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刘翠霞:科学的形象、划界与普及

2018年01月30日 16:36

近代科学作为人类知识观念更新与社会格局变迁的产物,其含义与指称的界定确立以及范畴意象在生活世界中的表征呈现,是诸多学者关注思考的重要议题。围绕“科学是什么”(注重定义)或“什么是科学”(注重说明)的问题,从科学本质的分析入手,以某种标准为依据,区隔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界限,从而“锁住”科学的领地并保持其纯净性,是大多数研究就此议题采取的主要思路。这种探讨着眼于理想的“规范科学”,其旨趣建立在对理念世界中科学的先验判定基础之上。

科学的基本形象

几乎每一位以科学作为分析对象的学者都会首先就科学的性质展开审慎的思考,或遵从某些不言自明的默会性的预设,以此作为立论出发点构造阐释自己的观点或理论体系。尽管关于科学的性质,有“知识系统说”、“人类活动说”、“社会建制说”、“研究方法说”、“精神气质说”、“生产力说”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它们大都将“客观、真实、准确”视为科学性质的正统原型,以此为依托对传统科学观进行批判或辩护。

虽然当今社会风险与利益的嵌入使得科学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屡受质疑,但由于经验图式的前见惯性与路径依赖的认知经济性,科学“客观、真实、准确”的性质已经以本质直观的方式深深扎根于人类的思维秩序中。这些性质最终被统合在一起,成为了具有价值评判功能、作为形容词的“科学的”。这一语词以更为简捷的形式替代了科学具有的“客观、真实、准确”性,也使科学实现了从专名到摹状词的跃迁,“科学的”或“科学性”成为衡量几乎一切事物好坏的重要指标。于是,在先验的逻辑推理与心智联结的助推衍射下,认识论上的“真理”诉求,分工建制上的“公正”配置,伦理品性上的“美德”精神等,便成了科学在生活世界中的基本形象。

具体说来,科学作为一种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客观反映实在本身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其主要目标是生产普适性的“真理”,这些真理产品有别于一般常识、宗教信仰或其他形而上学观念,是现代社会的知识权威标志,拥有认识论上的优先性。而要确保科学的“真理”形象,科学共同体在相关资源分配以及评价体系设计上则需保持公平中立的立场,摆脱政治经济利益及情感倾向的限制,使科学建制内的合作竞争能够均衡有序地进行,这也便造就出科学的公正形象。

同时,科学作为知识权威,其持有者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教育训练并获得相应从事科学研究资格,而且还需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理性怀疑等基本的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现代公民意识。这样的集体精神肖像使科学家与科学超越了纯粹知识的范畴,而具有了伦理道德上的典范榜样意味,成为“美德”的化身。在此意义上,“美德即科学”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命题之一。

不仅如此,科学凭借其强大的经世致用性,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了人类诞生以来的诸多梦想,突破了自然赋之于人类身上的诸般局限,创造了种种神话般的奇迹。科学也因此被颂扬为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成为公众心目中“美好”与“希望”的代名词。

当然,上述科学的基本形象——真理、公正、美德、希望等——并非科学全貌的摹刻写真,它是关于科学的理想期待与现实表征、应然规范与实然描述若即若离、混同作用的产物,是认知上的“自我实现预言”在“本该如此”与“就是如此”之间来回滑动的结果。它们构成了科学合法性的依据与表现,同时也构成了“主流”科学、“标准”科学或者说“正统”科学的形象原型。

科学的划界问题

这些形象的魅力促使科学的影响力日益扩张拓殖,科学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科学的公信力也愈渐增强,不仅改变了知识生产的格局,也开启了科学“泛化”之门。诸多非科学纷纷效仿科学,借鉴科学的方法、建制及其话语体系,确立并夯实自身在公共领域中的地位。其中某些知识或学科在“科学化”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比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在引入了科学的方法后,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分析更加理性,研究范式也有了新的突破。但不容否认的是,也有一些人假借科学之名,行“欺诈诱骗”、“谋取私利”之实,成为“伪科学”、“垃圾科学”、“不科学”的代言者。这些“科学”常常误导公众的行为选择,影响某些组织机构的管理决策,甚至威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它们侵蚀着科学的合法性根基,摧残着科学的正面形象,也因此削弱着科学的公信力。如何将科学与非科学或者伪科学区分开来,将伪科学清除出科学的队伍,还科学以清明之相,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的划界问题得以提出并引发诸多讨论。

划界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一方面是公众日常生活实践明智化的需要,通过清晰的划界标准的区隔,公众将会获得更加审慎地判别科学与伪科学差异的能力,比如在健康养生或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辨别区分何为可靠有效并值得信任的知识,何为妄言可疑与哗众取宠的花招辞令,从而能够作出合理的选择,采取有效的行动确保个体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是相关政治、经济、教育、非营利组织和机构实现决策科学化与管理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划界标准的确立使相关部门能够在科学的方法理念以及先进技术的辅助下,在合理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过程中,整合优化各种资源,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出准确评估,排除伪科学或打着科学旗号的伪专家的干扰,避免决策错误,降低重大决策失误发生的可能,以达成组织的目标并完成相应的社会使命。

此外,划界问题对于捍卫科学的独立自主性及其知识权威的身份地位也是必需的。只有摆脱常识、形而上学、神学以及原始思维的影响,坚持自身对客观真实准确的知识的追求,严守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明确界限,科学方能在与“他者”的区隔中始终占据优势席位,获得傲视其他一切知识信念的资本。

科学的反区隔化普及

科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尤其是在大科学、后学院科学时代,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社会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科学要赢得更多的支持和资助,必须要争取公众与其他机构组织的认可和信任,在更广泛的区域范围内树立起科学的可靠形象。因此,科学应走出“实验室”和“职业舒适区”,跳出自身的“势力范围”和“学术地盘”,跨越科学与公众或曰专家与外行之间的边界,向公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使公众真正接触了解科学,更理性地看待理解科学,从而更有利于科学正能量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塑造。

反区隔化的科普方式主要包括博物馆的建设、各类科普协会组织的成立、科普图书的撰写出版、“科学素养”教育的开展、基本健康急救安全知识讲座、科普知识手册的发放、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的举行等。比如,世界各地科技博物馆的纷纷建立,为青少年和普通公众更直观地了解科学技术提供了便利。在博物馆中,科技被打造成神奇的、令人惊叹的景观,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很多博物馆甚至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使游客在休闲娱乐中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这种科普与旅游资源的结合,极大地展示了科学的魅力。

总之,上述各种科普化举措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科学的客观真理形象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知识鸿沟”,使公众成为科学中的“一员”,从而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科学家的立场重新审视科学知识生产的价值。由此,科学的公信力大大提升,影响范围日益扩展,产出效益也实现递增。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众语境下科学公信力的危机与重塑问题研究”(13CSH002)、江苏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管理学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130/9845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