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经济

施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01月23日 15:27

 

施红

施红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点此收看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PPT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

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背景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离不开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未来可能由中高速转换为中低速。虽然经济的增速放缓,但是我们的经济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和经济实力并没有下降。我们开始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将跃升,未来我国的经济将进入到中高端阶段。中高端阶段就是我国的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管理和技术。到了中高端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会继续跃升,进入到高端阶段。高端阶段就是我们拥有完全独立的技术创新,成为世界市场的领导者。决定经济结构的三个因素是资源、技术还有制度。技术是贯穿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一条主线。要想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到中高端,关键要从依靠国外技术知识转变为拥有自己的管理和技术,我们要依靠新的动能、依靠创新。

经济发展新常态最重要的特征是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和跃升,我国经济上升到了中高端阶段。在经济结构跃升的过程中,新旧动能进行了转换,新的动能发展壮大,经济发展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离不开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当我国的经济从中低端跃升到中高端的时候,转变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创新。制约创新的是和创新相冲突的体制和机制,这些体制和机制把创新者的积极性束缚住了,所以要想跃升到中高端、要想拥有自己的管理和技术、要想成为创新驱动型的国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打破一切和创新相悖的体制和机制,也就是改革。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有一条“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就是改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中,企业是典型的供给方,供给着产品和服务,政府供给着基本公共服务,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一系列和创新相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我国经济将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跃升到中高端。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

供给侧的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我们在说到供给侧的时候会讲到需求侧。“侧”就是一个方向,供给在一边,需求在另一边。供给这一边就构成了供给侧,需求那一边就构成了需求侧。为什么我们没有去强调需求侧,而非常强调供给侧的改革?因为相对于需求侧来讲,供给侧问题更严重一些。我们国内供应的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没有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和价格的要求,所以一部分消费者就到国外去购物,有许多行业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原本产能过剩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我国产能严重过剩。比如我们在钢铁、煤炭、电力,未来可能还有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方面的供给出现严重过剩,同时消费者在国外狂购的那些产品,在国内的供给却不足。我们在国内产能存在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还有很多产品特别是一些高端的产品,从国外大量进口,这就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匹配,这就涉及到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质量,最终的结果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有效供给使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匹配。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关键举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有四个方面。一是“三去一降一补”;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实体经济;四是房地产。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方面,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推行“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三去一降一补”中首先是去产能。在去产能中有一个龙头,就是去“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机,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僵尸企业”存在一天,债务的雪球就滚大一天,对经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所以“僵尸企业”必须要淘汰。目前我们的去产能取得了很多成效。第二个是去库存。去库存是指我们要扩大优质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它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譬如房地产的去库存就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第三个是去杠杆。去杠杆主要是去债务,政府负债增速很快,但是总体上它低于安全线。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远远高于警戒线,所以去杠杆的一个重点是非金融企业的去杠杆。房地产商把房子卖给了居民,实际上也是一个债务转移的过程。因此房地产的调控,可以说它是去杠杆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是比较高的,从2012年之后每年的杠杆率以10点的速度提高,这个速度是惊人的,按这个速度下去到2020年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将冲破200%,所以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是去杠杆中的重头戏。

“一降”是降成本。如何降成本呢?我们要打出“组合拳”,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实行“七降”。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电力价格、降低物流成本等。

“一补”就是“补短板”。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角来看,“短板”是绝对贫困人口脱贫、精准扶贫的问题;从政府方面来看,“短板”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企业来看,“短板”是创新。比如说我们讲工业中的“心脏”发动机、集成电路这些都是我们的“短板”。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得我们的工业大而不强,影响我们的工业安全、国家的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所以核心技术“补短板”非常重要。从企业的视角来看,最短的“板”就是研究和创新,而创新的背后是体制和机制的变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中还涉及到农业供给侧、实体经济和房地产。那么如何解决好农业供给侧改革?我国农业生产产量连续增长、不断增加,出现了“三量齐增”、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现象。从国内和国际对比来看,国内一些农产品的价格比国际上的高,但质量却比国际上的差,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一些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就进口到中国,造成进口量激增。这些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占领了市场,国内农产品就按保护价收购来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国内农产品的库存量激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倡生产绿色优质的农产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出位置上。

第三个重点任务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创新振兴实体经济。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质量立国、科技立国,质量的背后是品牌,品牌的背后是技术,技术的背后是制度。新的技术是靠人研发出来的,如何激励人创新的积极性,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激励与约束机制,这就涉及到体制和机制变革。

第四个重点任务是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打造房地产长效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进行财税体制的改革。要保证房地产的两种属性,一种是基本保障属性,一种是商品属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主要包括企业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三方面的内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也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国企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管资产变成管资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我们要在新常态下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123/9836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