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2018北京两会 观点评论

接住65个创新政策“红包”来了

2018年01月27日 19:53

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实施《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及财政、土地、人才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形成了全市上下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报告还指出,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发布实施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举措,集聚全球创新人才及团队。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7年以来,国家和北京市层面出台和发布的科技创文件多达65项,是2016年(18项)的3.6倍,播撒了一大拨政策“红包雨”。

新政

创新发展16条

海淀推出“码上办”服务

研发投入倍增计划、国家实验室、“创新合伙人”、100亿元规模空间更新基金、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创新服务“码上办”……1月22日,海淀区委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重点推出16条创新举措,打通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的“痛点”和“堵点”。

系列举措中,加强基础研究和布局高精尖产业是中关村科学城重点提升的科技硬实力,保护知识产权与培育国际标准也是政府重要的支持方向。同时,海淀区还将加强原始创新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建设,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

海淀区副区长李长萍介绍,这是着眼于更高层次上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和新型城市形态而出台的新举措,包含城市空间更新、服务型科技政府建设、生态及智慧城市建设、科普教育推广、创新服务“码上办”等“九大计划”和“七大行动”。

盘点

65个政策红包

重点发展十大产业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以来,国家和北京市层面出台和发布的科技创新政策文件多达65项,同时,记者注意到,2016年,这一数字为18项,也就是说,2017年发布的科技创新政策数是2016年的3.6倍。这些政策涉及了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税收金融、创新创业、成果转移转化、高精尖产业、人才的吸引与培养、区域协同创新、国际化开放创新等多个方面。

其中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文件更是回答了北京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产业、重点发展什么技术,以及怎么发展的问题,为全市产业的新发展提供了“路线图”,为北京市高效高质发展的产业升级进程定方向、立标准、指路径。

该指导意见选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十个产业作为本市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分别编制了指导意见。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本市经济信息化委、科委、财政局、人力社保局、中关村管委会等机构将进行针对性的配套支持。

未来

人工智能企业超500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记者注意到,这一数值是2008年(1.02万亿)的近5倍,2012年(2.5万亿)的2倍。其中技术收入占比提高了至少3个百分点。同时,2017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对北京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达四分之一,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到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将成为全球领先技术的研发集聚中心,“高精尖”经济结构基本形成。

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中关村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单位和一批知名专家、团队;拥有人工智能企业约250家,专利申请数累计7800余项,企业和专利申请数均位列全国第一;全国42.9%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也来自中关村,商汤科技、寒武纪、地平线等均已成为我国各个细分领域的创新企业,百度被国际公认为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根据《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2020年,将建成10个以上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要求的数据、计算、开源等开放式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50家以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对相关产业带动规模超过50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政策(部分)

2017年12月 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

2017年10月 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7年10月 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7年8月 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2017年7月 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商用车管理办法

2017年3月 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管理办法

链接

日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布通知,290家企业被评选为“中关村金种子企业”。

据了解,“金种子工程”于2011年11月15日启动,目的是促进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入选企业须具备:在中关村示范区注册成立5年以内(生物医药领域7年以内),尚未达到“瞪羚计划”重点培育标准,以及增资或融资总额100万元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在商业模式上有重大创新、3名以上“金种子工程”创业导师联合推荐这三个条件之一。

梳理发现,290家新晋金种子企业中,超过半数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此外,从事现代服务业和生物医药行业的企业分别占比14%和12.8%。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127/9841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