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华建宝:把握新时代“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2018年01月22日 13:08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三个重大判断: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其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中正确理解这三个判断及其相互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

把握事物变动性与稳定性的辩证统一,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必然性。“一切皆变,无物常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变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时又认为,事物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坚持发展道路又不断推动变革。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没有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没有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没有变;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有新的飞跃、党的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党的发展理念有重大跃升,体现了稳定性与变动性的辩证统一。

把握事物渐进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领会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合乎规律性。“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在内部矛盾运动推动下,先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再开始新的量变。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八大首次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后将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社会生产方面来看,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跃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七年世界第一,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再固守“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表述,已经不符合变化了的实际。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000多美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只讲“物质文化需要”,显然不能如实反映人民群众需求的升级。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反映出事物发展渐进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客观必然性,也体现了我们党善于把握事物变化规律的自觉能动性。

把握事物总体量变与部分质变的辩证统一,从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三个没有变”的对比中,领会十九大报告“一变”与“两不变”的认识真理性。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二者相互渗透,量变之中有质的渐变,质变之中有量的扩张。善于判别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对于确立历史方位、确定发展阶段、认清基本国情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这 “三个没有变”,党的十九大将其变成“一变两不变”。“一变”,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两不变”,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变”“两不变”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反映了事物发展总体量变与部分质变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虽然我国现在经济总量已超过11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社会发展水平总体看不低,但是人均水平还不高,纵向看不低,横向比不高;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这种变化仍属于初级阶段的部分质变。把握整体量变与部分质变的辩证法,既要跟得上时代变化,又要保持战略清醒、战略定力,防止急躁冒进;既要认清我们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122/9830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