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经典明析

学习传统文化正确打开方式

2018年01月16日 10:45

传统文化的借鉴和传承是个争论了几百年的大课题。在思想理论界,有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之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说,余英时等当代海外学人的“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观点等等。但在百姓日用层面,值得一说的可能就是“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和当下的传统文化符号化、过度商业化、碎片化等乱象。

QQ截图20180116103902

传统文化的突围之路在哪里?也许只能说“还在路上”,需要不断探索。最近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品读《习近平用典》,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和活学活用古典文化的以身作则中,我们似乎可以窥到一条以“拿来”为底色、以重构为根本的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用生动自信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很多蜻蜓点水的“拿来”和学术界热衷的“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眼光只关注传统文化腐朽、落后的糟粕一面,而对于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三缄其口。习大大则从自己做起,在国际、国内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充满自信地使用中华典故,旁征博引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名人轶事到乡野村谣,启迪思想、激荡精神。在外媒赞叹“习氏风格”的同时,典故也已经成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张金字名片。总书记都能如此,世界都如此认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梁呢?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用原汁原味的的“正说”,体现对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敬畏。原原本本地读,认认真真地用,不阉割思想、不扭曲本意,这样多一份敬畏、少一分想当然的随意,才是面对传统的应有态度。在技术水平达不到的时候,打着考古的名义开掘古墓不是保护是破坏。同样,对于不了解、不懂、不理解的文化遗产,宁可保留一份敬畏,在不该说的时候闭嘴,远胜过不懂装懂、不懂瞎说的胡扯淡。天天去挖墙脚,长城再长也有轰然倒塌的那一天。那么多的人2次、3次、4次、N次地去糟蹋《西游记》等经典,总觉得自己更牛,更优秀,更有创意,干嘛不自己写一篇传世之作呢?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用“六经注我”的自信,教给我们怎样才是打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早在近一个世纪前,伟大的鲁迅先生就说过“拿来主义”的原则,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一直没能切实落地生根变成方法论。影视娱乐节目中,比比皆是不求甚解、以讹传讹甚至无意识的“误用”,有意识的“反用”,恶搞的“娱乐用”,这都对传统文化是一种摧残而不是“拿来”。这些“反用”“娱乐用”能够成立,能够博人眼球、博人一笑,其实靠的是传统文化的底层之河流。成语典故的偷梁换柱,消费的是人们的固定认知,于是才有了幽默、反转、讥讽等特定的含义。如果这条一代代人固化下来的记忆之河彻底干涸了,没有了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任何的“反用”“娱乐用”也就无人能解其中味了。这实际上,是打着弘扬传统的旗号,在干着摧毁文化、割断血脉的败家子勾当。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是古为今用,不是抱残守缺的怀旧,他采撷中西方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与最有时代感的思想内涵,用传统文化的典故精准表达,灌注其新意。这样活学活用典故,这样高超的文化驾驭能力,值得每个人学习效仿。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本着“以用为本”的方法,开启了传统文化保护的新路径。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如果只是研究者的素材和“史料”,只会和现实生活渐行渐远,传统文化成风化人、惩恶扬善的功能就必然是变成一句空话。作为文化活体,传统文化需要被消费更需要重构。《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芈月传》在传统时空中加入了现代情感,有所建树才广受好评。不转化,再好的文化都是空话;不创新,再好的思想都是死想;不活化,再悠久的传统都是标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我们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一个解读:以领袖率先使用——撬动大众热情——引起大家效仿——在应用中筛选——激活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了一个文化传承的“示范——推广——活化——发展”的模式,而且,这一模式正不断被证实,它的的确确是最高效的当代传统文化活化路径。相信,随着这一模式效用的不断发挥,中华文化自信也会日渐增强,从而进一步凝聚中国力量,实现好中国梦!

(作者:夏中南,中国华录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116/9822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