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党刊推荐 《前线》杂志

【2017-06】陈向阳: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治理思想

2018年02月13日 16:04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极为重视,先后就此主持了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持召开了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新时代。

第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明确全球治理的总体思想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体制改革的新理念。

一是明确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中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是把脉国际格局新演进,捕捉世界潮流新转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并与西方陷入金融与债务危机形成鲜明对照;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近代以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 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因而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

三是明确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中方为此顺势而为,近年来接连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全球治理话语权显著增强。

四是厘清目标,突出重点。这些目标包括: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强调“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重点有二:其一,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网络、深海、太空、极地等“全球公域”)、周边区域合作新机制新规则,强调“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其二,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

五是创新治理理念,注重返本开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对此,主张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内外兼修、兼善天下的中华“务实王道”可资借鉴。

主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开启全球治理的崭新时代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G20工商峰会(B20)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呼吁G20成员应立即行动,并从三个方面“相向而行、共同担当、承担主责” 。

一是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抛弃过时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寻求而不是破坏共识,化解而不是制造矛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并强调“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二是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为“地球村”居民,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伙伴精神”是G20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为此,要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推动正面而非负面的“溢出效应”。

三是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包括“四个以”和“四个重点”。“四个以”分别是:“以平等为基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权利、机会、规则”平等;“以开放为导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各国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以共享为目标”,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四个重点”分别是: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强调指出,G20峰会正处在“关键节点”上,要推动G20实现从“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巩固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

2016年9月4日,G20杭州峰会正式开幕,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致辞,为G20机制长远发展提出四点主张: 一是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G20应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面对重大突出问题,G20有责任发挥领导作用,展现战略视野,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开拓路径。二是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应让G20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峰会在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提高能效、反腐败等诸多领域制定了行动计划,要把每一项行动落到实处。三是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应继续加强G20机制建设,确保合作延续和深入。充分倾听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声音,使G20工作更具包容性。四是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只要坚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就能够克服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开辟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

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是近年来我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峰会。我们运用“议题和议程设置主动权”,打造亮点,突出特色,开出气势,形成声势,引导峰会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实现了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为国际合作筑牢根基的总体目标,并在二十国集团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包括“六个首次”:首次全面阐释我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杭州峰会不仅在G20历届峰会中独领风骚,而且成为中国崛起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国引领、新老大国共治”的全球治理新时代。

第二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明晰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

2016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高度肯定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新作为、高度评价G20杭州峰会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基本原则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两大原则。其一,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其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要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在当前部署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优先落实既定任务和处理当务之急。要把能做的事情、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事情先做起来,包括:拓展杭州峰会成果,巩固和发挥好二十国集团全球经济治理主平台作用,推动二十国集团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方加强规划和战略对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加强亚信、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建设,整合地区自贸谈判架构;加大对网络、极地、深海、外空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的参与,加大对教育交流、文明对话、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和项目支持力度。

在弘扬中国外交新理念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些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要继续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理念,坚持要合作而不要对抗,要“双赢、多赢、共赢”而不要“单赢”,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引导各方形成共识,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在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治理的有力抓手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全球化潮流,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全球治理进程。

首先,坚持维护并完善经济全球化,继续参与并创新全球治理。从长远来看,当前某些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不过是全球化主流中的逆流、支流,其改变不了全球化的大趋势与大方向,因为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支持和顺应全球化,而中国此时维护和完善全球化不仅至为关键,而且正在引领世界潮流。未来五年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好国际组织与多边制度的基础。

其次,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区域治理为抓手。“一带一路”以“三共(共商共建共享)”为理念,以“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路径,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张亮丽名片,既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大战略,也是助推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大方略,更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其三,长远规划“一带一路”未来发展。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在总结近年“一带一路”建设经验基础上,指出了未来发展的五大方向:一是将其建成“和平之路”。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要着力推进反恐,标本兼治,消除贫困落后和社会不公。二是将其建成“繁荣之路”。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三是将其建成“开放之路”。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四是将其建成“创新之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前沿领域”合作,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五是将其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参考文献]

[1]蔡拓,杨雪冬,吴志成.全球治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辛本健.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靳诺等.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8/0213/986496.shtml