的安全、医疗保障等等都会做出相应的规定,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反腐败工作法治化。

2、紧紧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强党和国家活力,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也不会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和尚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对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坚定不移朝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继续前进。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十九大报告前所未有地对文化重要性有了清晰、明确、深刻的认识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定位,为新征程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和任务。“文化自信”是继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有坚定的“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增加上去而构成“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对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什么是美好生活?仅仅GDP和物质水平提高,收入增加了,就是美好生活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好生活应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富起来之后,人民都渴求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及其载体艺术产品,希望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这些都是构成美好生活的文化指标。而一旦缺少了精神文明和具有正能量的文化素养,各种错误思潮、社会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将为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负能量,会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指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我只强调一点,就是要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这是我们在新征程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内在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文化领域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政府职能,需要统筹“放”和“管”的关系,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相协调。创新文化行政管理方式,善于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多种管理手段,加快文化立法,加强行业自律,做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国有文化资产是重要的宣传文化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既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又是党委的重要工作,既要保证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又要保证文化企业正确导向。

2、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传播秩序。要创新管理思路,统筹各方力量,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规范传播秩序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的重要任务。要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整合新闻媒体资源,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做强主流媒体,壮大主流声音。适应多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3、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必须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传统格局,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为目标,继续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化拓展出版、发行、影视、演艺等领域改革成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导向把控、资本运作和市场经营能力。近年来,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文化产业却难能可贵地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6年文化产业还交出“双突破”的“成绩单”: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向哪里转移。”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幸福产业,既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支撑。据工商总局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超过322万户,同比增长22.4%,比全国企业数量平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目前,沪深两市文化上市公司达103家,约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21%,其中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有10家,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板块”。要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4、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文化经济政策是文化宏观管理文化和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具有重要的扶持、激励和引导、调控作用。要对当前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进行延续和规范,对不适应实际需要的政策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探索推动文化经济政策创新,进一步形成文化领域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的机制化。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顺畅运行的基础条件。要重点发展图书、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综合交易平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推动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统筹市、区、街道(社区)和县、乡、村这两个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推动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水平,发挥其最大服务效益。

5、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明确适合、适应、适当的服务标准,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做到扩大覆盖、消除盲点、完善服务、改进管理。要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

6、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外文化交流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增长迅猛,2016年文化产品出口额786.7亿美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8.6倍;图书版权输出1万种,输出和引进品种比例由2012年的1:1.9提高到2016年的1:1.6。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凝结的正是当代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是中国文化的精气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际舆论话语权,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需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要强化文化市场监管,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

(四)要紧紧抓住发展城乡一体化这一突破口,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改善民生,实现共同致富。

新时代新征程中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造成这矛盾的总根源是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实施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其矛盾之一:发展不平衡方面,主要问题是区域方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如2016年人均GDP排在前九位的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内蒙古、广东、山东均超过了6万元,排在后八位的甘肃、云南、贵州、山西、西藏、广西、安徽、四川均低于4万元,城乡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虽较上年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从收入分配差距看,我国城市和农村都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几千万人口还没有脱贫,社会上也还存在着一些弱势群体。从一些领域看,我们还存在着经济与民生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矛盾之二:发展不充分方面,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如西部地区,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问题;再比如相对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质量等都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使得社会安全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方面,其将成为新征程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而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我们要把发展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最关键的突破口。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发展城乡一体化,这是最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政策措施,更是实现全国人民走向共同致富正确选择。

新征程是中国已处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阶段,这是继十八大强调发展城乡一体化以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推进发展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要不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才能妥善解决关心民生问题。

1、深化城乡管理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争取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这涉及到1亿左右进城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未来五年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2、深化城乡就业体制改革。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和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使我国就业形势和城镇失业率在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保持了总体稳定。

3、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4、深化城乡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5、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正式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解决不少家庭“一人大病、全家贫困”的问题。

6、深化城乡扶贫体制改革。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6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未来五年年均脱贫1000多万人。

(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一要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要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三要明确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要按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状况进行审计,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而且终身追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

四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新动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着力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激励约束制度体系,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着力依法督察问责,严惩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着力推进污染防治,切实抓好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

(六)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协调整体推进管党治党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1、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把握好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紧紧围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党的组织制度改革,重点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内生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在完善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通过制度改革和严格执行制度,解决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

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的组织、党的工作要做到全覆盖,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起来。要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服务,确保进口严、出口畅、管得好、作用大。

4、要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委(党组)要抓,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抓,有关职能部门要抓。要严格督查,及时发现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要严肃纪律,制度一经形成就必须严格执行。

5、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牢牢抓住和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以及由此积聚起的民心民意。

一是必须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华民族将是一盘散沙。中国近代一百多年历史证明,中国从一盘散沙到团结一心谋民族复兴,关键的经验就在于中共的诞生和领导。针对改革开放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错误地提出没有前提地搞党政分开,结果弱化了党的领导,削弱了党的建设。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美好梦想,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树立起党中央的权威,彻底改变和扭转弱化党的领导的局面。

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彻底铲除政治腐败。全面从严治党中政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其造成的社会恶果远远超过经济腐败如行贿受贿、向“钱”看齐等行为。政治腐败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结成利益集团,妄图窃取党和国家权力;二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搞非组织活动,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铲除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其中惩治腐败“打虎”“拍蝇”是针对利益集团,防止其攫取政治权力,改变党的性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针对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消弭政治隐患。

三是全面从严治党,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监督问题,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要将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失灵,其他监督必然失效。同时,党内监督要与公众监督结合起来的,比如巡视组发现的问题线索很多来自群众来访来信、举报等;党内监督还要扩展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其中十九大提出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制度创新,要通过制定国家监察法为反腐败提供法治依据。总的要求是,十九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党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我们只要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反腐工作的标准,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推动从严治党和社会改革。

 

五、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96年的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党获得取之不尽力量的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新时代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要求也更高,既需要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党的十九大在利民惠民方面又作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以民心民生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民生问题上,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发展领域,包括社会公平正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获得感、人的全面发展等等,上述这些方面构成了完整的民生发展体系和保障体系。这些政策真正地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十九大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务必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发展城乡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2、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成就,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既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执政党向世界所做的宣言。世界上任何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存在贫困问题,也都面临扶贫脱贫的艰巨任务。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新策略和新机制,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后又一重大的理论。这对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意义巨大而深远。

3、把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原则与人民当家作主目标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从路线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依靠人民实现奋斗目标,创造历史伟业。坚持贯彻共治理念,健全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要保证群众对于本单位各项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终目标的体现。

(作者系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中心副主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112/9819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